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65 【介紹】: 春秋末越國國君。其父允常為吳王闔閭所敗。句踐元年與吳戰(zhàn),敗吳師于槜李,吳王闔閭受傷,旋死。吳王夫差報仇,敗越于夫椒。句踐以余部五千屯會稽,使文種因吳太宰伯嚭求和。后二年,使文種守國,與范蠡入臣于吳。返國后,苦身焦思,臥薪嘗膽,用范蠡、文種等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轉(zhuǎn)弱為強。句踐十五年,乘吳王夫差北上黃池與晉爭霸,攻入?yún)嵌?,迫吳求和。后終滅吳。繼又北渡淮,會諸侯于徐州,貢于周,受方伯之命,成霸主。在位三十二年。
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勾踐,祝融之后,姓羋,(《鄭語》又《吳語》注,允常子,一云夏少康庶子之后?!妒酚?。越世家》《吳越春秋》。)在位三十二年,號為霸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32—前202 【介紹】: 即楚霸王。秦末下相人,名籍,字羽。戰(zhàn)國末年楚將項燕之后。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陳勝起事,羽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響應(yīng)。梁敗死,羽將其軍,擁立楚懷王孫心為楚懷王。秦將章邯圍趙,懷王任宋義為上將軍,羽為次將,率軍往救。宋義至安陽逗留不前,羽殺義而進兵,擊破秦軍主力于鉅鹿。進軍關(guān)中,殺子嬰,焚宮室。秦亡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封諸侯王。繼與劉邦爭衡,后為漢軍困于垓下,兵少糧盡,四面楚歌,乃突圍至烏江,自刎死。
全漢文·卷十三
王名籍,字羽,一字子羽,下相人,楚將項燕孫。秦二世元年,從季父梁起兵,為裨將。二年,楚懷王以為次將,封魯公。三年,拜上將軍。漢元年,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五年,兵敗,走烏江,自刎死。有《兵法》一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 【介紹】: 隋末唐初河?xùn)|汾陰人,移居蘭州金城。隋末為金城府校尉,與子薛仁杲起兵,自號西秦霸王,建元秦興。盡有隴西地,眾十三萬。大業(yè)十三年,于蘭州稱帝。次年,與唐軍交戰(zhàn),敗唐軍,欲乘勝直趨長安,方行而病,未幾卒。子仁杲立,謚舉為武皇帝。未葬而仁杲滅。
《高級漢語詞典》:霸王之資  拼音:bà wáng zhī zī
爭霸稱王的資本。資,憑借
《高級漢語詞典》:呆霸王
紅樓夢》中薛蟠的渾號
《漢語大詞典》: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見“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國語辭典》:霸氣(霸氣)  拼音:bà qì
1.霸者的強悍氣勢。元。陳旅〈和蕭秀才歌風(fēng)臺〉詩:「山河霸氣已銷毀,颯颯老柳吹斜陽?!?br />2.專橫不講理的處事態(tài)度。如:「他為人帶有幾分霸氣,什么事都獨斷獨行,從來也不采納別人的意見?!?/div>
《漢語大詞典》:西楚
(1).古地域名。 三楚 之一。史記·貨殖列傳:“夫自 淮北 沛 、 陳 、 汝南 、 南郡 ,此 西楚 也。” 南朝 梁 沈約 《為晉安王謝南兗州章》:“進不能閑詩 西楚 ,好禮 北河 ;退無以振采六條,宣風(fēng)萬里?!眳⒁姟?三楚 ”。
(2).古國號。 秦 亡, 項羽 自立為 霸王 ,有 西楚 、 東楚 與 梁 地共九郡,因建都於 西楚 彭城 ,國號“西楚”。《文選·鄒陽〈上書吳王〉》:“兵不留行,收弊人之倦,東馳 函谷 , 西楚 大破?!?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項羽 自號 西楚霸王 ?!?晉 潘岳 《西征賦》:“外罹 西楚 之禍,內(nèi)受牧豎之焚?!?/div>
《國語辭典》:三楚  拼音:sān chǔ
地名。戰(zhàn)國楚地疆域遼闊,秦、漢時分為西楚、東楚、南楚,合稱為「三楚」。其說有二:(1)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稱為「西楚」;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稱為「東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稱為「南楚」。見《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2)南楚、東楚、西楚分別指江陵、吳、彭城?!稘h書。卷一。高帝紀上》。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购蠖嘤靡苑褐赶?、鄂一帶?!段倪x。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七》:「三楚多秀士,朝云進荒淫。」
《漢語大詞典》:海王
憑借海的有利條件而成王業(yè)。管子·海王:“海王之國,謹正鹽筴?!?尹知章 注:“言以負海之利而成王業(yè)?!?br />(1).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領(lǐng)。 清 魏源 《寰?!?/a>詩之九:“鼓角豈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傾?!?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裴倫 之祖 約翰 ,嘗念先人為海王,因投海軍為之帥?!?br />(2).指海上主權(quán)。 清 黃遵憲 《出軍歌》:“國軌海王權(quán)盡失,無地劃 禹 跡?!?/div>
《漢語大詞典》:伯者
霸者,成霸王之業(yè)者。伯,通“ 霸 ”。《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 伯樂 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顏師古 注:“伯讀曰霸?!?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世儒只講得一箇伯者的學(xué)問,所以要知得許多陰謀詭計,純是一片功利的心,與圣人作經(jīng)的意思正相反。”
《漢語大詞典》:伯王
霸王。霸者的尊稱。伯,通“ 霸 ”。漢書·項籍傳贊:“ 羽 非有尺寸,乘勢拔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兵滅 秦 ,分裂天下而威海內(nèi),封立王侯,政繇 羽 出,號為‘伯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顏師古 注:“伯讀曰霸?!?明 夏完淳 《贈廣武申大孚孟》詩:“行行東南征,舒此伯王畧。”
《漢語大詞典》:伯氣(伯氣)
霸王氣象。伯,通“ 霸 ”。 元 吳師道 《赤壁圖》詩:“風(fēng)火千年消伯氣,江山一幅掛清愁?!?明 高啟 《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詩:“不知千載竟誰主,伯氣倏與飛煙收。”
《漢語大詞典》:伯跡
霸王的業(yè)績。伯,通“ 霸 ”。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 劉良 注:“擇人求士,必樹霸王之跡也。索,擇。伯,霸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