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竹鞋
唐 白居易 游豐樂招提佛光三寺 竹鞋葵扇白綃巾,林野為家云是身。
《漢語大詞典》:草鞋費(fèi)(草鞋費(fèi))
見“ 草鞋錢 ”。
《國語辭典》:草鞋錢(草鞋錢)  拼音:cǎo xié qián
舊日公人出差,向民間勒索的費(fèi)用,稱為「草鞋錢」。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我勸哥哥饒了你性命,有甚么草鞋錢與我些?!乖o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我過去諕他一諕,吃他幾鐘酒,討些草鞋錢兒。」
《漢語大詞典》:履鞋
指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皆絳袍皂緣,方心曲領(lǐng),中單環(huán)珮,云頭履鞋,隨官品執(zhí)笏?!?span id="qjbyfyp"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把腿一縮,一隻履鞋早脫掉了?!?/div>
分類:
《國語辭典》:涼鞋(涼鞋)  拼音:liáng xié
鞋面能通風(fēng)的鞋子,通常于夏天穿著?!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干泶┌准喼瘪?,腳下涼鞋,黃瘦面龐。」
《韻府拾遺 霽韻》:鞋系(鞋系)
王達(dá)景仰撮書:文王伐崇,至黃竹之墟,鞋系解,顧左右皆賢,無使者,因自結(jié)之。
《駢字類編》:鞋席(鞋席)
宋史職官志:賞給案注:掌諸給賜、賻贈例物、口食、內(nèi)外春冬衣、時服、綾、羅、紗、縠、綿布、鞋席、紙、染料、市舶權(quán)物務(wù)、三府公吏。
《漢語大詞典》:鞋鞓
鞋帶。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遇母》:“不載香車穩(wěn),趿的鞋鞓斷?!?/div>
分類:鞋帶
《漢語大詞典》:鞋片
指當(dāng)拖鞋穿時的布鞋,鞋面的后半部分貼在鞋底上。 老舍 《犧牲》:“他蹋拉著鞋片,穿著短衣,看著很自在;我想他大概是沒有功課?!?/div>
《國語辭典》:鞋面  拼音:xié miàn
鞋子除了鞋底以外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內(nèi)里盛的是新娘子的針線鞋面?!埂都t樓夢》第二五回:「趙奶奶你有零碎緞子,不拘什么顏色,弄一雙鞋面給我。」
《高級漢語詞典》:鞋扣  拼音:xié kòu
一種通常為黑色而有光澤的球形鈕扣,用來扣緊鞋子
《國語辭典》:鞋匠  拼音:xié jiàng
以制作鞋子或修理鞋子為職業(yè)的人。如:「你這鞋該找鞋匠補(bǔ)補(bǔ)了?!?/div>
《國語辭典》:線鞋(線鞋)  拼音:xiàn xié
一種以細(xì)絲繩、細(xì)麻繩等編織而成的鞋子。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穿著輕便,顏色富變化。
《駢字類編》:莎鞋
唐 呂巖 勉牛生夏侯生 酬名利兮狂歌醉舞,酬富貴兮麻裰莎鞋。
《漢語大詞典》:趿鞋
拖鞋。《醒世姻緣傳》第二三回:“一日,正陪 劉方伯 早飯,有一個老頭子,猱了頭,穿了一件破布夾襖,一雙破趿鞋,手里提了一根布袋,走到廳來?!?/div>
分類:拖鞋
《漢語大詞典》:魯風(fēng)鞋(魯風(fēng)鞵)
唐宣宗 叫人仿照 孔子 履制作的鞋。 宋 陶谷 清異錄·衣服:“ 宣宗 ( 唐宣宗 )性儒雅,令有司效 孔子 履製進(jìn),名‘魯風(fēng)鞵’。宰相、諸王效之而微殺其式,別呼為‘遵王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