典故 寫練裙
書白練裙
白練題裙
書破白練裙
寫榴裙
羊欣練裙
練裙誰題
裙練偷書
獻之書裙
寫羊裙
相關人物王羲之
羊欣
《宋書》卷六十二〈羊欣列傳〉~66~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黃門郎。父不疑,桂陽太守。欣少靖默,無競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汎覽經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典故 桐葉題詩
流紅葉
紅葉水
憑紅葉
紅題
寫紅葉
采葉題詩
一葉怨題
怨紅一葉
敗葉題詩
春溝紅葉
翠溝題葉
泛流紅冷
楓葉滿階紅萬片
宮溝流怨葉
紅葉波深
紅葉不來
流紅有恨
流紅字
題情腸斷紅
香溝詩葉
葉落香溝紅泛
斷紅流處暗題
紅葉不見詩
紅葉寫情辭
詩憑紅葉
葉間題字
一山紅葉供不盡相思句
御溝題紅
怨隨宮葉流
《云溪友議》卷下〈題紅怨〉
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頗衰悴,不備掖庭。常書落葉,隨御水而流云:「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诡?著作,聞而和之。既達宸聰,遣出禁?者不少?;蛴形迨怪栄伞:驮唬骸赋钜婜L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贡R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人,?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跪炂鋾瑹o不訝焉。詩曰:「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清瑣高議》卷五〈流紅記〉
唐僖宗時,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間。于時萬物搖落,悲風秋,頹陽西傾,羈懷增感。視禦溝浮葉,續(xù)續(xù)而下。佑臨流浣手,久之,有一脫葉差大于他葉,遠視之若有墨跡載于其上,浮紅泛泛,遠意面面。佑取而視之,其上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褂拥弥钣跁?,終日詠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書于葉也。因念禦溝水出于禁掖,此必宮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寶之,以為念耳。矣時時對好事者說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見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為我言之。」佑曰:「我數(shù)月來,眠食俱廢?!挂蛞约t葉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書者無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雖思愛之勤,帝禁深宮,子雖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褂釉唬骸柑祀m高而聽卑,人茍有志,天必從人愿耳。我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志耳,事固未可知也?!褂咏K不廢思慮,復題二句,書于紅葉上曰:「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禦溝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宮中,人為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有贈之詩者曰:」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佑后累舉不捷,跡頗羈倦,乃依河中貴人韓泳門館,得錢帛稍稍自給,亦無意進取。久之,韓泳召佑謂之曰:「帝禁宮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適人,有韓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宮,今出禁庭來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壯,困苦一身,無所成就,孤生獨處,我甚憐汝。今韓夫人篋中不下千緡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窮困書生,寄食門下,晝飽夜溫,受賜甚久,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安敢復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進羔雁,盡六禮之數(shù),交二姓之歡。佑就吉之夕,樂甚。明日,見韓氏裝橐甚厚,姿色絕艷,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為誤入仙源,神魂飛越也。既而,韓氏于佑之書笥中見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實告。韓氏復曰:「務于水中復得紅葉,不知何人所作也?」乃開笥取之,乃佑所題之詩,相對驚嘆,感泣久之,曰:「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鬼n氏曰:「吾得葉之初,嘗有詩,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詩云:「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lián)詩。」聞者莫不嘆異驚駭。一日,韓泳開宴召佑洎韓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謝媒人也。」韓氏笑答曰:「吾為佑之合為天力也?!褂驹唬骸负我匝灾俊鬼n氏索筆為詩曰:「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褂驹唬骸肝峤裰煜率聼o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韓泳令佑將家僮百人前導,韓以宮人得以見帝,具言適佑事。帝曰:「吾亦微聞之?!拐儆?,笑曰:「卿乃朕門下舊客也。」佑伏地拜謝罪。帝還西都,以從駕得官,為深策軍虞侯。韓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學俱有官,女配名家。韓氏治家有法度,終身為命婦。宰相張浚作詩曰:「長安百萬戶,禦水日東注。水上有紅葉,子獨得佳句。子復題脫葉,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shù)?;厥字x君恩,淚灑胭脂雨。寓居貴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禮俱,百歲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無古,可以傳千古?!?/span>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盧渥〉~486~
中書舍人盧渥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及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獨獲其退宮人,睹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跪炂鋾E,無不訝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span>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顧況〉~486~
唐顧況在洛,乘間與一二詩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上題詩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泛于波中。詩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购笫这?,有客來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一詩,故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愁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風取次行?!?/span>
《元宮詞百章箋注》六十九~78~
案:紅葉,指韓翠蘋故事。《青瑣高議》記唐僖宗時,于祐于御溝拾一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沟v亦題詩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溝上流,為宮女韓翠蘋所拾。后帝放宮女,祐托韓詠門館,詠以韓氏同姓,遂作伐嫁妝。及成禮,各于笥中出紅葉相示,韓氏笑吟曰:「一聯(lián)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縈素懷,今日卻成鸞鳳侶,方知紅葉是良媒?!勾祟惞适骂H多,僅取其一,以注此詩。
《本事詩·情感》
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后十馀日,有客來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span>
《侍兒小名錄·鳳兒》
貞元中進士賈全虛者,黜于春官。春深,臨禦溝而坐,忽見一花流至全虛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頗異。旁連數(shù)葉上,有詩一首,筆跡纖麗,言詞幽怨。詩曰:「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谷摰弥肫淙?,涕泗交墜,不能離溝上。街史頗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實,德宗亦為感動,令中人細詢之,乃于翠筠宮奉恩院王才人養(yǎng)女鳳兒者。詰其由云:「初從母學《文選》、《初學記》及慕陳后主孔貴嬪為詩。幾日前,臨水折花,偶為〈宮思〉宮思。今敗露死無所逃?!沟伦跒橹異湃唬偃撌诮鹞嵝l(wèi)兵曹,以鳳兒賜之,車載其院資,皆賜全虛焉。
典故怨秋風
齊紈扇
手中扇
悲團扇
秋風扇
團扇詩
憐團扇
捐扇
泣團扇
悲秋扇
捐篋
題秋扇
團扇悲秋
收團扇
紈扇題詩
班姬題扇
婕妤團扇
團扇捐
團扇怨秋風
班姬月
班家扇
班女怨
悲素扇
班姬泣
班姬篋
班女恨
裁潔素
逢秋扇
感婕妤
過秋紈扇
漢姬紈扇
漢主妃
婕妤扇
齊紈怨思
妾扇
秋風棄扇
秋扇留句
身世如團扇
團扇悲歌
團扇三秋怨
團扇逐秋風
紈扇曲中秋
班妾秋扇
悲婕妤
宮扇怨秋風
漢宮圓扇成詠
托意唯團扇
相關人物班婕妤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一首。」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玉臺》此詩有序云: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云云。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列傳下·孝成班倢伃〉~3984~
自鴻嘉后,上稍隆于內寵。倢伃進侍者李平,平得幸,立為倢?。上曰:「始衛(wèi)皇后亦從微起。」乃賜平姓曰衛(wèi),所謂衛(wèi)倢伃其后趙飛燕姊弟亦從自微賤興,踰越禮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許皇后皆失寵,稀復進見。鴻嘉三年,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媚道,祝詛后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考問班倢伃,倢伃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恍拚形疵筛#瑸樾坝院瓮??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股仙破鋵?,憐憫之,賜黃金百斤。趙氏姊弟驕妒,倢伃恐久見危,求共養(yǎng)太后長信宮,上許焉。倢伃退處東宮,作賦自傷悼。
簡釋
班女怨:指婦女因失寵而哀怨。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p>
例句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書。
秋風能再熱,團扇不辭勞。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張尹將眉學,班姬取扇儔。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
今夜故山依舊見,班家扇樣碧峰東。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
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扇苦悲秋。
團扇辭恩寵,回文贈苦辛。
光含班女扇,韻入楚王弦。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
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
捐扇破誰執(zhí),素紈輕欲裁。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似庾公樓。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
自憐春色罷,團扇復迎秋。
蘼蕪山下路,團扇秋風去。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裴回。
傳聞紈扇恩未歇,預想蛾眉上初月。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長為蕣花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涼風篋笥嫌。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陸生誇妙法,班女恨涼飆。
典故駟馬車
乘駟馬
驅駟馬
司馬題橋
駟馬歸
相如擁傳
相如駟馬歸
長卿駟馬
乘駟馬歸
關門駟馬
含羞入劍關
長橋題柱
車騎重歸
騁騶引
赤車蜀道
赤車迎相如
登橋柱題
劍閣題詞
駟馬炫鄉(xiāng)關
相關人物司馬相如
參考典故相如返臨邛
《藝文類聚》第六十三卷〈居處部三·門〉~29~
《華陽國志》曰:蜀城十里,有升遷橋,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其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span>
《太平御覽》卷七十三〈地部三十八·橋〉~472~2~
晉·常璩《華陽國志》:「升遷橋在成都縣北十里,即司馬相如題橋柱曰:『不乘駟馬高車不過此橋。』」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52~
城北十里有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span>
簡釋
題柱:喻指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壯節(jié)初題柱,生涯獨轉蓬?!?/p>
例句
徒聞子敬遺琴在,不見相如駟馬歸。
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
相如已定題橋志,江上無由夢釣臺。
壯節(jié)初題柱,生涯獨轉蓬。
贈粟囷應指,登橋柱必題。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
題橋每念相如志,佩印當期季子榮。
相如擁傳有光輝,何事闌干淚濕衣。
漢朝卿相盡風云,司馬題橋眾又聞。
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
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梁聲。
題柱心猶壯,移山志不忘。
莫怪馬卿題姓字,終朝云雨化龍津。
歲年書有記,非為學題橋。
唯恥舊橋題處在,榮歸無計似相如。
詞客題橋去,忠臣叱馭來。
去時此地題橋去,歸日何年佩印歸。
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衛(wèi)玠羊車懸,長卿駟馬姿。
典故 道韞
詠絮才
堆鹽
絮因風
撒鹽飛絮
吟絮
柳絮才高
道蘊詩
謝女題詩
雪里題詩
謝家飛絮
謝庭飛雪
謝庭詩詠
鹽牽謝女才
道韞詠雪
謝庭風韻
風絮謝娘
賦雪詞
柳花篇
柳絮聯(lián)章
起風飛柳
散鹽飛絮
謝家幽賞
謝女雪飛香
謝庭飛絮
謝庭賞
雪比撒鹽
雪比鹽
雪絮因風
雪陣春絮亂
鹽絮家風
詠留飛絮
緣風絮韞
道韞清芬
風絮韞
賦雪
擬鹽句
謝家擬絮
謝女詠雪
謝氏六出花
謝庭賞雪
謝庭吟詩
謝庭爭道絮因風
雪絮彫章
雪夜詩成
詠雪妹
相關人物謝安
謝道韞
《世說新語》上卷上《言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恍峙唬骸何慈袅跻蝻L起?!还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鼓铣?#183;劉孝標注:「胡兒,謝朗小字也。」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列傳·王凝之妻謝氏〉~256~
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叔父安嘗問:「毛詩何句最佳?」道韞稱:「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拱仓^有雅人深致。又嘗內集,俄而雪驟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鹽空中差可擬?!沟理y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拱泊髳?。
例句
謝庭風韻婕妤才,天縱斯文去不回。
謝家爭擬絮,越嶺誤驚梅。
縈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雪里題詩偏見賞,林間飲酒獨令隨。
柳絮聯(lián)章敏,椒花屬思清。
謝家詠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長愛謝家能詠雪,今朝見雪亦狂歌。
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出花。
雪句豈須徵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蘭亭宴罷方回去,雪夜詩成道韞歸。
聯(lián)辭雖許謝,和曲本慚巴。
詠留飛絮后,歌唱落梅前。
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也曾飛絮謝家庭,從此風流別有名。
麻引詩人興,鹽牽謝女才。
雪滿中庭月映林,謝家幽賞在瑤琴。
招邀菊酒會,屬和柳花篇。
謝家興詠日,漢將出師年。
稱觴阮林下,賦雪謝庭幽。
詠雪因饒妹,書經為愛鵝。
聞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紅兒。
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道蘊詩傳麗,相如賦騁才。
今朝謝家興,幾處郢歌傳。
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花詠散鹽。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逸周書》卷七《王會》
「正西昆侖、狗國、鬼親、枳己、阘耳、貫匈、雕題、離丘、漆齒?!箷x·孔晁注:「九者為西戎之別名也、阘耳、貫匈、雕題、漆齒等亦因其事以名之也。」
《禮記·王制》
「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固?#183;孔穎達疏:「彫,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彫刻其額?!?/span>
例句
恩仁沾品物,教化及雕題。
雕題辭鳳闕,丹服出金門。
典故 凡客題鳳
題鳳在門
題門
相關人物呂安
嵇喜
嵇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簡傲〉~769~
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后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為欣,故作?!给P」字,凡鳥也。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五〈交友·嵇康〉~800~
嵇康素與呂安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來,值康不在。兄喜出迎,安不前。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悟。康至云:「鳳凡鳥也?!?/span>
簡釋
凡鳥:喻庸才。唐張九齡《雜詩》之二:“凡鳥已相噪,鳳凰安得知?!?/p>
例句
凡鳥已相噪,鳳皇安得知。
謁客唯題鳳,偷兒欲覘氈。
郁抑不自言,凡鳥何由知。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粉壁已沉題鳳字,酒壚猶記姓黃人。
丞相幕中題鳳人,文章心事每相親。
忽看童子掃花處,始愧夕郎題鳳來。
聞鶯忽相訪,題鳳久裴回。
典故山谷品題
水仙兄事
水仙梅弟
涪翁品花
相關人物黃庭堅
《宋詩鈔·山谷詩鈔》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類說》卷五四
《毛詩·鄭箋》說吹簫處,注云:「即今賣餳人家物?!沽浳┐俗⒅杏小葛h」字。吾因重陽擬押一「糕」字詩。六經未見有「糕」字,不敢為之。
《劉賓客嘉話錄》
宋考功詩云:「馬上逢寒食,春光不見餳?!?/span>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7~
其獎拔士人,皆如所鑒。唐·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曰:「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驗,眾皆服之。故適陳留則友符偉明,游太學則師仇季智,之陳國則親魏德公,入汝南則交黃叔度。」
《全宋詩》卷五百三十八〈王安石一·奉酬約之見招 〉~6478~
君家段干木,為義畏人侵。馮軾信厚禮,逾垣終褊心。川坻寧有此,園屋諒非今。雨過梅柳凈,潮來蒲稗深。種芳彌近渚,伐翳取遙岑。清節(jié)亦難尚,曠懷差易尋。子猷憐水竹,逸少愜山林。況復能招我,親題漢上襟。
《唐語林》卷二〈文學〉~54~
段郎中成式,博學文章,著書甚多。守廬陵,嘗游山寺,讀一碑,二字不過,曰:「此碑無用于世矣。成式讀之不過,更何用乎?」客有以此二字遍問人,果無知者。連典江南數(shù)郡,皆有名山:九江匡廬、縉云爛柯、廬陵麻姑。前進士許棠寄詩云:「十年三領郡,領郡管仙山。」廬陵時,為人妄訴,逾年方辨,乃退居于襄陽。溫博士庭筠亦謫隨縣尉,節(jié)度使徐太師留在幕府,與成式尤相善。嘗送墨一挺與庭筠,往復致謝,搜故事者凡幾函。成式子安節(jié),娶庭筠女。安節(jié)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善音律,著樂府新錄傳于世。
《宋史》卷二百九〈藝文志·集類·總集類〉~5399~
段成式漢上題襟十卷
《東觀漢記》卷二〈肅宗孝章皇帝紀〉~78~
章帝賜尚書劍各一,手署姓名,韓棱楚龍泉,郅壽蜀漢文,陳寵濟南鍛成。一室兩刃,其馀皆平劍。其時論者以為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泉。壽明達有文章,故得文劍。寵敦樸,有善于內,不見于外,故得鍛成劍,皆因名而表意。
《后漢書》卷四十五《韓棱傳》
韓棱字伯師,潁川舞陽人,弓高侯頹當之后也。棱四歲而孤,養(yǎng)母弟以孝友稱。及壯,推先父馀財數(shù)百萬與從昆弟,鄉(xiāng)里益高之。初為郡功曹,太守葛興中風,病不能聽政,棱陰代興視事,出入二年,令無違者。興子嘗發(fā)教欲署吏,棱拒執(zhí)不從,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驗,吏以棱掩蔽興病,專典郡職,遂致禁錮。顯宗知其忠,后詔特原之。由是徵辟,五遷為尚書令,與仆射郅壽、尚書陳寵,同時俱以才能稱。肅宗嘗賜諸尚書劍,唯此三人特以寶劍,自手署其名曰:「韓棱楚龍淵,郅壽蜀漢文,陳寵濟南椎成。」時論者為之說:以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淵;壽明達有文章,故得漢文;寵敦樸,善不見外,故得椎成。
例句
空馀濟南劍,天子署高名。
漢章題楚劍,鄭武襲緇衣。
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
《藝文類聚》卷二十九
《許邁別傳》曰:邁好養(yǎng)生,遣妻歸家。東游,采藥于桐廬山,欲斷谷,以山近人,不得專一,移入臨安。自以無復反,乃改名遠游,書與婦別。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巧蓺〉~76~
韋仲將能書。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將登梯題之。既下,頭鬢皓然,因敕兒孫:「勿復學書?!鼓铣?#183;劉孝標注引衛(wèi)恒《四體書勢》曰:「誕善楷書,魏宮觀多誕所題。明帝立陵霄觀,誤先釘榜,乃籠盛誕,轆轤長引上,使就題之。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戒子孫,絕此楷法,箸之家令?!?/span>
典故御屏錄
錄屏風姓字
御筆親題名姓
相關人物宋太宗
宋真宗
《玉?!肪砭攀?/span>
梁晁守吉州,太宗記其姓名于御屏?!瓍我暮喼伍_封有聲,真宗識其姓名于屏風。
《宋朝事實類苑》卷九〈名臣事?二·呂文靖凡三事·三〉~0~
呂許公夷簡為郡守,上言乞不稅農器。真宗知其可為宰相,記名殿壁,后果正臺席。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呂夷簡列傳〉~0206~
呂夷簡字坦夫,先世萊州人?!普a。兩川饑,為安撫使,進龍圖閣直學士,再遷刑部郎中、權知開封府。治嚴辦有聲,帝識姓名于屏風,將大用之。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傳·序言〉~566~
太宗嘗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錄姓名于屏風,臥興對之,得才否狀,輒疏之下方,以擬廢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