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10,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用雁
贄雁
汾雁
放雁
淮雁
四雁
石雁
立雁
梁雁
雁櫝
雁次
雁鴇
雁伴
雁婦
雁醢
《分類字錦》:用雁(用雁)
儀禮士昏禮:納采用雁。鄭注:納采而用雁為摯者,取其順陰陽往來。賈疏:昏禮有六,五禮用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是也。唯納徵不用雁,以其自有幣帛可執(zhí)故也。
分類:
《韻府拾遺 諫韻》:贄雁(贄雁)
春秋繁露:凡贄,大夫用雁。雁有行列,故以為贄。
《駢字類編》:汾雁(汾雁)
張馀慶祀后土賦:汾雁入大夫之贄。
《韻府拾遺 諫韻》:放雁
元史郝經(jīng)傳:經(jīng)充國信使使宋,拘宋十六年。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書,后題云:至正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jīng)書。其忠誠如此。白居易有放旅雁詩。
《韻府拾遺 諫韻》:淮雁
鎦渙詩:淮雁南來斜作字。
《駢字類編》:四雁(四雁)
漢書揚雄傳解嘲:乘雁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注:應(yīng)劭曰:乘雁,四雁。
《駢字類編》:石雁(石雁)
宋史楊廷璋傳:洪裕少時,嘗漁于貂裘陂,忽有馳騎至者,以二石雁授洪裕,一翼掩左,一翼掩右,曰:吾北岳使者也。言訖,忽不見。是年生淑妃,明年生廷璋,家遂昌盛 南康記云:都縣有金雞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見金雞棲翔此穴,頗時飛鳴。又云:覆笥山平湖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氣代序,則飛翔若知感候。 潯陽記:廬山頂上有三石雁,霜降則飛。真仙通鑒:漢匡俗,字子希,少以孝弟著,委心學(xué)道,游諸名山至覆笥山,山頂有湖,周數(shù)里,多靈草異物。有石雁,春秋時能群飛。湖傍有石井及小石笥,笥藏玉牒,記名山福地及得道人姓名。
《韻府拾遺 諫韻》:立雁
姚勉詩:七弦一似焦琴樣,立雁參差相下上。
《漢語大詞典》:梁雁
(1).指 梁州 雁塞山 池中之雁。 南朝 齊 劉澄之 《梁州記》:“ 梁州 縣界有 雁塞山 ,傳云此山有大池水,雁棲集之,故有‘梁雁’之説?!?br />(2).泛指鴻雁。 唐 李嶠 《王屋山第之側(cè)雜構(gòu)小亭暇日與群公同游》詩:“狎水驚 梁 雁,臨風(fēng)聽 楚 雞?!?/div>
分類:鴻雁池中
《駢字類編》:雁櫝(雁櫝)
清異錄:富家出游,運致饌具,皆用髹櫝,蒙以紫碧重檐單衣,兩人舁之,其行列之盛,有若推行旁觀,號為雁櫝。
《駢字類編》:雁次(雁次)
水經(jīng)注:湟水又東徑土樓南,右則五泉注之。泉發(fā)西平亭北,雁次相綴,東北流至土樓南,北入湟水之。又呂泉水東北流,三泉水注 其源三泉雁次合為一水。
《駢字類編》:雁鴇(雁鴇)
陳造 繁昌早發(fā)詩 鳥烏啼松竹,雁鴇下沙磧。
《駢字類編》:雁伴(雁伴)
張九成 高秋木落雁為伴,久雨江深吾欲東。
《漢語大詞典》:雁婦(雁婦)
雌雁。 元 楊維楨 《匹鳥曲》:“ 上林 雁婦忍流離, 九疑 倀倀天萬里。”
《駢字類編》:雁醢(雁醢)
周禮:醢人掌四豆之實,王舉則共醢六十甕,以五齊、七醢、七菹、三臡實之。注:七醢,醓蠃、螷蚔、魚、兔、雁醢。疏:七醢,從醓醢至雁醢加豆。朝食醓醢有二,惟取一則合此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