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多哥
西非國家。臨幾內亞灣。面積5.66萬平方千米。人口401萬(1994年)。首都洛美。國土南北狹長。內陸多丘陵和高地,北部為平原。地處熱帶。經濟以農業(yè)為主。主要出口磷酸鹽。
《漢語大詞典》: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河口的三角洲。面積4.3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米以下。濕地、河汊、湖泊縱橫交錯,水陸面積各占一半。蘆葦密布,是世界最大蘆葦產地。
《國語辭典》:方塊字(方塊字)  拼音:fāng kuài zì
中國文字大體為方形,故稱為「方塊字」。
《漢語大詞典》:廣種薄收(廣種薄收)
(1).種植面積大,而單位面積產量低。 明 康海 《端正好·秋興次前韻》套曲:“憑著這廣種薄收百畝廬,有甚躊躇?” 清 劉書年 《沂水桑麻話》:“ 沂 邑地非不足,特苦磽瘠,其俗又廣種薄收?!?br />(2).比喻廣泛施行,最后只有少數(shù)見效果。《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將《縉紳便覽》細細一查,凡關中人現(xiàn)任京官的,不論爵位大小,俱寫個眷門生的帖兒拜謁,請求薦揚看覷…… 吾愛陶 廣種薄收,少不得種著幾個要愛名譽收門生的相知,互相推引?!?/div>
《國語辭典》:關東平原(關東平原)  拼音:guān dōng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日本本州島中部,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國語辭典》:波羅的海(波羅的海)  拼音:bō luó dì hǎi
Baltic Sea
海洋名。在歐洲北部,介于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丹麥之間。面積約四十二萬平方公里,海水含鹽量低,冬季容易結冰。
《漢語大詞典》:玻利維亞
南美洲中部內陸國。面積109.86萬平方千米。人口741萬(1995年)。法定首都蘇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為安第斯山區(qū),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地處熱帶,氣候差異大。礦業(yè)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錫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漢語大詞典》:博茨瓦納
南非內陸國。面積58.2萬平方千米。人口142萬(1994年)。首都哈博羅內。地處卡拉哈里盆地,地勢東高西低。高溫少雨,中南部沙漠廣布。采礦業(yè)為經濟主要支柱。鉆石生產居世界前列。畜牧業(yè)為重要經濟部門,以養(yǎng)牛為主。
《國語辭典》:表面積(表面積)  拼音:biǎo miàn jī
物體外表的面積。
分類:外表面積
《國語辭典》:布達佩斯(布達佩斯)  拼音:bù dá pèi sī
Budapest
城市名。匈牙利的首都,地跨多瑙河兩岸,原為兩城,布達在河的右岸,佩斯在河的左岸,中有鐵橋聯(lián)絡,為水陸交通要地,匈牙利全國的物產以此為轉運站。
《國語辭典》:布拉格  拼音:bù lā gé
Prague
城市名。捷克的首都,位于國境西部,波希米亞平原中央,跨易北河的支流摩耳刀河,工商業(yè)都很發(fā)達。
《國語辭典》:測量學(測量學)  拼音:cè liáng xué
藉著量度距離、方向及高度來研究、測定地球表面各部分的位置、形狀及大小的科學。測量的結果可應用于繪制地圖及工程建設等方面。
《國語辭典》:白俄羅斯(白俄羅斯)  拼音:bái é luó sī
Belarus
國名。位于俄羅斯西部,與波蘭、立陶宛接壤的地方。參見「白俄羅斯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白令?! ?span id="5kyw0py" class='label'>拼音:bái lìng hǎi
Bering Sea
海洋名。位于太平洋北端,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美國阿拉斯加之間,北以白令海峽與北極海相通,面積約二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一千六百公尺。多風暴和霧,九月開始封凍,結凍期長達六至七個月。漁產豐富,多鯨、海狗和海豹。
《國語辭典》:巴拉圭  拼音:bā lā guī
Paraguay
國名。南美洲國家,東鄰巴西,南連阿根廷,西接玻利維亞。參見「巴拉圭共和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