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陜 → 陜陜”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定昆池
池名。舊址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南。 唐中宗 女 安樂公主 曾請求把 昆明池 作為私沼, 中宗 不許。公主于是大發(fā)民夫,奪百姓莊園,造 定昆池 ,極為奢華,以與 昆明池 相比匹。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八:“憶過楊柳渚,走馬 定昆池 ?!?清 吳偉業(yè) 《補(bǔ)禊》詩:“春風(fēng)好景 定昆池 ,散誕天涯卻誤期?!?/div>
《漢語大詞典》:蓬萊池(蓬萊池)
池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蓬萊宮 附近。 唐 杜甫 《幽人》詩:“洪濤隱語笑,鼓枻 蓬萊池 ?!?宋 程大昌 雍錄·唐東內(nèi)大明宮:“ 大明宮 地本 太極宮 之后苑……﹝ 高宗 時﹞改名 蓬萊宮 ,取殿后 蓬萊池 為名也?!?/div>
《國語辭典》:懷讓(懷讓)  拼音:huái rà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金川安康(今屬陜西)人。先是依荊州玉泉寺恒景律師出家,后到嵩山從慧安習(xí)禪,最后在韶州(今廣東韶關(guān))六祖慧能處開悟?;勰軋A寂后,住南岳般若寺觀音臺,弘揚(yáng)頓悟法門,開南岳一系,世稱南岳懷讓。弟子九人,以馬祖道一為上首。
《漢語大詞典》:青坂
古地名。在 陜西 咸陽 東門外。 唐 杜甫 《悲青坂》詩:“我軍 青坂 在東門,天寒飲馬 太白 窟?!?/div>
《漢語大詞典》:樂游苑(樂遊苑)
(1).古苑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為 秦 時的 宜春苑 , 漢宣帝 時改建 樂游苑 。 唐 時,為 長安 士女游賞的勝地。西京雜記卷一:“ 樂游苑 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唐 李白 《憶秦娥》詞:“ 樂游原 上清秋節(jié), 咸陽 古道音塵絶?!?唐 李白 《登樂游園望》:“獨(dú)上 樂游園 ,四望天日曛。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云。” 清 吳偉業(yè) 《畫蘭曲》詩:“何似 杜陵 春禊飲, 樂游原 上采蘭人。”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境。 南朝 宋武帝 所建。 南朝 梁 沈約 有《應(yīng)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參見“ 樂游 ”。
《漢語大詞典》:樂游(樂遊)
(1).歡樂地游逛。 唐 李冗 《獨(dú)異記》卷中:“ 陸賈 得 南越王 趙佗 所贈橐,中裝萬金。歸分五男,各令散居。而 賈 攜侍兒竟樂游於五子之家,每止十日,極其滋味承奉?!?清 唐甄 潛書·獨(dú)樂:“夜起寢者,與之觀色而聽音,甘味而樂游也,豈其所愿哉?!?br />(2).“ 樂游苑 ”的省稱。指 漢宣帝 所建者。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詩:“ 長安 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 樂游 下矚無遠(yuǎn)近,緑槐萍合不可芟?!眳⒁姟?樂游苑 ”。
(3).“ 樂游苑 ”的省稱。指 南朝 宋武帝 所建者。 唐 李白 《月夜金陵懷古》詩:“別殿悲 清暑 ,芳園罷 樂游 ?!?王琦 注引《六朝事跡》:“ 樂游苑 ,《輿地志》云,在 晉 為 藥園 , 宋 元嘉 中以其地為北苑,更造樓觀,后改為 樂游苑 。”參見“ 樂游苑 ”。
《國語辭典》:亂彈(亂彈)  拼音:luàn tán
1.清代中葉對當(dāng)時興起的各種地方戲曲的泛稱,寓有貶意。以多種樂器合奏,紛雜囂亂。劇詞和音樂通俗易解,受眾多人民的喜愛。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卷五。新城北錄下》:「兩淮鹽務(wù)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昆山腔;花部即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diào),統(tǒng)謂之亂彈。」也稱為「花部」。
2.梆子腔系統(tǒng)的戲曲。明至清初,陜西地方戲梆子腔(秦腔)因用彈拔樂器伴奏,而被稱為「亂彈」。清。劉獻(xiàn)廷《廣陽雜記》卷三:「秦優(yōu)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br />3.臺灣北管戲職業(yè)戲班的俗稱。參見「北管戲」條。
《漢語大詞典》:岷漢(岷漢)
指 四川 北部和 陜西 西南一帶地區(qū)。古代為 岷山郡 和 漢中郡 所在地,故稱。《晉書·羊祜傳》:“今 江 淮 之難,不過 劍閣 ;山川之險,不過 岷 漢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謝莊傳》:“殿下親董鋭旅,授律繼進(jìn)。 荊 鄢 之師, 岷 漢 之眾,舳艫萬里,旌斾虧天,九土冥符,羣后畢會?!?唐 杜甫 《寄狄明府博濟(jì)》詩:“胡為漂泊 岷 漢 間,干謁王侯頗歷抵?!?/div>
《漢語大詞典》:元陵
唐代宗 李豫 的陵墓。位于 陜西省 富平縣 西北的 壇山 。舊唐書·德宗紀(jì)上:“己酉,葬 代宗 於 元陵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三》:“初, 德宗 將厚奉 元陵 事?!?/div>
分類:陵墓陜西
《國語辭典》:韋應(yīng)物(韋應(yīng)物)  拼音:wéi yìng wù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陜西省長安縣)人。性高潔,工詩,尤長于五言,其詩閒澹簡遠(yuǎn)似陶淵明。玄宗時官左司郎中,德宗時出任蘇州刺史,世稱為「韋蘇州」。著有韋蘇州集。
《漢語大詞典》:淋池
漢 代池名。遺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附近。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 淋池 ,廣千步……及乎末歲,進(jìn)諫者多,遂省薄游幸,堙毀池臺,鸞舟荷芰,隨時廢滅。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div>
《漢語大詞典》:九龍池(九龍池)
(1). 唐 代 長安 池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趕 九龍池 賞 楊 家一捻紅?!?元 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 若耶溪 西施 戲瓢, 九龍池 玉環(huán) 鬭草?!?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九龍池》:“ 九龍池 接近 昭陵 ,其北有 粹澤亭 為累朝駐蹕之地?!?br />(2).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縣 。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四川汶山縣:“ 巨人山 在 汶山縣 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傳是 九龍池 ?!?/div>
《漢語大詞典》:陜甘(陝甘)
陜西 、 甘肅 的并稱。《清會典事例·吏部·各省吏額》:“ 陜 甘 總督兼 甘肅 巡撫。”
分類:陜西甘肅
《漢語大詞典》:祗宮
周 代宮殿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華縣 北。左傳·昭公十二年:“昔 穆王 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祭公謀父 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沒於 祗宮 。” 孔穎達(dá) 疏:“ 馬融 曰圻內(nèi)游觀之宮也。 杜 不解,蓋以為王離宮之名也。”穆天子傳卷四“吉日,丁酉,天子入于 南鄭 ” 晉 郭璞 注:“今京兆 鄭縣 也。《紀(jì)年》:‘ 穆王 元年筑 祗宮 于 南鄭 ?!?span id="17eqgjf" class="book">《傳》所謂‘王是以獲沒于 祗宮 ’者?!?清 龔自珍 《反〈祈招〉》序:“老焉可矣,何必 祗宮 為哉?”
《漢語大詞典》:長樂坡(長樂坡)
地名。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郊。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卷二五:“ 長樂坡 在 滻水 之西岸,舊名 滻阪 。 隋文帝 惡有反字,改名 長樂坡 ?!?唐 白居易 《長樂坡送人賦得愁字》:“終日坡前恨離別,謾名 長樂 是長愁。”《敦煌曲子詞·斗白草》:“望春希 長樂 ,南樓對北華。”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 長樂 ,指 長樂坡 ?!?/div>
《漢語大詞典》:隴塞(隴塞)
古時 陜西 、 甘肅 一帶為邊塞地區(qū),故稱。 唐 盧綸 《太白西峰偶宿即事寄呈鳳翔齊員外張侍御》詩:“白云消散盡, 隴 塞儼然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