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怨非 ”。亦作“ 怨悱 ”。 怨恨,非議。
《莊子·刻意》:“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span id="jhjloan" class="book">《
荀子·解蔽》:“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楊倞 注:“非,或?yàn)檎u?!?span id="xgynpia" class="book">《
史記·屈原賈生傳》:“
《國風(fēng)》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誹而不亂,若
《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宋
無名氏 《灌畦暇語》卷三:“ 孝宣帝 大怒,下之吏,當(dāng)以大臣怨悱,罪及三族。” 高旭
《重九南社雅集滬江》詩:“
《小雅》詩人工怨悱,大千世界要莊嚴(yán)?!?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二篇:“如
《小雅·采薇》,言征人遠(yuǎn)戍,雖勞而不敢息……此蓋所謂怨誹而不亂,溫柔敦厚之言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