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題主
素題
題橋柱
題旌
題楹
對題
宸題
發(fā)題
小題
獎題
題外
粉題
本題
題本
和題
《國語辭典》:題主(題主)  拼音:tí zhǔ
喪家請人在木主上題署死者的銜名?!洞笄逋ǘY。卷五○。品官喪。祀土神題主》:「擇宗親善書者一人題主,……題主者盥,就位,書:『某封謚某官顯考某公』?!?/div>
《漢語大詞典》:素題(素題)
(1).謂端額不加采飾的梁柱。《淮南子·精神訓(xùn)》:“今高臺層榭,人之所麗也,而 堯 樸桷不斲,素題不枅?!?高誘 注:“素題者,不加采飾?!?br />(2).在白絹上題詩作文。亦泛指寫作詩文。 宋 楊再可 《喜遷鶯》詞:“彩筆素題,篇翰未減,家聲詞藻?!?/div>
《漢語大詞典》:題橋柱(題橋柱)
漢 司馬相如 初離 蜀 赴 長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橋 題句于橋柱,自述致身通顯之志,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御覽卷七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此,橋名作“升遷”。后以“題橋柱”比喻對功名有所抱負(fù)。 清 趙翼 《蕓浦中丞復(fù)奉命來撫江南以詩即贈》:“似償少日題橋柱,惜未炎天啖荔芰?!币嗍∽鳌?題橋 ”、“ 題柱 ”。 唐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歲年書有記,非為學(xué)題橋?!?宋 蘇軾 《復(fù)改科賦》:“雖負(fù)凌云之志,未酬題柱之心?!?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當(dāng)時題柱,正酬了今生夫婦?!?/div>
《漢語大詞典》:題旌(題旌)
題書表彰。多用于死者。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吳翠鳳》:“邑令敬其節(jié)操,為懸額題旌,并佽助焉?!?章炳麟 《辨詩》:“銘者自名,器有題署。若士卒揚(yáng)徽,死者題旌,下及楬木以記化居,落馬以示毛物,悉銘之屬?!眳⒁姟?旌表 ”、“ 旌典 ”。
分類:表彰死者
《韻府拾遺 庚韻》:題楹(題楹)
歐陽修畫舫齋記:予友蔡君謨善大書,頗怪偉,將乞其大字以題于楹。
《國語辭典》:對題(對題)  拼音:duì tí
內(nèi)容和題目相符合。《老殘游記》第一七回:「對題便是好文章,你敢說不切當(dāng)嗎?」
《漢語大詞典》:宸題(宸題)
帝王的親筆題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百尺翠云巔,仰見宸題金扁。素王端拱, 顏 曾 四座冠冕。” 王闿運(yùn) 《〈珍珠泉銘〉序》:“ 高宗 宸題,永為靈泉?!?/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題(發(fā)題)
(1).闡發(fā)題意。隋書·經(jīng)籍志一:“《毛詩發(fā)題序義》一卷, 梁武帝 撰?!?span id="j8v1ch3" class="book">《北史·元善傳》:“因講春秋,初發(fā)題,諸儒畢集…… 妥 遂引古今滯義以難, 善 多不能對,二人由是有隙。”
(2).指闡發(fā)題意之文。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文書誤一字:“三年,以侍講講毛詩,作發(fā)題,引 孔子 於論語中説處云:‘不學(xué),無以言?!?/div>
《漢語大詞典》:小題(小題)
(1).古書卷首的題目。 清 盧文弨 鐘山札記·大題小題:“古書大題多在小題之下。如‘周南關(guān)雎詁訓(xùn)傳第一’,此小題也,在前;‘毛詩’二字,大題也,在下?!?br />(2). 明 清 科舉考試時以“四書”文句命題為小題。 清 戴名世 《甲戌房書小題文序》:“制義之有大題小題也,自 明 之盛時已有之,而小題猶號為難工?!?清 史震林 《西清散記》卷三:“ 一帆 ( 蔡一帆 )與 句容 俞坦由 選小題文,盛行於時?!眳⒁姟?大題 ”。
《漢語大詞典》:大題(大題)
(1). 明 清 科舉考試以“五經(jīng)”文命題曰大題;以“四書”文命題曰小題。 清 戴名世 《甲戌房書小題文序》:“制義之有大題小題也,自 明 之盛時已有之,而小題猶號為難工?!?br />(2).指全書的總題目、大標(biāo)題。 清 盧文弨 鐘山札記·大題小題:“古書大題多在小題之下,如‘《周南·關(guān)雎》詁訓(xùn)傳第一’,此小題也,在前;‘毛詩’二字,大題也,在下。 陸德明 云:案 馬融 、 盧植 、 鄭康成 注‘三禮’竝大題在下; 班固 漢書、 陳壽 三國志題亦然?!?/div>
《國語辭典》:獎題(獎題)  拼音:jiǎng tí
獎勵、拔擢。唐。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汲引忘疲,獎題不倦?!?/div>
《漢語大詞典》:題外
在劃定或公認(rèn)的范圍以外的。例如:不大可能對已由該構(gòu)成假說組織好了的事實加以證實的題外證據(jù)。
《漢語大詞典》:粉題(粉題)
傅有白粉的前額。題,額頭。 漢 揚(yáng)雄 《太玄·視》:“粉題雨須,不可忍瞻也。” 范望 注:“題,額也?!?司馬光 集注:“偽久必敗,如粉其題額,而遇雨沾渥其須,他人視之,安有好乎?”
《國語辭典》:本題(本題)  拼音:běn tí
談話的要點或文章的主旨?!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负昧?,你們的話也說夠了,一句不到本題。」《孽?;ā返诹兀骸高_(dá)撫臺不免慰問了一番出棚巡行的辛苦,又講了些京朝的時事,漸漸講到本題上來了?!?/div>
《國語辭典》:題本(題本)  拼音:tí běn
明、清時,凡有關(guān)軍事、錢糧、地方民務(wù)等大小公事,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zhuǎn)交內(nèi)閣入奏的文書。與奏本不同?!都t樓夢》第一八回:「賈政方略心意寬暢,又請賈母等到園中,色色斟酌,點綴妥當(dāng),再無一些遺漏不當(dāng)之處了,于是賈政方擇日題本?!?/div>
《漢語大詞典》:和題(和題)
符合題旨,從正面立論。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二:“二公〔 蘇軾 、 蘇轍 〕將就御試,共白厥父 明允 ,慮一有黜落奈何。 明允 曰:‘我能使汝皆得之,一和題,一駡題,可也?!硎嵌斯灾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