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3詞典 2分類詞匯 101
《漢語大詞典》:不震
不震動;不震驚。多比喻穩(wěn)固。《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毛 傳:“震,動也?!?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故物不震不發(fā),士不激不勇?!?晉 干寶 《晉紀總論》:“潛謀雖密,而在幾必兆; 淮 浦再擾,而 許 洛 不震?!?唐 陸贄 《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jié)度使狀》:“左肅 青 齊 ,右弭 滑 魏 ,南控 淮 浙 ,北輔 滎 瀍 ,殷如長城,不震不聳?!?/div>
《漢語大詞典》:震惕
震驚畏懼。 唐 元稹 《代諭淮西書》:“自是蠻夷懾竄,戎臣震惕,相與奔走朝闕之不暇。” 前蜀 杜光庭 《張相公九曜醮詞》:“捫心震惕,瀝懇歸依。”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塵霾》:“京城忽有暴風自東南來,俄頃之間塵霾四塞……圣心震惕?!?/div>
《漢語大詞典》:震惶
亦作“ 震遑 ”。 震驚,驚惶。三國志·吳志·孫堅傳“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裴松之 注引 晉 胡沖 《吳歷》:“初 堅 至 南陽 , 咨 既不給軍糧,又不肯見 堅 。 堅 欲進兵,恐有后患,乃詐得急疾,舉軍震惶,迎呼巫醫(yī),禱祀山川?!?晉 潘岳 《馬汧督誄》:“圣朝西顧, 關 右震惶?!?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五狀》:“夙夜震遑,若無所措?!?/div>
分類:震驚驚惶
《國語辭典》:嚄唶  拼音:huò zè
1.多言、大聲呼笑?!都?。入聲。陌韻》:「嚄,嚄唶,多言。」
2.剛健的樣子?!妒酚洝>砥咂?。魏公子傳》:「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div>
《國語辭典》:沮喪(沮喪)  拼音:jǔ sàng
失望灰心。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八》:「帝聞諸軍離散,精神沮喪,至萬勝鎮(zhèn)即命旋師。」
《國語辭典》:震悸  拼音:zhèn jì
驚怖恐懼。宋。歐陽修〈謝進士及第啟〉:「祇服寵靈,實增震悸。」
《漢語大詞典》:駭俗(駭俗)
亦作“駴俗”。 震驚世俗。 宋 黃庭堅 《放言》詩之三:“智人不駭俗,同朝皆用事。”明史·陳潛夫傳:“家貧落魄,好大言以駴俗?!?清 劉大櫆 《方府君墓銘》:“雖士之修身潔行,非以謏聞而駭俗,不吾知則亦已矣?!?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直抒所見,雖多駭俗之論,而毅然不顧,此真有契于四依之真諦矣?!?/div>
《國語辭典》:震悚  拼音:zhèn sǒng
震駭恐懼。《晉書。卷五九。齊王囧傳》:「于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山前一吼,攝將百獸潛形;林下獨行,威使群毛震悚?!?/div>
《漢語大詞典》:震詟(震讋)
震驚畏懼;使震驚恐懼。《漢書·張湯傳》:“乃遣 山 ( 狄山 )乘鄣。至月餘, 匈奴 斬 山 頭而去。是后羣臣震讋?!?宋 蘇軾 《轉(zhuǎn)對條上三事狀》:“慎重刑罰,則笞杖之法,足以震讋頑狡?!?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三篇第十二章附錄:“今我民黨,賡續(xù)起義……如火如荼,如熊如羆, 滿 吏震讋?!?/div>
《漢語大詞典》:震越
(1).猶震動,震驚。 宋 歐陽修 《梅圣俞墓志銘》:“震越渾鍠,眾聽以驚?!?宋 葉適 《辭免除提舉上清太平宮狀》:“聞命殊常,省躬震越?!?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六章:“余聞言,震越失次,趨前抱 潮兒 慟哭?!?br />(2).梵語cīvara的譯音。上衣;衣服。生經(jīng)·佛說和難經(jīng):“以諸衣被及鉢震越諸供養(yǎng)具,皆用託之,出外游行?!?唐 玄應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二:“震越,梵言也。此譯云衣服也?!?/div>
《國語辭典》:駭聽(駭聽)  拼音:hài tīng
令人聽了十分震驚?!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從來說鬼神難欺,無如此一段話本,最為真實駭聽?!挂沧鳌格斎寺犅劇埂?/div>
分類:人聽震驚
《漢語大詞典》:驚變(驚變)
因變故而震驚。 宋 張耒 《神宗皇帝挽詞》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驚變紫宸班?!?/div>
《國語辭典》:驚耳(驚耳)  拼音:jīng ěr
聽了令人震驚。漢。王充《論衡。對作》:「實事不能快意,而華虛驚耳動心也?!埂段饔斡洝返谒娜兀骸嘎劼曇?,驚耳;睹事物,凝眸?!?/div>
《漢語大詞典》:駭耳(駭耳)
使人聽后感到震驚。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鏗鎗闛鞈,洞心駭耳?!?李周翰 注:“言可通心驚耳?!?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636'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馬融〈長笛賦〉》:“然后少息暫怠,雜弄間奏,易聽駭耳,有所搖演?!?張銑 注:“換易舊聽,驚營其耳?!?/div>
分類:人聽震驚
《漢語大詞典》:驚悼(驚悼)
震驚而傷悼。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無識之徒,忽然逆戰(zhàn),前旌未舉,即自披猖。驚悼之情,彌以傷惻?!?宋 蘇轍 《超然臺賦》:“彼世俗之私己兮,每自予於曲全。中變潰而失故兮,有驚悼而汍瀾?!?span id="vyrlgas" class="book">《明史·秦從龍傳》:“尋病卒,年七十。 太祖 驚悼?!?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但見墳兆萬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鳴,駭人心目。驚悼而歸舍?!?/div>
分類:震驚傷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