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3詞典 1分類詞匯 112
《漢語大詞典》:中陷
中傷陷害。晉書·賈模傳:“ 模 潛執(zhí)權(quán)勢……至於素有嫌忿,多所中陷,朝廷甚憚之?!?/div>
分類:中傷陷害
《漢語大詞典》:苦害
傷害,陷害。《水滸傳》第五一回:“我們卻也要容情,怎禁被原告人監(jiān)定在這里要掤,我們也沒做道理處。不時(shí),便要去和知縣説,苦害我們,因此上做不的面皮?!?/div>
分類:傷害陷害
《國語辭典》:誣害(誣害)  拼音:wū hài
捏造罪狀加以陷害。
《漢語大詞典》:謀陷(謀陷)
陰謀陷害。史記·酷吏列傳:“ 湯 無尺寸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為三公,無以塞責(zé)。然謀陷 湯 罪者,三長史也。”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太后崩后, 竇皇后 寵盛,以貴人姊妹并幸, 慶 為太子,心內(nèi)惡之,與母 比陽主 謀陷 宋氏 。” 明 陸粲 《庚巳編·岳武穆祠》:“公問曰:‘史言王為 秦檜 謀陷,有諸?’曰:‘誠然。然致害者 張希獄 也?!?/div>
分類:陰謀陷害
《國語辭典》:陷人坑  拼音:xiàn rén kēng
陷害他人的圈套。元。楊訥《劉行首》第四折:「謾天網(wǎng)四方圍,陷人坑當(dāng)面砌?!?/div>
《漢語大詞典》:疾害
(1).嫉妒陷害。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今 淮南王 孫 建 ,材能高, 淮南王 王后 荼 、 荼 子太子 遷 常疾害 建 ?!?span id="pgzfiac" class="book">《公羊傳·桓公十七年》“癸巳,葬 蔡桓侯 ” 漢 何休 注:“稱侯者,亦奪臣子辭也。有賢弟而不能任用,反疾害之。”
(2).疾苦災(zāi)害。 清 唐甄 潛書·格君:“ 黃帝 治天下如治身,不使有疾害焉。”
《漢語大詞典》:陵陷
欺凌陷害。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初,公為 兗州 ,以 東平 畢諶 為別駕”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且夫起布衣,在塵垢之間,為庸人之所陵陷,可勝怨乎!”
分類:欺凌陷害
《漢語大詞典》:憶黃犬(憶黃犬)
秦 丞相 李斯 受 趙高 陷害,被腰斬于 咸陽 ,臨刑時(shí)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見史記·李斯列傳。后用為大臣受陷害被處死的典故。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猶勝憶黃犬,幸得早圖之?!币嘧鳌?悲東門 ”、“ 悲黃犬 ”、“ 念黃犬 ”。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七:“ 李公 悲東門, 蘇子 狹 三河 ?!?清 顧炎武 《淮東》詩:“踟躇念黃犬,太息呼諸子。” 清 趙翼 《青山莊歌》:“填尸圜土悲黃犬,回首歡場付爽鳩?!?/div>
《國語辭典》:套兒(套兒)  拼音:tào ér
1.用繩結(jié)成的圈。如:「他把套兒放在地上,準(zhǔn)備趁人不備時(shí)把人套住?!?br />2.陷害人的計(jì)謀。如:「小心!別上了他的套兒。」
《國語辭典》:構(gòu)會(huì)(構(gòu)會(huì))  拼音:gòu huì
被人構(gòu)陷而遇罪。漢。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忍絕王命,明棄碩交,實(shí)為佞人所構(gòu)會(huì)也?!?/div>
《漢語大詞典》:機(jī)陷(機(jī)陷)
亦作“ 機(jī)埳 ”。
(1).設(shè)有機(jī)關(guān)的陷阱。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設(shè)機(jī)陷求犀象,張網(wǎng)羅求翡翠?!?br />(2).比喻陷害人的圈套。漢書·晁錯(cuò)傳:“其立法也,非以苦民傷眾而為之機(jī)陷也?!?span id="s93dftb" class="book">《后漢書·袁紹傳》:“舉手掛網(wǎng)羅,動(dòng)足觸機(jī)埳?!卑矗?span id="jtf3gy3" class="book">《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作“機(jī)陷”。
《漢語大詞典》:猜害
因猜忌而殺害或陷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假譎:“ 王敦 舉兵圖逆,猜害忠良,朝廷駭懼,社稷是憂?!?span id="2szwdz0" class="book">《北齊書·高隆之傳》:“ 顯祖 末年,既多猜害,追忿 隆之 ,誅其子 德樞 等十餘人,并投 漳水 ?!?span id="yk09mt4" class="book">《明史·徐階傳》:“ 嵩 怙寵弄權(quán),猜害同列?!?/div>
《國語辭典》:二度梅  拼音:èr dù méi
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敘唐相盧杞陷害梅良玉全家,并使梅良玉未婚妻陳杏元之父守雁門關(guān),后遇吐谷渾來犯,陳父兵敗,被迫送女和番,至落雁坡陳女投澗自盡,幸得神仙相助,化名汪月英,后與梅良玉重逢團(tuán)圓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冤陷
冤枉陷害。漢書·鮑宣傳:“又有七死……治獄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span id="5m191fd" class="book">《宋史·陳俊卿傳》:“遂劾 韓仲通 本以獄事附 檜 ,冤陷無辜?!?/div>
分類:冤枉陷害
《漢語大詞典》:伍子濤(伍子濤)
相傳 吳國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吳王 夫差 逼令自殺,并將其尸體裝入革囊,拋入江心, 伍 尸氣若奔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濤”指怒濤。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地接 三茅 嶺,川迎 伍子 濤。”自注:“代稱海濤是 伍子 憤氣所作?!眳⒁姟?伍胥潮 ”。參閱越絕書·德序外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