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3詞典 2分類詞匯 101
《漢語大詞典》:感動(dòng)(感動(dòng))
動(dòng)搖。感,通“ 撼 ”。 漢 王充 論衡·奇怪:“ 后稷 順生,不坼不副,不感動(dòng)母體,故曰:‘不坼不副?!?span id="9fpfb7r" class="book">《北史·薛琡傳》:“唯 琡 以 杲 為聚眾無名,雖強(qiáng)猶賊, 元顥 皇室昵親,來稱義舉,自 河陰 之役,人情駭怨,今有際會(huì),易生感動(dòng)?!?/div>
《漢語大詞典》:驚雷(驚雷)
亦作“ 驚靁 ”。
(1).使人震驚的雷聲。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游》:“凌驚靁以軼駭電兮,綴鬼谷於北辰?!?漢 張衡 《思玄賦》:“凌驚雷之砊礚兮,弄狂電之淫裔?!?宋 范成大 《題畫卷》詩之四:“暑云潑墨送驚雷,坐見前山驟雨來。”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冥雨從東來,驚雷自西往?!?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九疑山洞仙翁》:“每語倦,援瑟鼓之,如驚雷怒濤之聲。”
(2).比喻使人震驚的大事變。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但是這道電光后的一聲驚雷,卻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div>
《國語辭典》:震動(dòng)(震動(dòng))  拼音:zhèn dòng
1.物體受了外力的影響而搖動(dòng)?!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山陵為之震動(dòng),川谷為之蕩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時(shí)沒有主意,見一顆大樹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樹去,又心里焦他再來咆哮震動(dòng)?!?br />2.內(nèi)心因受重大的刺激而撼動(dòng)?!蹲髠?。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民震動(dòng),國幾亡,吾身泯焉。」《后漢書。卷七○。荀彧傳》:「布乘虛寇暴,震動(dòng)人心?!?/div>
《國語辭典》:震懼(震懼)  拼音:zhèn jù
震驚恐懼。《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于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wù)盡其誠。」也作「震懾」。
分類:震驚懼怕
《國語辭典》:聳動(dòng)(聳動(dòng))  拼音:sǒng dòng
1.抖動(dòng)、震搖。如:「他激動(dòng)的兩肩不住的聳動(dòng)?!?br />2.勸誘、鼓動(dòng)。《?;萑珪?。卷三二。升遷部。簡詞訟》:「更有奸吏,以暮夜之金,聳動(dòng)本官,為怨家報(bào)仇雪憤。」也作「慫恿」。
《漢語大詞典》:驚世(驚世)
震驚世俗。 宋 蘇軾 《祭陳令舉文》:“不然, 令舉 之賢,何為而不立,何立而不遂?使少見其毫末,而出其餘棄,必有驚世而絶類者矣。” 宋 陳與義 《游峴山次韻》之一:“奇哉此一段,驚世無前軌。”
分類:震驚世俗
《國語辭典》:威震  拼音:wēi zhèn
力道和氣勢(shì)足以震動(dòng)他人。如:「他當(dāng)年憑這套拳法威震八方?!埂稘h書。卷三四。韓彭英盧吳傳。韓信》:「名聞海內(nèi),威震諸侯?!?/div>
《漢語大詞典》:震疊(震曡)
亦作“ 震曡 ”。
(1).震動(dòng),恐懼。《詩·周頌·時(shí)邁》:“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毛 傳:“震,動(dòng);疊,懼?!?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zèng)葉致遠(yuǎn)直講》:“或冒突超越,皷行令震疊?!?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一聞兩 金川 滅,而震疊求貢。”
(2).使震驚,恐懼。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震疊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fù),而止候其存亡。” 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相公威名,震疊殊方?!?清 林則徐 《會(huì)奏夷人躉船盡數(shù)呈繳煙土折》:“抑賴諭旨嚴(yán)明,德威震疊,不獨(dú)禁令行於內(nèi)地,且使風(fēng)聲播及重洋?!?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元世祖 威棱震疊,文字之獄,在所不免?!?/div>
《國語辭典》:驚惶(驚惶)  拼音:jīng huáng
害怕惶恐?!度龂萘x》第二五回:「關(guān)公見下邳火起,心中驚惶?!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道元驚惶奔走,神將趕來環(huán)繞所居九仙山下一匝,被他趕著,一鞭打在腦后?!?/div>
《國語辭典》:驚倒(驚倒)  拼音:jīng dǎo
形容大驚。如:「此話一出,四座驚倒?!?/div>
分類:震驚傾倒
《國語辭典》:震懾(震懾)  拼音:zhèn zhé
震驚恐懼?!逗鬂h書。卷一○?;屎蠹o(jì)下。靈思何皇后紀(jì)》:「性彊忌,后宮莫不震懾?!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即命推出斬之,懸首于轅門外。于是軍心震懾?!?/div>
《漢語大詞典》:驚俗(驚俗)
使世俗震驚。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天竺 伎能自斷手足,刺腸胃, 高宗 惡其驚俗,詔不令入中國?!?宋 蘇軾 《送蔡冠卿知饒州》詩:“平生儻蕩不驚俗,臨事迂闊乃過我。”
分類:世俗震驚
《國語辭典》:驚愕(驚愕)  拼音:jīng è
非常驚訝害怕?!稇?zhàn)國策。燕策三》:「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群臣驚愕?!埂度龂?。卷一一。魏書。王脩傳》:「斬盧兄弟,公沙氏驚愕莫敢動(dòng)?!?/div>
《國語辭典》:可駭(可駭)  拼音:kě hài
令人震驚、害怕。如:「那猛虎發(fā)出可駭?shù)暮鹇?,倏的向森林深處狂奔而去?!?/div>
分類:驚訝震驚
《國語辭典》:驚坐(驚坐)  拼音:jīng zuò
驚動(dòng)所有在座的人?!稘h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陳遵字孟公。……時(shí)列侯有與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門,曰陳孟公,坐中莫不震動(dòng)。既至而非,因號(hào)其人曰陳驚坐云?!固?。駱賓王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詩:「劇談推曼倩,驚坐揖陳遵。」也作「驚座」。
分類:在座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