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驚服(驚服)  拼音:jīng fú
驚訝佩服?!侗笔贰>砹?。韋孝寬傳》:「見其成事,方乃驚服?!?/div>
分類:震驚佩服
《漢語大詞典》:震竦
震驚,驚懼。后漢書·郅壽傳:“三輔素聞 壽 在 冀州 ,皆懷震竦?!?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其餘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蒞皆震竦?!?明徐復祚《投梭記·拒奸》:“那 王敦 呵……擁兵 石頭 ,鸞輿震竦,寢園騷動。”
分類:震驚驚懼
《漢語大詞典》:駭世(駭世)
震驚當世。 唐 劉禹錫 《因論·原力》:“異哉,果以力駭世而聞於上也。”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譬如在 印度 會首陀齊婆羅門創(chuàng)義之時,原為駭世之舉動。乃今也拔擢男子之寒畯而全遺女子之秀彥,是於矯俗升平之義,知二五而不知十也?!?/div>
分類:震驚當世
《國語辭典》:震服  拼音:zhèn fú
畏懼其威望而屈服。三國魏。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榆中以西,望風震服?!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號令三軍:如有下鄉(xiāng)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于是軍民震服?!?/div>
《漢語大詞典》:竦肩
聳肩。表示震驚。竦,通“ 聳 ”。 宋 蘇洵 《祭史彥輔文》:“瞋目大呼,屋瓦為落,聞者竦肩?!?/div>
分類:聳肩震驚
《漢語大詞典》:驚悚(驚悚)
亦作“ 驚竦 ”。 驚慌恐懼;震驚。后漢書·羊續(xù)傳:“令長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郡內驚竦,莫不震懾。”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有鯉魚數(shù)十頭,飛集堂下,坐者莫不驚悚?!?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忽平田間一茆舍,有兒童誦書聲,相君攜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數(shù)村童。叟驚悚離席,改容趨謝?!?明 陸粲 《庚巳編·江東籤》:“先生讀首句,驚竦下拜?!?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生承命,四體驚悚?!?郭沫若 《涂家埠》九:“我們到了 涂家埠 ,倒也并不是將近一年前的成績驚悚了我們……但在那車站上確實有一樣東西驚悚了我們。”
《漢語大詞典》:震慟(震慟)
震驚悲痛。 黃中黃 《〈沈藎〉序》:“ 沈藎 之杖死于 宛平 也,余在獄震慟。”
分類:震驚悲痛
《漢語大詞典》:嗟驚(嗟驚)
感嘆震驚。 南朝 齊 張融 《與從兄吳郡太守瓌書》:“ 吳郡 何晚,何須王反,聞之嗟驚,乃是阿兄?!?/div>
分類:感嘆震驚
《漢語大詞典》:嗟駭(嗟駭)
嗟嘆震驚。南史·蔡廓傳:“朝廷喧然,莫不嗟駭。”
分類:嗟嘆震驚
《漢語大詞典》:驚慟(驚慟)
震驚悲痛。 漢 邯鄲淳 《曹娥碑》:“萬餘觀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淚掩涕,驚慟國都?!?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俘至 濟南 ,聞父被俘,驚慟而卒?!?/div>
分類:震驚悲痛
《漢語大詞典》:震眩
震驚?;蟆?span id="r715trj"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若視聽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不精?!?唐 李華 《吊古戰(zhàn)場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清 薛福成 《書石達開就擒事》:“﹝ 石達開 ﹞善陟奇險,躡幽徑,恣其出沒,使官軍震眩失措,莫之能防。”
震驚悲痛。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蔡郝妻妾》:“平旦遣童持合至 蔡 所,曰:‘孺人送點心來?!瘑⒅?,則二兒首也, 蔡 驚痛如癡?!?/div>
分類:震驚悲痛
《國語辭典》:驚張(驚張)  拼音:jīng zhāng
1.驚訝緊張?!段饔斡洝返谌呕兀骸负鲆娔莻€水衣皇帝,個個驚張,人人疑說?!?br />2.驚動聲張?!抖膛陌阁@奇》卷二一:「他只在親眷人家,不要驚張,致他走了?!?/div>
《漢語大詞典》:慚震(慚震)
亦作“慙震”。 羞慚震驚。 南朝 梁簡文帝 《上菩提樹頌啟》:“學謝稽古,思非沉鬱,不足以光揚盛德,髣髴一隅,顧恧芻言,伏紙慙震?!?/div>
分類:羞慚震驚
《漢語大詞典》:震攝(震攝)
震驚,懾服。攝,通“ 懾 ”。三國志·魏志·劉放傳“進 放 爵 西鄉(xiāng)侯 , 資 樂陽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孫資別傳》:“威足以震攝彊寇,鎮(zhèn)靜疆埸?!?/div>
分類:震驚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