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6 【介紹】: 西漢河東平陽人?;艄庑謱O。昭帝時為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宣帝地節(jié)二年,以霍光功封樂平侯,為奉車都尉領尚書事。后與光子霍禹、兄霍云等謀反,事發(fā),自殺。
《漢語大詞典》:霍山
(1).在 山西省 霍縣 東南。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內曰 冀州 ,其山鎮(zhèn)曰 霍山 ?!?鄭玄 注:“ 霍山 在 彘陽 ?!卑?彘陽 后漢 時改 永安縣 ,即今 山西省 霍縣 。
(2). 安徽 天柱山 的別名。在 安徽省 潛山縣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移岳祠于 天柱山 ,以后俗人呼之為南岳,故又名 天柱山 為 霍山 。漢書·武帝紀“登 灊 天柱山 ” 唐 顏師古 注:“ 應劭 曰:‘灊音若潛,南岳 霍山 在 灊 , 灊 ,縣名,屬 廬江 ?!?文穎 曰:‘ 天柱山 在 灊縣 南,有祠?!?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禹江山水澤地所在:“ 霍山 為南岳,在 廬江 灊縣 西南, 天柱山 也?!?br />(3).在今 廣東省 龍川縣 東北。傳說 秦 時有 霍龍 避亂隱居于此,遇真人給他金液還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 宋 蘇軾 《江漲用過韻》:“已連漲海白,尚帶 霍山 緑?!?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廣東舊志》:‘ 霍山 在 龍川縣 北一百里。’”
《漢語大詞典》:廬霍(廬霍)
廬山 和 霍山 的并稱。《文選·謝靈運〈初發(fā)石首城〉詩》:“游當 羅浮 行,息必 廬 霍 期?!?李善 注:“ 廬 霍 ,二山名也。”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詩:“猿聲比 廬 霍 ,水色勝 瀟湘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序》:“出 三峽 ,濟乎 洞庭 ,窺乎 廬 霍 ,循 東海 而歸。”
分類:廬山霍山
《漢語大詞典》:華霍(華霍)
華山 與 霍山 的并稱。 晉 孫綽 《太平山銘》:“嵬峩 太平 ,峻踰 華 霍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 華 霍 所以能崇極天之峻者,由乎其下之厚也?!?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四:“譬諸 華 霍 ,維邦之鎮(zhèn)。”
分類:華山霍山
《漢語大詞典》:嵩霍
嵩山 與 霍山 的并稱。《宋書·魯爽傳》:“ 嵩 霍 咫尺, 江 河 匪遠, 夷庚 壅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晝慨宵悲?!?南朝 梁元帝 《請于州置學校表》:“不升 嵩 霍 ,豈識乾行之峻;不臨 溟 渤 ,安知地載之厚?!?/div>
分類:嵩山霍山
《國語辭典》:天柱  拼音:tiān zhù
古代傳說中,天空是由不周山、昆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撐著,稱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顾?。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國語辭典》:南岳(南嶽)  拼音:nán yuè
山名:(1)為中國五岳之一,指衡山。參見「衡山」條。(2)位于江蘇省宜興縣南,荊南山北。(3)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也稱為「長連壽山」。
《國語辭典》:衡山  拼音:héng shān
山名。為中國大陸五岳中的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的北邊,綿延于湘、資之間。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紫蓋、云密、石廩、天柱五峰為最大。也稱為「南岳」。
《國語辭典》:云師(雲師)  拼音:yún shī
1.黃帝時各部長官均以云為名號,稱為「云師」。《左傳。昭公十七年》:「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br />2.神話傳說中的云神?!段倪x。張衡。思玄賦》:「云師霮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涂?!埂队讓W瓊林。卷一。天文類》:「云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div>
《漢語大詞典》:太岳
(1).古山名。即 霍山 。亦稱 霍太山 。在今 山西 霍縣 東南。書·禹貢:“ 壺口 雷首 ,至于 太岳 ?!?br />(2).岳父。《西游記》第六三回:“駙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學了些武藝……怕他做甚?!?/div>
《漢語大詞典》:衡霍
即 衡山 。 衡山 一名 霍山 ,故稱。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志掩 衡霍 ,恃戰(zhàn)忘敵。” 唐 杜甫 《送王十六判官》詩:“ 衡霍 生春早, 瀟湘 共海浮。”爾雅·釋山“ 霍山 為南岳” 宋 邢昺 疏:“ 衡山 一名 霍 ……而云 衡霍 ,一山二名者,本 衡山 ,一名 霍山 ?!?明 夏完淳 《湘巫賦》:“帝子乘夫玄霜兮,望 衡霍 而路漫漫?!眳㈤?清 洪頤煊 《霍山為南岳解》。
《國語辭典》:六安茶  拼音:liù ān chá
產于安徽省六安山的茶。茶葉有蕊尖、貢尖、客尖等名目;分白茶和明茶,葉面有毛則為白茶,葉老而粗無毛則為明茶。而以仙人沖、濛潼灣等地所產最為聞名。清。張英〈聰訓齋語〉:「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飲武夷而甘,后乃知岕茶之妙?!?/div>
《國語辭典》:皖中盆地  拼音:wǎn zhōng pén dì
安徽省中部淮陽山、九華山和霍山間的地區(qū),河、湖、平原、低丘錯雜分布。礦產豐富,盛產稻米、油菜、小麥等。為全省人口最密、工商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國語辭典》:求古錄(求古錄)  拼音:qiú gǔ lù
書名。清顧炎武撰。一卷。采漢代曹全碑至明代建文霍山碑的金石文,共得五十六種。凡方志已載,或存有拓本、近代文集者,便不再收錄。每刻必詳考源委,辨證音釋,可供正史參證。
《漢語大詞典》:馬鬣一滴(馬鬣一滴)
據 唐 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李衛(wèi)公靖》載, 李靖 嘗射獵 霍山 中,投宿一朱門大第。夜間有人叩門,命主人家兒子行雨。太夫人請 李靖 去,告知此是龍宮,二子外出未歸,懇求 李靖 代去行雨。 李靖 推辭不得,將行,夫人取出一小瓶水來,系于鞍前,“誡曰:‘郎乘馬,無勒銜勒,信其行,馬躩地嘶鳴,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馬鬃上,慎勿多也?!妒巧像R騰騰而行……風急如箭,雷霆起於步下。於是隨所躩,輒滴之,既而電掣云開,下見所憇村,思曰:‘吾擾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計無以報,今久旱,苗稼將悴,而雨在我手,寧復惜之?!櫼坏尾蛔沐?,乃連下二十滴,俄頃雨畢,騎馬復歸。夫人者泣於廳曰:‘何相誤之甚!本約一滴,何私感而二十之!天此一滴,乃地上一尺雨也。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豈復有人。妾已受譴,杖八十矣?!焙笠蛞浴榜R鬣一滴”為下雨之典。 明 高啟 《登陽山絕頂》詩:“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鬣一滴霑 三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