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愷 → 凱愷”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典故 
無恙布帆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排調(diào)〉~87~
顧長康作殷荊州佐,請假還東。爾時(shí)例不給布帆,顧苦求之,乃得發(fā)。至破冢,遭風(fēng)大敗。作箋與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span>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顧愷之〉~2404~
愷之好諧謔,人多愛狎之。后為殷仲堪參軍,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荊州,愷之嘗因假還,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風(fēng)大敗。愷之與仲堪箋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span>

簡釋

布帆無恙:指旅途平安。唐李白《秋下荊門》:“露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p>


例句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 李白 秋下荊門

典故 
長康癡
 
癡虎頭
 
虎頭風(fēng)
 
虎頭三絕
 
長康三絕
 
癡號(hào)
  
癡黠愷之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顧愷之〉~2405~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愷之矜伐過實(shí),少年因相稱譽(yù)以為戲弄。又為吟詠,自謂得先賢風(fēng)制?;蛘埰渥髀迳?,答曰:「何至作老婢聲!」義熙初,為散騎常侍,與謝瞻連省,夜于月下長詠,瞻每遙贊之,愷之彌自力忘倦。瞻將眠,令人代己,愷之不覺有異,遂申旦而止?!?,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构仕讉鲪鹬腥^:才絕,畫絕,癡絕。
《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畫一·顧愷之〉~607~
晉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人。多才氣,尤工丹青,傅寫形勢,莫不妙絕。謝安謂長康曰:「卿畫自生人已來未有?!褂衷疲骸盖洚嬌n蒼,古來未有。」曾以一櫥畫暫寄桓玄,皆其妙跡所珍秘者,封題之。其后玄聞取之,誑云不開。愷之不疑被竊,直云:「妙畫通神,變化飛去,猶人之登仙也?!箰鹬腥^:才絕、畫絕、癡絕。又嘗悅一憐女,乃畫女于壁,當(dāng)心釘之。女患心痛,告于長康,康遂拔釘。乃愈。又嘗欲寫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辭。長康曰:「明府無病,若明點(diǎn)瞳子,飛白拂上,便如輕云蔽日。」畫人物,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貌,正在阿堵之中?!褂之嬇峥?,頰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鑒識(shí)。具此,觀之者定覺殊勝?!癸蒂?zèng)以四言詩,畫為圖。常云:「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又畫謝幼輿于一巖中,人問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謂之二字)子宜置巖壑中。」長康又嘗于瓦棺寺北殿內(nèi)畫維摩居士,畫畢,光輝月余。《京師寺記》云,興寧中,瓦棺寺初置僧眾,設(shè)剎會(huì),請朝賢士庶宣疏募緣。時(shí)士大夫莫有過十萬者,長康獨(dú)注百萬。長康素貧,眾以為大言。后寺僧請勾疏,長康曰:「宜備一壁?!归]戶不出(不出原作往來,據(jù)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畫維摩一軀工畢。將欲點(diǎn)眸子,乃謂僧眾曰:「第一日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觀者,請施五萬;第三日觀者,可任其施?!辜伴_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萬。劉義慶《世說》云,桓大司馬每請長康與羊欣講論畫書,竟夕忘疲。
典故
長康丹青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父悅之,尚書左丞。愷之博學(xué)有才氣,嘗為箏賦成,謂人曰:「吾賦之比嵇康琴,不賞者必以后出相遺,深識(shí)者亦當(dāng)以高奇見貴?!埂壬频で啵瑘D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箛L悅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于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愷之因致其情,女從之,遂密去針而愈。愷之每重嵇康四言詩,因?yàn)橹畧D,恒云:「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每寫起人形,妙絕于時(shí),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又為謝鯤象,在石巖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圖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辭。愷之曰:「明府正為眼耳,若明點(diǎn)瞳子,飛白拂上,使如輕云之蔽月,豈不美乎!」仲堪乃從之。愷之嘗以一廚畫糊題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發(fā)其廚后,竊取畫,而緘閉如舊以還之,紿云未開。愷之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亦猶人之登仙,了無怪色。……初,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故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啟矇記行于世。

例句

圖畫風(fēng)流似長康,文詞體格效陳王。 李嘉祐 訪韓司空不遇

王湛床頭見周易,長康傳里好丹青。 李頎 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

典故
癡黠相兼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顧愷之


《世說新語》上卷下《文學(xué)》
「或問顧長康:『君箏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后出相遺。深識(shí)者,亦以高奇見貴。』」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桓溫云:『顧長康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平平耳?!弧?/span>

例句

如含瓦礫竟何功,癡黠相兼似得中。 韓偓 味道

典故
丹青圖畫飛去無蹤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巧蓺〉~79~
謝太傅云:「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續(xù)晉陽秋》曰:「愷之尤好丹青,妙絕于時(shí)。曾以一廚畫寄桓玄,皆其絕者,深所珍惜,悉糊題其前?;改税l(fā)廚后取之,好加理。后愷之見封題如初,而畫并不存,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如人之登仙矣?!弧?/span>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下卷下《排調(diào)》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span>

例句

初味猶啖蔗,遂通斯建瓴。 韓愈 答張徹

典故 
顧將軍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父悅之,尚書左丞。愷之博學(xué)有才氣,嘗為箏賦成,謂人曰:「吾賦之比嵇康琴,不賞者必以后出相遺,深識(shí)者亦當(dāng)以高奇見貴。」桓溫引為大司馬參軍,甚見親昵。溫薨后,愷之拜溫墓,賦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或問之曰:「卿憑重桓公乃爾,哭狀其可見乎?」答曰:「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埂壬频で?,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x熙初,為散騎常侍,與謝瞻連省,夜于月下長詠,瞻每遙贊之,愷之彌自力忘倦。瞻將眠,令人代己,愷之不覺有異,遂申旦而止。尤信小術(shù),以為求之必得。桓玄嘗以一柳葉紿之曰:「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箰鹬玻~自蔽,玄就溺焉,愷之信其不見己也,甚以珍之。初,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构仕讉鲪鹬腥^:才絕,畫絕,癡絕。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啟矇記行于世。

例句

題處尚尋王內(nèi)史,畫時(shí)應(yīng)是顧將軍。 溫庭筠 法云寺雙檜

癡號(hào)多于顧愷之,更無馀事可從知。 皮日休 新秋即事三首

典故
顧氏傳神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巧蓺〉~722~
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span>

典故
棘刺情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
嘗悅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于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愷之因致其情,女從之,遂密去針而愈。

例句

額點(diǎn)梅花樣,心通棘刺情。 吳融 個(gè)人三十韻

典故
淚成河

相關(guān)人物
顧愷之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47~
顧長康拜桓宣武墓,作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宋明帝文章志曰:「愷之為桓溫參軍,甚被親昵?!谷藛栔唬骸盖鋺{重桓乃爾,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曰:「鼻如廣莫長風(fēng),眼如懸河決溜。」春秋考異郵曰:「距不周風(fēng)四十五日,廣莫風(fēng)至。廣莫者,精大備也。蓋北風(fēng)也,一日寒風(fēng)?!够蛟唬骸嘎暼缯鹄灼粕?,淚如傾河注海?!?/span>

例句

猶有淚成河,經(jīng)天復(fù)東注。 杜甫 得舍弟消息

《國語辭典》:布帆  拼音:bù fán
布制的帆。比喻小舟。唐。顧況 別江南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
分類:船帆帆船
《國語辭典》:布帆無恙(布帆無恙)  拼音:bù fán wú yàng
晉朝顧愷之向其上司殷仲堪借得布帆,駕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風(fēng),他寫信給殷說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見《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后比喻旅途平安。唐。李白 秋下荊門詩:「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姑?。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一出:「可喜主帥參軍,布帆無恙?!?/div>
《國語辭典》:布帆  拼音:bù fán
布制的帆。比喻小舟。唐。顧況 別江南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div>
分類:船帆帆船
《漢語大詞典》:癡絕(癡絶)
晉書·顧愷之傳:“ 愷之 在 桓溫 府,常云:‘ 愷之 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仕讉?愷之 有三絶:才絶,畫絶,癡絶?!焙笠浴鞍V絶”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 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zèng)》之一:“才疎正類 孔文舉 ,癡絶還同 顧長康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 盤龍 癡絶求鵝炙。這先生、黃齏甕熟,味珍無價(jià)。”
《漢語大詞典》:顧虎頭(顧虎頭)
東晉 畫家 顧愷之 小字 虎頭 ,故稱。亦借指畫家。 唐 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詩:“何年 顧虎頭 ,滿壁畫滄洲?!?仇兆鰲 注:“ 杜修可 曰: 顧愷之 ,小字 虎頭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出:“ 漢 家自恨 毛延壽 ,底事全憑 顧虎頭 。” 清 戴名世 《〈有明歷朝小題文選〉序》:“古之能傳神者惟 顧 陸 , 蘇子瞻 稱引 顧虎頭 之言推而廣之?!?/div>
《國語辭典》:啖蔗  拼音:dàn zhè
1.晉代人顧愷之吃甘蔗,都由尾先吃起,人問為何如此?他說這樣愈吃愈甜。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后以啖蔗比喻漸至甘送之境。
2.書名。明代的話本小說集,部分故事的情節(jié)與三言二拍雷同。中土久佚,近在韓國發(fā)現(xiàn)。
《國語辭典》:顧愷之(顧愷之)  拼音:gù kǎi zhī
人名。(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xué)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癡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dòng)物、山水等。畫人注重點(diǎn)睛。著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畫云臺(tái)山記》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xiàn)于壁畫上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