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10,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奠雁
雁音
雁湖
雁帛
赤雁
隨陽雁
雁臣
雁門關(guān)
連雁
鵝雁
雁呼
雁風(fēng)
雁集
雁魚
玉雁
《國語辭典》:奠雁  拼音:diàn yàn
古代婚禮,男方獻(xiàn)雁給女方做為初見禮,稱為「奠雁」。唐。李端〈送黎兵曹陜府結(jié)婚〉詩:「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傅搅藦d事,先奠了雁,然后拜見魯編修,編修公奉新婿正面一席坐下?!挂沧鳌傅煅恪?。
《漢語大詞典》:雁音
猶音訊。 宋 林景熙 《答柴主簿》詩之一:“銅槃消息無人問,寂寞西樓待雁音?!眳⒁姟?雁足書 ”。
分類:音訊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 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駢字類編》:雁湖(雁湖)
明一統(tǒng)志:雁湖在廉州府城西北七十里。即合浦江。又名南流江。每秋冬有雙雁游于其間,為其罕有,故名立。又歙硯說: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臥蠶而犀紋 理長者闊者如虎紋,而松紋從理。其曰雁湖攢與對眉子,最為精絕。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傳書。漢蘇武等出使匈奴,為匈奴所羈留;其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菀挂娛拐撸趟麑斡谡f道,天子射上林中,見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澤中,蘇武遂得救回國。見《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后以比喻書信?!队讓W(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雁帛鸞箋通稱簡札。」也稱為「雁書」。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書(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書信。語出漢書·蘇武傳:“ 昭帝 即位。數(shù)年, 匈奴 與 漢 和親。 漢 求武等, 匈奴 詭言 武 死。后 漢 使復(fù)至 匈奴 , ?;?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 漢 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 惠 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 使曰:‘ 武 等實(shí)在?!?唐 權(quán)德輿 《寄李衡州》詩:“主人千騎東方遠(yuǎn),唯望 衡陽 雁足書?!毕鄠?元 郝經(jīng) 亦有雁足傳書事。 中統(tǒng) 年間, 郝經(jīng)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還。 經(jīng) 畜一雁,甚馴。一日 經(jīng) 書詩于尺帛曰:“露冷風(fēng)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毕笛阕愣v之。雁為獵者所獲,獻(xiàn)之 元 主, 元 主惻然,遂向南進(jìn)軍,越二年, 宋 亡。見 明 張萱 疑耀卷二。
分類:書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赤雁
亦作“ 赤雁 ”。 赤色之雁,古代以為瑞鳥。《漢書·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顏師古 注:“言六者,所獲赤鴈之?dāng)?shù)也。紛員,多貌也。言西獲象輿,東獲赤鴈,祥瑞多也?!?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無青雀之銜命,乏赤鴈之嘉祥。” 唐 潘炎 《漳河赤鯉賦》:“雖云水物,宜紫鼉緑鼇之同身;是曰元符,亦赤雁丹鳥之可比?!?宋 蘇軾 《趙德麟字說》:“ 漢 有一 汲黯 而 武帝 不能用,乃以白麟赤鴈為祥?!?/div>
分類:赤色瑞鳥
《漢語大詞典》:隨陽雁(隨陽雁)
(1).指大雁。因其為最有代表性的候鳥,隨著太陽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故稱。 唐 李冶 《送閻伯均往江州》詩:“唯有隨陽雁,年年來去飛?!?br />(2).比喻趨炎附勢者。 唐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漢語大詞典》:雁臣
亦作“鴈臣”。 指古代逢秋到京師朝覲,至春始還部落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北史·斛律金傳:“ 魏 除為第二領(lǐng)人酋長,秋朝京師,春還部落,號(hào)曰雁臣?!?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城南龍華寺:“北夷酋長遣子入侍者,常秋來春去,避中國之熱,時(shí)人謂之鴈臣。” 清 錢謙益 《泗水》詩之二:“北來有燕如胡語,南望無鶯比雁臣?!?/div>
《國語辭典》:雁門關(guān)(雁門關(guān))  拼音:yàn mén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代縣西北,據(jù)雁門山上,兩山夾峙,形勢雄險(xiǎn),自古為軍事重地。也稱為「西陘關(guān)」。
《漢語大詞典》:連雁(連雁)
亦作“ 連鴈 ”。 雁飛行時(shí)相連成行,故稱。 南朝 梁 何遜 桓季圭 《至大雷聯(lián)句》:“遙舟似連雁,遠(yuǎn)火若迴星?!?宋 秦觀 《次韻子由題斗野亭》:“古埭天連鴈,荒祠木蔽牛?!?/div>
《漢語大詞典》:鵝雁(鵝雁)
亦作“ 鵝鴈 ”。
(1).指鵝。
(2).形容呼喊之聲紛亂嘈雜。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dāng)z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有時(shí)未朝飡,得米日已晏,隔墻聞讙呼,眾口極鵝鴈?!?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感春》之二:“屋中聲鵝鴈,日暮攪心曲?!?清 查慎行 《閔中垂橐而歸家中適告米盡》詩之二:“賓客不來僮僕散,免教鵝雁惱比隣?!?br />(3).天鵝。遼史·營衛(wèi)志中:“天鵝未至,卓帳冰上,鑿冰取魚。冰泮,乃縱鷹鶻捕鵝雁?!?/div>
《駢字類編》:雁呼(雁呼)
陸游 郊行夜歸書觸目詩 霜野草枯鷹欲下,江天云濕雁相呼。
《漢語大詞典》:雁風(fēng)(雁風(fēng))
指秋風(fēng)。 宋 周密 《醉落魄·洪仲魯之江西書以為別》詞:“寒侵徑葉,雁風(fēng)擊碎珊瑚屑?!?宋 丁宥 《水龍吟》詞:“雁風(fēng)吹裂云痕,小樓一綫斜陽影?!?/div>
分類:秋風(fēng)
《駢字類編》:雁集(雁集)
唐 馬戴 湘川吊舜 雁集蒹葭渚,猿啼霧露山。
《漢語大詞典》:雁魚(雁魚)
見“ 雁素魚箋 ”。
《漢語大詞典》:雁素魚箋(雁素魚箋)
亦作“鴈素魚箋”。 指書信。 明 昭璨 《香囊記·途敘》:“鴈素魚箋,離愁滿懷誰與傳?!币嗍∽鳌?雁魚 ”。 陳衍 元詩紀(jì)事·閨閣引 元 吳氏 《寄外》詩:“既無黃耳寄家書,也合隨時(shí)寄雁魚。” 明 沈鯨《雙珠記·月下相逢》:“浩蕩風(fēng)塵阻雁魚,相逢骨肉共欷歔?!?/div>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玉雁
(1).玉雕的雁形飾物。 唐 李廓 《長安少年行》之八:“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br />(2).鳳釵一類的玉雕首飾。 元 馬祖常 《驪山》詩之一:“ 華清 夢斷飛塵起,玉雁銜香墮野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