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陜 → 陜陜”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34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醴泉銘
潼華
盤歌
棗園
霸山
白鹿原
西鎬
大荊
秦腔
雍南
西申
焦穫
李淳風(fēng)
崤谷
華陰縣
《漢語大詞典》:醴泉銘(醴泉銘)
即 唐 魏徵 《九成宮醴泉碑銘》。 唐 貞觀 六年, 太宗 避暑 陜西 麟游 九成宮 ,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 ,敕 魏徵 撰銘。后經(jīng)書法家 歐陽詢 書之刻石,字體純熟嚴(yán)整,后世推為 唐 楷第一。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康熙 丁酉、戊戌之間,各種楷書俱有翻刻。如《樂毅論》,可謂無憾;《化度碑》、《仙檀記》亦庶幾;惟《醴泉銘》竟為流毒,形僻而易似,則相稱而為 歐 字,可入上選,究未嘗一筆似也?!眳⒁姟?九成宮 ”。
《國語辭典》:九成宮(九成宮)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1.隋唐時的故宮。在陜西省麟游縣西,原為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為「九成宮」。
2.九成宮醴泉銘的簡稱。參見「九成宮醴泉銘」條。
《漢語大詞典》:潼華(潼華)
陜西省 潼關(guān) 和 華陰 的并稱。 章炳麟 《雜感》詩之二:“恨少 舞陽 屠狗侶,掃除羣吠在 潼華 ?!?/div>
《漢語大詞典》:盤歌(盤歌)
流行于 四川 北部和 陜西 南部一帶的民歌,一般以問答的方式對唱。《中國歌謠資料·唱個盤歌給你聽》:“歌師傅,老先生,唱個盤歌給你聽?!?蕭三 《革命民歌集·好漢崖》:“姑娘沒有文學(xué)才,一堆盤歌抱在懷,高山唱歌找對手,誰把盤歌對起來。”
《漢語大詞典》:棗園(棗園)
又稱 延園 。在 陜西省 延安市 西北約七公里。1944年至1947年3月,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園內(nèi)有 毛澤東 舊居、中共中央書記處小禮堂舊址等。 陳毅 《棗園曲》:“停車 棗園 路,記從前,人民革命,中央曾駐。小米步槍對大敵,鬭爭真?zhèn)€艱苦?!?賀敬之 《回延安》詩:“ 寶塔山 下留腳印, 毛主席 登上了 天安門 。 棗園 的燈光照人心, 延河 滾滾喊‘前進(jìn)’!”
《漢語大詞典》:霸山
灞水 所經(jīng)之山。即古 芷陽 地,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之東。《史記·孝文本紀(jì)》“ 霸陵 山川因其故” 唐 司馬貞 索隱:“ 霸 是水名,水徑於山,亦曰 霸山 ,即 芷陽 地也?!?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及年歲之未晏,愿匡坐於 霸山 ?!?胡之驥 注:“后漢書曰: 梁鴻 與其妻 孟光 ,隱於 霸陵 山中,以耕織為業(yè),詠詩彈琴以自娛。 淹 嘗慕 鴻 之為人,故云。”
分類:灞水陜西
《漢語大詞典》:白鹿原
古地名。即 霸上 。在今 陜西省 藍(lán)田縣 西。后漢書·郡國志一“ 新豐 有 驪山 ” 劉昭 注引《三秦記》:“縣西有 白鹿原 , 周平王 時白鹿出。” 宋 程大昌 雍錄卷七:“ 霸水 行乎 白鹿原 上。”
《漢語大詞典》:西鎬(西鎬)
西周 國都 鎬京 。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西。 周平王 東遷 洛邑 ,因稱 鎬京 為“西鎬”。后亦用以泛指國都。 唐 韓休 《駕幸華清宮賦》:“素秋歸兮元冬早,王是時兮出 西鎬 。” 唐 皎然 《峴山送裴秀才赴舉》詩:“王師出 西鎬 ,虜寇避 東平 ?!?/div>
《漢語大詞典》:大荊
(1).植物名,即牡荊。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 東昏侯 自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則予杖;乃敕虎賁不得進(jìn)大荊、實(shí)中荻?!?胡三省 注:“大荊,牡荊也,俗謂之黃荊,以為箠杖?!?br />(2).指今 陜西 富平縣 境內(nèi)的 荊山 。在 甘泉山 (今 陜西 淳化 境)之南。 漢 王褒 《甘泉宮頌》:“ 甘泉山 ,天下顯敞之名處也,前接 大荊 ,后臨北極?!?/div>
《國語辭典》:秦腔  拼音:qín qiāng
1.一種流行于西北各省區(qū)的板腔體劇種。在同州梆子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近百年的發(fā)展而成為秦腔。也稱為「陜西梆子」。
2.北方梆子的統(tǒng)稱。
《漢語大詞典》:雍南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現(xiàn)陜西省,甘肅省一帶。例如:一厝朔東,一厝雍南。——《列子·湯問
《漢語大詞典》:西申
古國名。居今 陜西 、 山西 間。也稱 申戎 。逸周書·王會:“ 西申 以鳳鳥。鳳鳥者,戴仁、抱義、掖信,歸有德?!?明 楊慎 《鳳賦》:“ 西申 之國, 丹穴 之山,爰有神鳥,名為鳳焉?!?/div>
《國語辭典》:焦穫  拼音:jiāo hù
地名。古代周之地名,在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对娊?jīng)。小雅。六月》:「整居焦穫?!埂妒酚?。卷一一○。匈奴傳》:「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于驪山之下,遂取周之焦穫,而居于涇渭之閒,侵暴中國?!?/div>
《國語辭典》:李淳風(fēng)(李淳風(fēng))  拼音:lǐ chún fēng
人名。(西元602~670)自號黃冠子,岐州雍(今陜西省鳳翔縣南)人。唐代天文家。幼通群書,明天文、歷算、陰陽之學(xué)。太宗時為太史令,以銅制渾天儀。后封昌樂縣男。著有《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閣錄》等。
《國語辭典》:崤谷  拼音:yáo gǔ
關(guān)隘的名稱:(1)指函谷關(guān)。(2)指大散關(guān)。約在今陜西省寶雞市西南。也稱為「散關(guān)」。
《國語辭典》:崤山  拼音:yáo shān
山名。位于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東接澠池,西界陜縣,分東西二崤,春秋初秦、晉二諸侯國曾在此會戰(zhàn)。也作「殽山」。
分類:崤山山名
《國語辭典》:華陰縣(華陰縣)  拼音:huà yī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潼關(guān)縣西。因在華山之北,故稱為「華陰縣」。有隴海鐵路經(jīng)過,境內(nèi)多名勝古跡,山麓多產(chǎn)松、檜、果樹及竹林,農(nóng)產(chǎn)以米、麥、棉花、玉蜀黍?yàn)橹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