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66,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題品
題壁
題詠
詩題
封題
題柱
題襟
分題
題輿
題目
題橋
題額
璇題
題糕
雕題
《國語辭典》:題品(題品)  拼音:tí pǐn
評論優(yōu)劣,定其高下?!端问?。卷三○五。楊億傳》:「當(dāng)時文士,咸賴其題品;或被貶議者,退多怨誹?!挂沧鳌钙奉}」、「題評」。
分類:品評
《國語辭典》:題壁(題壁)  拼音:tí bì
在墻壁上書寫詩文。唐。孟浩然 秋燈張明府海亭詩:「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老殘游記》第六回:「那知剛才題壁,硯臺上的墨已凍成堅冰了?!?/div>
《國語辭典》:題詠(題詠)  拼音:tí yǒng
詠詩題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雖見此詞,只道是王氏賣弄才情,偶然題詠,不曉中間緣故?!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笇磉€要帶到南京去,遍請諸名公題詠?!?/div>
《漢語大詞典》:詩題(詩題)
(1).詩的題目。 唐 陸龜蒙 《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釣具每隨輕舸去,詩題閒上小樓分?!?宋 徐鉉 《和錢秘監(jiān)與邊諫議南宮同直贈答》:“筵上詩題共筆牀,罇前酒興話 高陽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上思有以難之,值乙未會試,欽命詩題為‘燈右觀書’四字?!?br />(2).詩的題材。 宋 楊萬里 《寒食雨中同舍人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wù)觀》之九:“城里哦詩枉斷髭,山中物物是詩題?!?span id="qhkrvt7"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景大先生 么?這樣好天氣,他先生正好到 六橋 探春光,尋花問柳,做 西湖 上的詩。絶好的詩題,他怎肯在店里坐著?”
《國語辭典》:封題(封題)  拼音:fēng tí
1.封信題名。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br />2.科舉時將所出的題目,封緘于函套中,以求保密。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div>
《國語辭典》:題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題字于柱上。如:「他在涼亭里揮毫題柱,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div>
《漢語大詞典》:題橋柱(題橋柱)
漢 司馬相如 初離 蜀 赴 長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橋 題句于橋柱,自述致身通顯之志,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御覽卷七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此,橋名作“升遷”。后以“題橋柱”比喻對功名有所抱負(fù)。 清 趙翼 《蕓浦中丞復(fù)奉命來撫江南以詩即贈》:“似償少日題橋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題橋 ”、“ 題柱 ”。 唐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歲年書有記,非為學(xué)題橋?!?宋 蘇軾 《復(fù)改科賦》:“雖負(fù)凌云之志,未酬題柱之心?!?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當(dāng)時題柱,正酬了今生夫婦?!?/div>
《漢語大詞典》:題襟(題襟)
抒寫胸懷。 唐 溫庭筠 、 段成式 , 余知古 常題詩唱和,有《漢上題襟集》十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四》、 宋 計有功 《唐詩紀(jì)事·段成式》。后遂以“題襟”謂詩文唱和抒懷。 清 錢謙益 《和東坡西臺詩韻》之二:“肝腸迸裂題襟友,血淚模糊織錦妻。” 清 曹寅 《程霱堂至詩以慰之》:“暫止題襟淚,江鄉(xiāng)近若何。”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下》:“既而用宏於題襟,途廣於贈答,語妙書工,旁開藻飾,鐫崖鋟木,渙衍寰區(qū),巨可及於江山,瑣亦周於厠溷?!?/div>
《國語辭典》:分題(分題)  拼音:fēn tí
舊時詩人聚會分派題目而賦詩。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體》:「有擬古,有連句,有集句有分題?!?/div>
《漢語大詞典》:題輿(題輿)
東漢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時,嘗辟 陳蕃 (字 仲舉 )為別駕。 蕃 辭不就。 景 題別駕輿曰:“ 陳仲舉 座也?!辈粡?fù)更辟。 蕃 惶懼,起視職。事見太平御覽卷二六三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后遂用作典故,以“題輿”謂景仰賢達,望其出仕。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桓溫 之徵 謝奕 ,暫為司馬之官; 周景 之禮 陳蕃 ,仍降題輿之命?!?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名參 漢 望苑,職述 景 題輿?!?宋 司馬光 《送王彥臣同年通判亳州》詩:“圣主憐耆舊,題輿得吏師?!?/div>
《國語辭典》:題目(題目)  拼音:tí mù
1.文章或詩篇的標(biāo)名。如:「這篇文章光是題目,就引起許多讀者的好奇及興趣。」唐。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xué)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
2.考試時要求應(yīng)試人作答的問題。如:「這次的題目難倒了大多數(shù)的考生?!埂杜f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jì)》:「三月,試宏詞舉人,漏泄題目,為御史臺所劾?!?br />3.評其優(yōu)劣,定其高下?!稌x書。卷四三。列傳。山濤》:「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br />4.戲劇用語。南戲在第一出前介紹的故事綱要,稱為「題目」。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題目》:「李瓊梅設(shè)計麗春園,孫必達相會成夫婦;朱邦杰識法明犯法,遭盆吊沒興小孫屠?!?br />5.名義、藉口。如:「他正苦無機會找你麻煩,如今抓了這題目,一定會大作文章?!固?。白居易送呂漳州〉詩:「獨醉似無名,借君作題目?!?br />6.名堂,花樣?!抖膛陌阁@奇》卷一四:「其間又有奸詐之徒,就這些貪愛上面,想出個奇巧題目來,做自家妻子不著,裝成圈套,引誘良家子弟,詐他一個小富貴,謂之『扎火囤』?!?/div>
《國語辭典》:題目正名(題目正名)  拼音:tí mù zhèng míng
元雜劇在結(jié)尾處用二或四句對子,總括劇情,并以末句為劇名全稱,這種一定格式稱為「題目正名」。如元代白樸《梧桐雨》的題目為「安祿山反叛兵戈舉,陳玄禮拆散鸞鳳侶」,正名為「楊貴妃曉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漢語大詞典》:題橋(題橋)
見“ 題橋柱 ”。
《漢語大詞典》:題橋柱(題橋柱)
漢 司馬相如 初離 蜀 赴 長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橋 題句于橋柱,自述致身通顯之志,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御覽卷七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此,橋名作“升遷”。后以“題橋柱”比喻對功名有所抱負(fù)。 清 趙翼 《蕓浦中丞復(fù)奉命來撫江南以詩即贈》:“似償少日題橋柱,惜未炎天啖荔芰?!币嗍∽鳌?題橋 ”、“ 題柱 ”。 唐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歲年書有記,非為學(xué)題橋。” 宋 蘇軾 《復(fù)改科賦》:“雖負(fù)凌云之志,未酬題柱之心。”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當(dāng)時題柱,正酬了今生夫婦?!?/div>
《國語辭典》:題額(題額)  拼音:tí é
1.題寫門楣或匾額。唐。李綽《尚書故實》:「人來覓書,并請題額者如市。」唐。權(quán)德輿故司徒兼侍中上柱國北平郡王贈太傅馬公行狀〉:「比夫盤盂自銘,亦冀輔佐同德,遂刻石兼賜題額?!?br />2.指匾額上的題字。如:「這題額是出自那個名家手筆?」
《漢語大詞典》:璇題(璇題)
亦作“琁題”。 玉飾的椽頭。文選·揚雄〈甘泉賦〉:“珍臺閒館,琁題玉英?!?李善 注引 應(yīng)劭 曰:“題,頭也。榱椽之頭,皆以玉飾,言其英華相爥也。” 唐 白居易 《勸酒》詩:“東鄰起樓高百尺,璇題照日光相射。”明史·萬燝傳:“前建佛宇,璇題耀日,珠網(wǎng)懸星,費金錢幾百萬?!?/div>
《漢語大詞典》:題糕(題餻)
亦作“ 題糕 ”。 指 唐 劉禹錫 重陽題詩不敢用“餻”字的故事。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十九:“ 劉夢得 作《九日詩》,欲用餻字,以《五經(jīng)》中無之,輟不復(fù)為。 宋子京 以為不然。故 子京 《九日食餻》有詠云:‘飈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飲鬭分曹。 劉郎 不敢題餻字,虛負(fù)詩中一世豪?!焙笏煲浴邦}餻”作為重陽題詩的典故。 明 張煌言 《九日陪安昌王》詩:“追陪誰復(fù)題糕字,媿向鑾坡問筆才?!?清 趙翼 《九日陶然亭同人小集》詩:“地僻向來無古蹟,茲游或可續(xù)題糕?!?/div>
《國語辭典》:雕題(雕題)  拼音:diāo tí
一種古代蠻人的習(xí)俗。先在額上雕刻花紋,再涂以丹青。《管子。小匡》:「雕題,黑齒,荊夷之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