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比基尼  拼音:bǐ jī ní
1.島名。參見「比基尼島」條。
2.一種女性泳裝款式。為英語Bikini的音譯。以極少的布料剪裁制成,僅可勉強遮掩身體的三點重要部位。比基尼原指太平洋中的一個珊瑚島,美國曾于島上舉行原子彈試爆。由于比基尼泳裝相當暴露引人注目,最初流行時,如原子彈爆炸般使人震驚,因此以比基尼為名。
《國語辭典》:檳榔嶼(檳榔嶼)  拼音:bīn láng yǔ
Pinang
1.島名。位于馬來半島西北岸外海中,地扼麻六甲海峽。面積一百一十三平方公里,當東西航線的要沖。東北岸有馬來西亞最大港口檳城,島內輸出品以錫、橡皮、椰子為大宗。也譯作「庇能島」。
2.州名。位于西馬來西亞。范圍包括檳榔嶼島和韋爾萊斯利省。面積約三百九十九平方公里。首府為檳城(Pinang)。
《國語辭典》:安道爾(安道爾)  拼音:ān dào ěr
Andorra
國名。位于歐洲西南部。參見「安道爾侯國」條。
《漢語大詞典》:阿曼
西亞國家。在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201.8萬(1994年)。首都馬斯喀特。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熱,沙漠分布廣。石油工業(yè)是最重要的經濟部門。
《國語辭典》:阿根廷  拼音:ā gēn tíng
Argentina
國名。位于南美洲東南部。參見「阿根廷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巴林  拼音:bā lín
State of Bahrain
國名。位于亞洲波斯灣上的島國,在卡達的北方。面積約六百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十萬零三千。首都麥納瑪(Manama),人民篤信回教,主要語言除阿拉伯語外,英語亦廣泛使用。西元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脫離英國保護,正式宣布獨立,定十二月十六日為國慶日。幣制單位為Bahrain Dinar。
《漢語大詞典》:釣魚島
在臺灣島東北約200千米處的東海中。面積約5平方千米。與附近的南小島、北小島、黃尾嶼、赤尾嶼等組成列島,為中國臺灣省屬島。閩、臺漁民常到此處海域捕魚。附近海底富石油資源。
《國語辭典》:煤田  拼音:méi tián
含煤地層連續(xù),分布范圍廣大,可供大規(guī)模開采的地區(qū)。
《國語辭典》:密植  拼音:mì zhí
在單位面積土地上適當縮小作物的行距和株距,以增加播種量和增加株數。
《國語辭典》:浙江省  拼音:zhè jiāng shěng
省名。因有浙江流經其地而得名。東瀕東海,南界福建,西南界江西,西北界安徽,北界江蘇,面積一百零二點六四六平方公里,省會為杭州市。簡稱為「浙」。
《國語辭典》:土地稅(土地稅)  拼音:tǔ dì shuì
以土地為對象所課徵的一切租稅,包括田賦、地價、土地增值稅。
《漢語大詞典》:土庫曼斯坦
中亞內陸國。面積48.81萬平方千米。人口456萬(1996年)。首都阿什哈巴德。全境80%為沙漠。農田全靠灌溉,主要產棉花。畜牧業(yè)為主要經濟部門之一。
《國語辭典》:烏拉圭(烏拉圭)  拼音:wū lā guī
Uruguay
國名。為南美洲東南部的共和國。參見「烏拉圭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塔吉克斯坦
中亞內陸國。東鄰中國。面積14.31萬平方千米。人口588萬(1995年)。首都杜尚別。境內十分之九為山地,一半地區(qū)海拔在3000米以上。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yè)以種植長絨棉為主。養(yǎng)羊業(yè)較重要。紡織、礦冶業(yè)較發(fā)達。
《國語辭典》:太陽爐(太陽爐)  拼音:tài yáng lú
一種利用反射鏡聚集陽光,產生高熱的裝置。可于短時間內得到攝氏三千度以上的高溫??捎糜谀蜔岵牧吓c人造寶石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