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具題
大題
題和
題疏
題柱志
千題
款題
詞題
省題
題材
題漢柱
題款
艷題
選題
鴻題
《漢語大詞典》:具題(具題)
(1).謂題本上奏。《清會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由吏部繕履歷清單具題,候旨定奪?!?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自 天成 至 殺虎口 八站,每站應(yīng)設(shè)馬八十六匹……查 殺虎口 一站,先經(jīng)臣部具題撤去,其餘七站,俱設(shè)額馬五十匹在案?!?br />(2).指申報朝廷的題本。紅樓夢第一百回:“且說 薛姨媽 為著 薛蟠 這件人命官司,各衙門內(nèi)不知花了多少銀錢,才定了誤殺具題?!?/div>
《漢語大詞典》:大題(大題)
(1). 明 清 科舉考試以“五經(jīng)”文命題曰大題;以“四書”文命題曰小題。 清 戴名世 《甲戌房書小題文序》:“制義之有大題小題也,自 明 之盛時已有之,而小題猶號為難工?!?br />(2).指全書的總題目、大標(biāo)題。 清 盧文弨 鐘山札記·大題小題:“古書大題多在小題之下,如‘《周南·關(guān)雎》詁訓(xùn)傳第一’,此小題也,在前;‘毛詩’二字,大題也,在下。 陸德明 云:案 馬融 、 盧植 、 鄭康成 注‘三禮’竝大題在下; 班固 漢書、 陳壽 三國志題亦然?!?/div>
《漢語大詞典》:題和(題和)
把死者的名字寫在棺材頭上。和,棺題。鏡花緣第九八回:“ 章 文 兩府兄弟聽了,好不傷悲,只得裝殮題和,同眾人之柩寄在一處,并派兵丁看守?!?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呂氏春秋·開春論:‘ 灓水 嚙其墓,見棺之前和?!?高誘 曰:‘棺頭曰和?!?浙江 猶謂棺之前端曰:‘前和頭’,音如華。 淮南 謂題字於棺前端曰‘題和’,音如壺?!眳㈤?孫錦標(biāo) 《通俗常言疏證·死喪》。
《漢語大詞典》:題疏(題疏)
(1).指古代藥局配藥后,在藥物外囊標(biāo)注藥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項(xiàng)。《唐律疏議·雜律·醫(yī)合藥不如方》:“諸醫(yī)為人合藥,及題疏、針刺,誤不如本方,殺人者,徒二年半?!?br />(2).署名于寺院疏頭,多為資助香火費(fèi)用。疏,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緣簿。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末]枉了教人題疏。[旦]你衣裳敢是借來?”
(3).猶上奏。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請兵》:“如今求老爺題疏,請朝廷另選精壯的來代職,將官們情愿降級調(diào)用?!眳⒁姟?題本 ”。
《國語辭典》:題本(題本)  拼音:tí běn
明、清時,凡有關(guān)軍事、錢糧、地方民務(wù)等大小公事,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zhuǎn)交內(nèi)閣入奏的文書。與奏本不同?!都t樓夢》第一八回:「賈政方略心意寬暢,又請賈母等到園中,色色斟酌,點(diǎn)綴妥當(dāng),再無一些遺漏不當(dāng)之處了,于是賈政方擇日題本?!?/div>
《漢語大詞典》:題柱志(題柱志)
指求取功名榮顯的壯志。 宋 薛季宣 《和賈簿》:“未酬題柱志,終不羨 相如 ?!币嘧鳌?題橋志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辣浪 相如 ,薄情 卓氏 ,因循墮了題橋志?!眳⒁姟?題橋柱 ”。
《漢語大詞典》:題橋柱(題橋柱)
漢 司馬相如 初離 蜀 赴 長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橋 題句于橋柱,自述致身通顯之志,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御覽卷七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此,橋名作“升遷”。后以“題橋柱”比喻對功名有所抱負(fù)。 清 趙翼 《蕓浦中丞復(fù)奉命來撫江南以詩即贈》:“似償少日題橋柱,惜未炎天啖荔芰?!币嗍∽鳌?題橋 ”、“ 題柱 ”。 唐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歲年書有記,非為學(xué)題橋。” 宋 蘇軾 《復(fù)改科賦》:“雖負(fù)凌云之志,未酬題柱之心?!?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當(dāng)時題柱,正酬了今生夫婦?!?/div>
《分類字錦》:千題(千題)
薛能 自諷詩 千題萬詠過三旬,忘食貪魔作瘦人。
分類:數(shù)目
《國語辭典》:款題(款題)  拼音:kuǎn tí
落款題識。就是在書畫作品上寫上作者的姓名、別號、齋館名稱及完成作品的干支年月日,或書寫詩詞識跋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詞題(詞題)
詞的題目。紅樓夢第五二回:“ 寶釵 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個詩題,四個詞題。每人四首詩,四首詞?!?王力 《詩詞格律》第三章第一節(jié):“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
分類:詞題題目
《漢語大詞典》:省題(省題)
見“ 省題詩 ”。
《漢語大詞典》:省題詩(省題詩)
唐 宋 時進(jìn)士應(yīng)省試按尚書省所出題目而作的詩,叫“省題詩”。 宋 俞成 《螢雪叢說·詩題用全句對》:“省題詩,考官以古人詩句命題,尾字屬平,全押在第二韻上,不拆破者,并用全句對全句。”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省題詩更須留意》:“大體作省題詩,尤當(dāng)用 老杜 句,若有鼻孔者,便知是好詩也?!?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中:“省題詩自成一家機(jī)軸,非他詩比。” 宋 劉攽 《中山詩話》:“自 唐 以來,試進(jìn)士詩,號省題。”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中:“然騷人墨客雖從事於時文,至作省詩,亦不為格律所縛。 楊廷秀 序訓(xùn)蒙省詩,亦曰‘以騷人之情性,寓舉子之刀尺’,真名言也?!?/div>
《國語辭典》:題材(題材)  拼音:tí cái
文學(xué)或藝術(shù)作品中,表現(xiàn)主題所用的材料。如:「她感情豐富,文筆又好,生活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都成為她寫作的題材?!?/div>
《漢語大詞典》:題漢柱(題漢柱)
比喻郎官得到皇帝賞識。典出 漢 趙岐 《三輔決錄》卷二。 唐 沈佺期 《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詩:“明朝題 漢 柱,三署有光輝?!眳⒁姟?題柱 ”。
《國語辭典》:題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題字于柱上。如:「他在涼亭里揮毫題柱,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div>
《國語辭典》:題款(題款)  拼音:tí kuǎn
在書本或字畫上題寫作者姓名、年、月等文字。
《漢語大詞典》:艷題(豔題)
表現(xiàn)愛情的題目。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六朝:“大抵 六朝 文士,搜索艷題,一時閨閣傳聞,輒形楮墨,如《子夜》、《孟珠》、《前溪》、《長樂》之類?!?/div>
分類:愛情題目
《漢語大詞典》:選題(選題)
選擇題材和名稱。亦指選定的題目。《辭書研究》1988年第1期:“加強(qiáng)對大、中型辭書選題的管理,已是當(dāng)務(wù)之急。”《光明日報》1988.5.6:“優(yōu)化選題,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綜合考慮?!?/div>
分類:選定題目
《漢語大詞典》:鴻題(鴻題)
(1).對大手筆題字的敬稱。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阮王二宮保撰聯(lián):“ 慶蕉園 宮保鎮(zhèn) 粵 , 王省厓 尚書贈聯(lián)云:‘恩衍 韋 平 ,祖父子孫三宰相;家傳忠孝,弟兄叔伯四將軍?!犙u鴻題,足以稱其家乘?!?br />(2).古代達(dá)官巨富死后,需在一個形如小碑的木質(zhì)牌位上寫明官銜名字,某人之“神主”。其“主”字先寫成“王”,空出一個點(diǎn)的位置。待出殯之日聘請有聲望的人任點(diǎn)主官,用朱筆將點(diǎn)補(bǔ)上,稱為“題主”?!傍欘}”即為點(diǎn)主官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