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靜安
(1).靜謐安全。《詩·小雅·緜蠻》“止於丘阿” 漢 鄭玄 箋:“小鳥知止於丘之曲阿靜安之處而託息焉?!?br />(2).安居,安處。《淮南子·人間訓(xùn)》:“圣人深居以避辱,靜安以待時。”
(3).安靜,安寧。新唐書·烏重胤傳:“ 李同捷 請襲父位,帝方務(wù)靜安,授 同捷兗海 ?!?br />(4).為使安靜,使安寧。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折衝討難,芟敵搴旗,靜安海內(nèi),豈輕舉措也哉?”
《漢語大詞典》:靜安寺
在 上海市 內(nèi)。原名“滬瀆重玄寺”。相傳 三國 吳 赤烏 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 吳淞江 濱, 宋 大中 祥符 元年(1008年)改名 靜安寺 , 嘉定 九年(1216年)移今址。 清 光緒 六年(1880年)重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二回:“又到 靜安寺 前看那涌泉,用石欄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