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陜 → 陜陜”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4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丹山
漢中
驪山
洛水
荊山
河西
王城
梨園
西人
白虎
雁塔
昭陵
灞陵
馮唐
漢陰
《漢語大詞典》:丹山
(1).南方當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非 丹山 之赫曦,聞琴瑟之空音?!眳⒁姟?丹穴 ”。
(2).古謂產(chǎn)鳳之山名。《呂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鳳之丸, 沃 民所食?!?span id="sclzmws" class="book">《說唐》第十三回:“鳳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參見“ 丹穴 ”。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縣 西。北堂書鈔卷一五一引 晉 袁山松 《宜都記》:“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間時有赤氣籠林,嶺如丹色,因名 丹山 ?!?br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陜西 宜川縣 東北。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戰(zhàn) 丹山 ,移營 白璧 ?!?倪璠 注:“ 丹山 , 丹州 ?!?/div>
《國語辭典》:丹穴  拼音:dān xuè
產(chǎn)丹砂之處?!妒酚洝>硪欢?。貨殖列傳》:「而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
《國語辭典》:漢中(漢中)  拼音:hàn zhōng
地名。位于今陜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漢水流貫其間。
《國語辭典》:驪山(驪山)  拼音:lí shān
山名。在今陜西省臨潼縣的東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葬于此,山下有溫泉,唐明皇置溫泉宮,后改名為華清宮。也稱為「麗山」、「麗戎之山」。
《國語辭典》:洛水  拼音:luò shuǐ
河川名:(1)源出于陜西省雒南縣冢嶺山,東南流入河南省境內(nèi),至鞏縣洛口入黃河。也稱為「雒水」。(2)源出陜西省定邊縣東南白于山,至朝邑縣入渭河。南北直貫陜西省中部,與渭河并為陜西省二大重要河流。也稱為「北洛水」。
《國語辭典》:荊山(荊山)  拼音:jīng shān
山名:(1)位于山東省諸城縣東北,也稱為「荊臺山」。(2)位于河南省禹縣西北。(3)位于河南省閿鄉(xiāng)縣南。也稱為「覆釜山」。(4)位于安徽省蕪湖縣東南。(5)位于安徽省懷遠縣西南。(6)位于湖北省南漳縣西。
《國語辭典》:河西  拼音:hé xī
泛指黃河以西的地區(qū),包括今陜西、甘肅兩省,綏遠鄂爾多斯,寧夏額濟納、阿拉善等旗。也作「河右」。
《國語辭典》:王城  拼音:wáng chéng
都城、京城。唐。戴叔倫 送少微上人入蜀詩:「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宋。蘇軾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三首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國語辭典》:梨園(梨園)  拼音:lí yuán
唐玄宗時訓練培養(yǎng)樂工的地方?!缎绿茣>矶鸲?。文藝列傳中。王維》:「祿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购蠓悍Q戲班為「梨園」。清。洪升《長生殿》第二四出:「那些梨園舊曲,都不耐煩聽他?!?/div>
《國語辭典》:西人  拼音:xī rén
1.春秋時代指周朝京師的人?!对娊?jīng)。小雅。大東》:「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固???追f達。正義:「西人,京師人也?!?br />2.宋代指西夏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為父也。」
3.今指歐美各國的人。如:「西人習慣喝咖啡,東方人則喜歡飲茶?!?/div>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話傳說中的野獸?!对娊?jīng)。召南。騶虞》:「于嗟乎騶虞?!?jié)h。毛亨。傳:「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br />2.星名。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的總稱。
3.中國神話或星相家所說的兇神?!端疂G傳》第三七回:「才離黑煞兇神難,又遇喪門白虎災?!埂毒劳ㄑ浴>硪蝗?。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白虎臨身日,臨身必有災?!?br />4.俗稱無陰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白虎觀(白虎觀)  拼音:bái hǔ guàn
漢代的宮殿。漢章帝時曾會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于此地講議五經(jīng)同異?!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于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jīng)同異?!?/div>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陜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舊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稱為「大雁塔」;一在薦福寺,稱為「小雁塔」。
《國語辭典》: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陜西省醴泉縣東北的九嵏山主峰內(nèi)。
2.宋仁宗的代稱。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稱仁宗為「昭陵」。
3.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縣大峪山東。為明十三陵之一。
4.清太祖皇太極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北郊。也稱為「北陵」。
《漢語大詞典》:灞陵
古地名。本作 霸陵 。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東。 漢文帝 葬于此,故稱。 三國 魏 改名 霸城 , 北周 建德 二年廢。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豈知 灞陵 夜獵,猶是故時將軍?!?唐 李白 《憶秦娥》詞:“ 秦 樓月,年年柳色, 灞陵 傷別。” 宋 晁補之 《永遇樂·東皋寓居》詞:“只愁恐輕鞍犯夜, 灞陵 舊路?!?清 錢謙益 《燕市別惠房二老》詩:“龍漢劫中期后會, 灞陵 回首重依然?!?/div>
《國語辭典》:馮唐(馮唐)  拼音:féng táng
人名。西漢安陸(今陜西省咸陽縣東)人。文帝時為中郎署長,昭雪云中守魏尚削爵之冤,武帝時舉賢良,年九十馀,不能復為官,乃以其子為郎。
《漢語大詞典》:漢陰(漢陰)
(1). 漢水 南岸。莊子·天地:“ 子貢 南游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成玄英 疏:“ 漢 陰, 漢水 之陰。水南曰陰?!?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聘隱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漢 陰之高?!?唐 杜甫 《喜晴》詩:“ 漢 陰有 鹿門 ,滄海有靈查?!?明 唐順之 《秋夜》詩:“ 漢 陰鮮機械, 河上 多道情。”
(2).縣名。在 陜西省 南部。 后漢 置 漢陰縣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五·漢中府》:“ 漢中 城,又南有 漢陰 城。相傳 呂后 所居勝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