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陜 → 陜陜”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長楊宮(長楊宮)
秦 漢 宮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周至縣 東南。三輔黃圖·秦宮:“ 長楊宮 在今 盩厔縣 東南三十里,本 秦 舊宮,至 漢 修飾之以備行幸。宮中有垂楊數畝,因為宮名;門曰 射熊館 。 秦 漢 游獵之所?!?/div>
《國語辭典》:無定河(無定河)  拼音:wú dìng hé
河川名。在陜西省北部。源出鄂爾都斯右翼前旗境內,有三源,三河合流為無定河,東南流經陜西省榆林、米脂、綏德諸縣,至清澗縣注入黃河,因其急流挾沙,深淺無定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華清池(華清池)
唐 華清宮 的溫泉浴池。在 陜西省 臨潼縣 城南 驪山 麓。 唐 白居易 《長恨歌》:“春寒賜浴 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國語辭典》:韋莊(韋莊)  拼音:wéi zhuāng
人名。字端己,生卒年不詳,前蜀杜陵(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人。本為唐末進士,后入蜀依附王建,掌書記。及王建據蜀稱帝,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累官吏部尚書,同平章事,謚文靖,工詩詞。著有《浣花集》,所為〈秦婦吟〉長詩,尤有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無字碑(無字碑)
(1).指 泰山 登封臺 下無字的石碑。據傳為 秦始皇 所立。 宋 晁補之 《謁岱詞即事》詩:“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又怪 玉女井 ,鳥絶何由奫?” 明 謝肇浙 《五雜俎·地部二》:“ 秦始皇 泰山 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蛞詾楸蛞詾殒?zhèn)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説也?!币徽f為 漢武帝 所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泰山立石:“岳頂無字碑,世傳為 秦始皇 立。按 秦 碑在 玉女池 上, 李斯 篆書,高不過五尺,而銘文并 二世 詔書咸具,不當又立此大碑也??贾?宋 以前,亦無此説。因取史記反覆讀之,知為 漢武帝 所立也?!?br />(2). 陜西 乾縣 唐高宗 李治 、皇后 武則天 合葬 乾陵 陵區(qū)有 武則天 無字碑。
(3).指為功業(yè)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 明 胡侍 《真珠船·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録云: 東晉 謝太傅 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製述之意也。此説亦通。”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沒字碑:“ 謝太傅 墓碑無字,偉績豐功不勝記也; 秦太師 墓碑無字,穢德丑行不屑書也?!焙笠嘤靡詾榈洌^豐碑自在人們心中。《天津日報》1977.1.16:“功高百世何勝記,宇內常留無字碑?!?br />(4).對標格清峻而不為文章或少識文字者的謔稱。 唐 馮贄 《記事珠·無字碑》:“ 趙崇 凝重清介,門無雜賓,慕 王濛 、 劉真長 之風也,標格清峻,不為文章,號曰‘無字碑’?!?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八:“ 崔協 者,少識文字,時人呼為‘無字碑’。”
《國語辭典》:定軍山(定軍山)  拼音:dìng jūn shān
山名:(1)八卦山的舊稱。參見「八卦山」條。(2)在陜西省沔縣東南,漢末黃忠斬夏侯淵于此。
《國語辭典》:南天門(南天門)  拼音:nán tiān mén
1.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戶之一。《西游記》第一回:「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燄燄,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br />2.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述吏部尚書曹正邦忤魏忠賢被貶,攜眷返里,途中遭魏所派心腹伏殺,僅老仆曹福及曹女玉姐倖脫,乃偕赴大同投親。天寒,至廣華山,遇大雪,老仆凍死,適大同遣人來迎,乃接玉姐而歸?;蚍Q為《走雪山》、《官莊堡》、《反大同》。
3.地名。山東泰山、山西五臺山、陜西華山、浙江雁蕩山、湖南衡山等山的山口門戶之一,多為名勝古跡,其中以泰山的南天門最為著名。
《漢語大詞典》:搗衣石(擣衣石)
(1).捶洗衣服時用的石頭。 唐 王建 《搗衣曲》:“月明庭中擣衣石,掩帷下堂來擣帛?!?br />(2). 陜西省 勉縣 舊 褒城縣 境有 女郎山 ,山下有大石,相傳為 東漢 張魯 女搗衣所用之石。又 荊州 秭歸縣 境古有 屈原 宅,亦有搗衣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一:“﹝ 褒城縣 女郎山 ﹞下有 女郎廟 及擣衣石,言 張魯 女也。”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荊州記》:“ 秭歸縣 有 屈原 宅, 女嬃 廟,擣衣石猶存?!?
《國語辭典》:碑林  拼音:bēi lín
地名。在今陜西西安市內。因石碑林立,故稱為「碑林」。目前共收漢魏以至清代碑志二千三百馀件,包括漢隸書《曹全碑》、唐《開成石經》、唐。智永、張旭、懷素草書《千字文》等,為藝林珍藪。
《漢語大詞典》:馬社(馬社)
(1).養(yǎng)馬之地所設立的祭祀后土之社,以發(fā)明用馬駕車之人配食。亦指配食者。周禮·夏官·校人:“秋祭馬社、臧僕?!?鄭玄 注:“馬社,始乘馬者?!?孫詒讓 正義:“牧地及十二閑之中,蓋皆為置社,以祭后土,而以始制乘馬之人配食焉,謂之馬社也?!?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都城內外,詣廟獻送繁盛,最是府第及內官迎獻馬社,儀仗整肅,裝束華麗?!?br />(2). 宋 時 陜西 軍中買馬的組織。宋史·兵志十一:“ 陜西 廣鋭、勁勇等軍,相與為社,每市馬,官給直外,社眾復裒金益之,曰馬社?!?/div>
《漢語大詞典》:百牢關(百牢關)
古關名。 隋 置,原名 白馬關 ,后改。在今 陜西省 勉縣 西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一:“ 白帝 高為 三峽 鎮(zhèn), 瞿唐 險過 百牢關 。” 唐 李商隱 《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詩:“ 武關 猶悵望,何況 百牢關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五·漢中府》:“ 百牢關 在州西南, 隋 開皇 中置,以 蜀 路險,號曰 百牢 也?;蛟?,其地有 百牢谷 ,因名?!币嗍∽鳌?百牢 ”。 唐 鄭余慶 《和黃門相公詔還題石門洞》:“地分 三蜀 限,關志 百牢 名?!?/div>
《漢語大詞典》:酆宮
(1). 周文王 宮名。在今 陜西省 戶縣 北。左傳·昭公四年:“ 成 有 岐陽 之蒐, 康 有 酆宮 之朝?!?杜預 注:“ 酆 在 始平 鄠縣 東,有 靈臺 , 康王 於是朝諸侯。”一說,為 文王 廟。見 楊伯峻 注。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悵 鈞臺 之未臨,慨 酆宮 之不縣?!?br />(2).道教語。指冥獄。 唐 陸龜蒙 《次追和清遠道士詩韻》:“吾聞 酆宮 內,日月自昏旦?!?清 唐孫華 《王鶴尹挽詩》之二:“文章世上渾無用,合向 酆宮 頌帝晨?!眳⒁姟?酆都 ”。
《國語辭典》:酆都  拼音:fēng dū
1.縣名。在四川省東南,長江西北岸。
2.俗傳為冥府所在。
《漢語大詞典》:香積寺(香積寺)
中國 著名佛教古剎。(1)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附近。 唐 永隆 二年建, 宋 太平興國 三年改為 開利寺 。 唐 王維 《過香積寺》詩:“不知 香積寺 ,數里入云峰?!?趙殿成 箋注:“《陜西通志》: 香積寺 在 長安縣 神禾原 上?!?2)在今 四川省 綿陽市 境內。 唐 杜甫 有《涪城縣香積寺官閣》詩:“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閣迥添愁?!?3)在今 廣東省 博羅縣 西。 宋 蘇軾 有《游博羅香積寺》詩,其詩引曰:“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div>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熱著稱。《文選·鮑照〈苦熱行〉》:“ 赤阪 橫西阻,火山赫南威?!?李善 注:“漢書·西域傳:‘ 杜欽 曰:又歷 大頭痛 、 小頭痛 山, 赤土 、 身熱 之阪。令人身熱無色,頭痛嘔吐?!?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詩:“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勢入月窟侵太白,氣連 赤坂 通單于?!?br />(2).地名。在 陜西省 洋縣 東 龍亭山 。三國志·蜀志·后主傳:“ 魏 使 司馬懿 由 西城 , 張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漢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還?!?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五·漢中府》:“ 龍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div>
《漢語大詞典》:北泉
(1).指 甘泉山 ,在今 陜西 淳化 東北。 南朝 宋 謝靈運 《日出東南隅行》:“ 柏梁 冠 南山 , 桂宮 耀 北泉 ?!?黃節(jié) 注:“戰(zhàn)國策 范雎 説 秦王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谷口 ?!?班固 《西都賦》:‘其陰則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 北泉 謂 甘泉 也?!?br />(2).泉名。在 河南省 確山縣 西北 樂山 、 秀山 之間,泉水涌出呈蓮花狀。 宋 曹庠 、 魏著 、 夏侯沖 、 賀填 等曾隱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