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陜 → 陜陜”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21,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鄜州
廉泉
仙人掌
玄宮
棘門
未央宮
武關(guān)
逆節(jié)
丙穴
太液池
斜谷
漸臺(tái)
渼陂
邠州
孟門
《國語辭典》:鄜州  拼音:fū zhōu
今陜西鄜縣。參見「鄜縣」條。
分類:陜西
《國語辭典》:廉泉  拼音:lián quán
1.涌泉:(1)位于江西省贛縣東南。相傳南朝宋元嘉時(shí),一夕霹靂,泉忽涌出,時(shí)郡守以廉潔著稱,故稱「廉泉」。(2)位于廣東省東莞縣南黃嶺下,宋紹興年間邑宰筑亭聚磚修井,稱為「廉泉」。
2.河川名。源出陜西省南鄭縣南巴嶺山,北流經(jīng)廉水鎮(zhèn)入于漢水。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屬,常綠肉質(zhì)灌木。高約二公尺。莖多節(jié),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而肥厚,深綠色。葉退化為小針形。花無梗,著生于頂端者,常開放成盤狀,黃紅色。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分布廣泛,不限于熱帶。
2.漢武帝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銅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盤狀。
3.山名。陜西省華陰太華山的東峰。峰側(cè)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跡,據(jù)說為黃河河神以手擘開山峰以利河水通過所留。
《國語辭典》:玄宮(玄宮)  拼音:xuán gōng
1.北面的宮殿?!赌印7枪ハ隆罚骸父哧柲嗣碛谛m,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br />2.深宮。漢。班婕伃〈自悼賦〉:「重曰:『潛玄宮兮幽以清,應(yīng)門閉兮禁闥扃?!弧?/div>
《國語辭典》:棘門(棘門)  拼音:jí mén
舊時(shí)在帝王住宿處門口插戟守衛(wèi),稱為「棘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壇壝宮棘門,為帷宮設(shè)旌門?!购笥糜谥笇m門?!稇?zhàn)國策。楚策四》:「楚考烈王崩,李園果先入,置死士,止于棘門之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棘門軍(棘門軍)
漢書·周亞夫傳載: 漢文帝 時(shí), 匈奴 入侵。以 劉禮 屯兵 霸上 , 徐厲 屯兵 棘門 , 周亞夫 屯兵 細(xì)柳 ,以備胡。 文帝 親自勞軍,到 霸上 、 棘門 軍,皆直馳而入;到 細(xì)柳 軍, 周亞夫 軍容整飭,以軍禮相見。 文帝 感慨地稱贊 周亞夫 :“此真將軍矣!鄉(xiāng)者 霸上 、 棘門 如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焙笠蛞浴凹T軍”稱紀(jì)律松弛的軍隊(duì)。 唐 錢起 《送馬員外拜官覲省》詩:“歸覲屢經(jīng) 槐里 月,出師常笑 棘門 軍?!?唐 獨(dú)孤及 《得柳員外書戲答》詩:“説劍常宗 漆園 吏,戒嚴(yán)應(yīng)笑 棘門 軍?!?/div>
《國語辭典》:未央宮(未央宮)  拼音:wèi yāng gōng
漢代宮殿。故址在今陜西西安的長安故城內(nèi)。漢高祖時(shí)蕭何所營造,常為朝見之處,新莽末年毀壞。簡稱為「未央」。
《漢語大詞典》:武關(guān)(武關(guān))
地名。在 陜西 商南縣 西北。 楚懷王 三十年, 秦昭襄王 遺書誘 楚王 ,約會(huì)于此,執(zhí)以入 秦 。公元前207年 劉邦 由此入 秦 。 漢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會(huì)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自 武關(guān) 與 項(xiàng)羽 戮力 咸陽 。” 唐 杜牧 《題武關(guān)》詩:“碧溪留我 武關(guān) 東,一笑 懷王 跡自窮?!?span id="ucois20" class="book">《資治通鑒·周赧王四年》:“ 秦惠王 使人告 楚懷王 ,請以 武關(guān) 之外易 黔中 地?!?胡三省 注:“ 武關(guān) ,左傳之 少習(xí) ,地在 漢 弘農(nóng)郡 析縣 西百七十里,道通 南陽 。《晉太康地志》曰: 武關(guān) 當(dāng) 冠軍 西。《括地志》曰: 武關(guān) 在 商州 上洛縣 東;。 武關(guān) 之外,蓋 秦丹 、 析 、 商於 之地。”
《漢語大詞典》:逆節(jié)(逆節(jié))
(1).叛逆的念頭或行為。管子·勢:“逆節(jié)萌生,天地未形,先為之政,其事乃不成?!?尹知章 注:“言將為篡殺兇逆之節(jié)。”隋書·地理志下:“其人性并輕悍,易興逆節(jié)?!?清 侯方域 《顏真卿論》:“是時(shí) 僕固懷恩 雖未叛,然其逆節(jié)已著矣?!?br />(2).指違背倫理的行為。《國語·越語下》:“逆節(jié)萌生。” 韋昭 注:“害殺忠正,故為逆節(jié)?!?漢 劉向 列女傳·魏節(jié)乳母:“豈可利賞畏誅之故,廢正義而行逆節(jié)哉!”
(3).猶叛逆。后漢書·朱浮傳:“今 彭寵 反畔, 張豐 逆節(jié),以為陛下必棄捐它事,以時(shí)滅之?!?span id="kquw0ga" class="book">《新唐書·外戚傳·武三思》:“ 睿宗 立,以父子皆逆節(jié),斲棺暴尸,夷其墓?!?清 龔煒 巢林筆談續(xù)編·六朝名教頹陵:“ 晉 王敦 、 桓溫 ,叛臣也,而《世説》猶稱 敦 為 王大將軍 ,稱 溫 為 桓公 , 六朝 名教頽陵,恬不以逆節(jié)為異?!?br />(4).指叛逆者。 三國 魏 潘勖 《冊魏公九錫文》:“揜討逆節(jié),折衝四海?!?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沈文秀傳》:“凡諸逆節(jié),親為戎首,一不加罪, 文炳 所具。” 唐 杜甫 《詠懷》之一:“胡雛逼神器,逆節(jié)同所歸?!?仇兆鰲 注:“逆節(jié),指附賊者?!?br />(5).違背法度。《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凡殺無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逆節(jié)絶理?!?br />(6). 陜西 臨潼 風(fēng)俗。重陽節(jié)登 驪山 ,飲茱萸酒,親友互贈(zèng)棗糕,名曰“逆節(jié)”。參閱陜西通志·風(fēng)俗
《漢語大詞典》:丙穴
(1).地名。 大丙山 之穴,在今 陜西省 略陽縣 東南,與 勉縣 接境。 四川省 城口縣 南、 廣元縣 北、 雅安縣 南亦有 丙穴 。文選·左思〈蜀都賦〉:“嘉魚出於 丙穴 ,良木攢於 褒谷 。” 李善 注:“ 丙穴 在 漢中 沔陽縣 北,有魚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 丙 ,地名也?!?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詩之一:“魚知 丙穴 由來美,酒憶 郫筒 不用酤。” 清 吳偉業(yè)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寧羌》詩:“稻近 磻谿 種,魚從 丙穴 嘗?!?br />(2).魚名,亦泛指嘉魚。太平御覽卷九三七引 晉 張華 博物志:“ 江陽縣 北有魚穴二所,常以二月八日出魚,魚名丙穴。” 宋 楊萬里 《謝葉叔羽總領(lǐng)惠雙淮白》詩:“未知丙穴果何似,只恐子魚無此珍?!?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日在鼉宮蚊藪,終難振鬣 西江 口;看魚腸自羞,豈是長鋏歌聲丙穴愁?!?/div>
《國語辭典》:太液池  拼音:tài yè chí
1.漢、唐皆有太液池,均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境?!段倪x。班固。兩都賦》:「前唐中而后太液?!估钌谱⒁?a target='_blank'>漢書》:「建章宮其西則有唐中數(shù)十里,其北沼太液池。」
2.在今北平故宮西華門外,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參見「三?!箺l。
《國語辭典》:斜谷  拼音:yé gǔ
終南山的山谷。在陜西省褒城縣東北境內(nèi)。
《漢語大詞典》:漸臺(tái)(漸臺(tái))
(1).臺(tái)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漸臺(tái) 之上。 江 水大至,臺(tái)崩,夫人流而死。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昭貞姜
(2).臺(tái)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 漢武帝 作 建章宮 , 太液池 中有 漸臺(tái) ,高二十馀丈,臺(tái)址在水中,故名。 漢 末 劉玄 兵從 宣平門 入, 王莽 逃至 漸臺(tái) 上,為眾兵所殺。參閱漢書·郊祀志下、《王莽傳下》,三輔黃圖·臺(tái)榭
(3).星名,在織女星旁。隋書·天文志上:“東足四星曰漸臺(tái),臨水之臺(tái)也。”
《漢語大詞典》:渼陂
古代湖名。在今 陜西省 戶縣 西,匯 終南山 諸谷水,西北流入 澇水 。一說因水味美得名;一說因所產(chǎn)魚味美得名。 唐 杜甫 《渼陂行》:“ 岑參 兄弟皆好奇,攜我遠(yuǎn)來游 渼陂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shí)一:“ 唐 元澄 撰《秦京雜記》載, 渼陂 以魚美得名?!?清 孫枝蔚 《汪夐巖招泛舟城西值河水初漲》詩:“故鄉(xiāng)風(fēng)景亦不惡,平生未得見 渼陂 ?!?/div>
《國語辭典》:邠州  拼音:bīn zhōu
地名。位于陜西省西部,瀕涇水南岸。后漢置新平郡,西魏于邵置豳州,唐改為邠州,清直隸陜西省,民國改為邠縣。
《漢語大詞典》:孟門(孟門)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輝縣 西。 春秋 時(shí)為 晉國 要隘。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齊侯 遂伐 晉 ,取 朝歌 ,為二隊(duì),入 孟門 ,登 太行 ?!?杜預(yù) 注:“ 孟門 , 晉 隘道?!?span id="w2oia22" class="book">《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殷紂 之國,左 孟門 ,右 太行 ?!?唐 長孫佐輔 《對鏡吟》:“開簾覽鏡悲難語,對面相看 孟門 阻?!?br />(2).古山名。在 陜西 宜川 東北、 山西 吉縣 西,綿亙 黃河 兩岸,又稱 龍門 上口。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孟門 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郭璞 注引尸子:“ 龍門 未闢, 呂梁 未鑿, 河 出於 孟門 之上?!?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孟門 ,即 龍門 之上口也。實(shí)謂 黃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