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順逆(順逆)
(1).順正與邪逆。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zhàn)》:“但要知兵眾之強弱,須察理勢之順逆,何不反邪歸正,棄暗投明?!?子虛子 《湘事記》:“ 譚延闿 更派 龍璋 領(lǐng)兵一標為西路巡按使, 龍 至 常 ,各營以數(shù)月未給餉,輒發(fā)官錢局銀四萬元分給之,曉以順逆,兵弁大悅?!?br />(2).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史記·天官書:“察日、月行以揆歲星順逆。”后漢書·律歷志下:“金、水承陽,先后日下,速則先日,遟而后留,留而后逆,逆與日違,違而后速,速與日競,競又先日,遟速順逆,晨夕生焉?!眳⒁姟?順行 ”。
(3).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丁·南康神惠廟碑》:“久之,語曰:‘吾今修行,子行歸矣,當以順風奉送?!衷唬骸L之順逆,亦非可私,特世人弗知之耳?!?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長風破浪我亦曾,順逆偶爾非人能?!?/div>
《國語辭典》:順行(順行)  拼音:shùn xíng
1.順道而行?!秶Z。晉語六》:「夫以果戾順行,民不犯也,吾雖欲攻之,其能乎?」
2.太陽系天體由西向東運動的方向。
《漢語大詞典》:從違(從違)
(1).依從或違背。 唐 韓愈 《送區(qū)弘南歸》詩:“爰有 區(qū)子 熒熒暉,觀以彝訓或從違?!?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示以彝訓,或從或不從,故曰或從違?!?宋 文天祥 《至揚州·且行且止正依違》詩序:“時曉色漸分,去數(shù)步,則 金 一邊來牽住,回數(shù)步,則 杜 一邊又來拖行,事之難從違,未有如此之甚者?!?明 文徵明 《送劉君元瑞守西安敘》:“人心有從違,君自視於此,果能皆副其意乎?”
(2).跟從或離去。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請斬趙忠定:“竊謂父子之閒,寧閒于存沒;賓主之際,則在于從違?!?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爾等何竟昧於從違而不早圖變計乎?”
(3).指境遇的順逆。 宋 陳師道 《南豐先生挽詞》之一:“身世從違里,功言取次休。” 任淵 注:“ 南豐 仕宦不偶,晚得掌誥,以憂去,遂死。蓋從違各半也?!?br />(4).謂取舍。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持此為心,遂不覺以生平底里,和盤托出,并前人已傳之書,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而不為誦讀所誤?!?魯迅 《集外集·〈窮人〉小引》:“歧異之處,便由我比較了 原白光 的日文譯本以定從違,又經(jīng) 素園 用原文加以校定。”
《國語辭典》:通塞  拼音:tōng sè
境遇的通順與滯塞?!侗笔贰>戆艘?。儒林傳上。孫惠蔚傳》:「雖久滯小官,深體通塞,無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固?。白居易祭微之文〉:「行止通塞,靡所不同。」
《漢語大詞典》:竇錦(竇錦)
(1). 晉 竇滔 妻 蘇蕙 織錦為回文旋圖詩,順逆回環(huán)皆成文,結(jié)構(gòu)精妙。后因以“竇錦”指精妙的詩文。 唐 鮑溶 《贈遠》詩:“欲和古詩成 竇 錦,倍悲秋扇損 齊 紈。”
(2).借指 蘇蕙 。 清 龔自珍 《水龍吟》詞:“嘯如 魯 柱,才如 竇 錦,遇如 班 扇。”參見“ 竇滔婦 ”。
《漢語大詞典》:竇滔婦(竇滔婦)
晉 竇滔 妻 蘇蕙 ,字 若蘭 。 滔 于 苻堅 時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蕙 因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其詩順逆回環(huán)皆成文,結(jié)構(gòu)巧妙而詞情凄惋。事見晉書·列女傳。后以“竇滔婦”指文思巧妙的才女。 唐 韋縠 《古意》詩:“雖非 竇滔 婦,錦字已成章?!?/div>
分類:蘇蕙苻堅
《國語辭典》:南枝北枝  拼音:nán zhī běi zhī
南枝向陽而暖,北枝遭風霜而寒。比喻人的客觀境遇順逆不同。語本唐。李嶠〈鷓鴣〉詩:「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div>
《國語辭典》:南枝向火北枝寒  拼音:nán zhī xiàng huǒ běi zhī hán
比喻人的遭遇順逆不同。參見「南枝北枝」條?!稊毓韨鳌返诰呕兀骸咐蠣斠娝麜r,勸勸他,須要雨露均沾,不可南枝向火北枝寒?!?/div>
分類:遭遇順逆
順逆二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一、順生死觀。觀有漏業(yè)為因,愛取等為緣,感識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觀。觀無漏之正慧為因正行為緣,證涅槃果之相也。是亦為流轉(zhuǎn)還滅之二觀。見止觀五之三。
順逆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順緣逆緣也。(參見:逆緣)。又順化逆化也。(參見:逆化)
逆化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佛菩薩之善計,化教行邪道之眾生也,如燈光梵志,和須密多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