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2分類詞匯 12
《漢語大詞典》:隴山(隴山)
山名。 六盤山 南段的別稱。古時(shí)又稱 隴坂 、 隴坻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斤江水:“ 隴山 、 終南山 、 惇物山 在 扶風(fēng) 武功縣 西南也?!?唐 李洞 《段秀才溪居送從弟游經(jīng)隴》詩:“煙沉 隴山 色,西望涕交零?!?span id="0g5evd0" class="book">《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郭茂倩 題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大阪,名曰 隴坻 ,亦曰 隴山 ,即 漢 隴關(guān) 也?!?/div>
分類:隴山山名
《分類字錦》:驚唳隴山(驚唳隴山)
吳均 別鶴詩 單棲孟津水,驚唳隴頭山。
分類:
《漢語大詞典》:秦隴(秦隴)
(1). 秦嶺 和 隴山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秋至懷歸》詩:“ 楚 關(guān)帶 秦 隴 , 荊 云冠 吳 煙?!?span id="ahzwj01"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二》:“鸚鵡, 秦 隴 尤多,亦不足重?!?清 方苞 《釋蘭谷傳》:“遵 秦 隴 ,入棧道?!?br />(2).指今 陜西 、 甘肅 之地。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 姚福進(jìn) 者, 兕麟 之祖也, 德順軍 人,以挽強(qiáng)名於 秦 隴 間?!?陳毅 《寄友》詩:“ 秦 隴 消息倩誰問,故交鬼影夢中歸。”
《漢語大詞典》:隴頭(隴頭)
(1). 隴山 。借指邊塞。 南朝 宋 陸凱 《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宋 蘇軾 《行香子》詞:“別來相憶,知有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 隴頭 云?!?明 徐禎卿 《送士選侍御》詩:“胡天飛盡 隴頭 云,惟見 居庸 暮山紫?!?郭沫若 《迎春》詩:“ 隴頭 明瑞雪,天下扇東風(fēng)?!?br />(2). 漢 樂府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 郭茂倩 題解引《樂府解題》:“ 漢 橫吹曲,二十八解, 李延年 造。 魏 晉 以來,唯傳十曲:一曰《黃鵠》,二曰《隴頭》?!?/div>
《漢語大詞典》:隴右(隴右)
(1).古地區(qū)名。泛指 隴山 以西地區(qū)。古代以西為右,故名。約當(dāng)今 甘肅 六盤山 以西, 黃河 以東一帶。后漢書·隗囂傳:“﹝ 牛邯 ﹞雄於邊垂。及降……以為護(hù) 羌 校尉,與 來歙 平 隴 右?!?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 隴 右文士,得檄之體矣?!?詹鍈 注:“ 隴 右,即 隴西 ,今 甘肅省 隴山 以西地區(qū)?!?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 隴 右 河 西,皆沒戎狄。” 明 何景明 《隴右行送徐少參》:“ 隴 右地, 長安 西行一千里?!?br />(2). 甘肅省 舊時(shí)別稱之一。 譚其驤 等《我國省區(qū)名稱的來源·甘肅省》:“簡稱 甘 ;又因省境在 隴山 之西,舊時(shí)別稱 隴 西或 隴 右,簡稱 隴 。”
《漢語大詞典》:隴首(隴首)
(1).古山名。 漢 班固 《西都賦》:“右界 褒斜 、 隴首 之險(xiǎn),帶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span id="slt1k0x" class="book">《后漢書·班固傳上》引此文, 李賢 注:“ 隴首 ,山名,在今 秦州 ?!?br />(2).指 隴山 之巔。《漢書·禮樂志》:“朝 隴 首,覽西垠?!?顏師古 注:“ 隴坻 之首也?!?南朝 梁 沈約 《游鍾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之三:“春光發(fā) 隴 首,秋風(fēng)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二二:“ 秦 水別 隴 首,幽咽多悲聲?!?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有《小方壺憶梅詩》,節(jié)其大概云:‘……歲云暮矣風(fēng)雪驟,驛使音稀斷 隴 首?!?br />(3).泛指高山之巔。 宋 柳永 《醉蓬萊》詞:“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div>
《漢語大詞典》:隴水(隴水)
河流名。源出 隴山 ,因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一:“ 渭水 又東與 新陽 崖水 合,即 隴水 也。東北出 隴山 ,其水西流?!?唐 李白 《秋浦歌》之二:“青溪非 隴水 ,翻作斷腸流。” 王琦 注引《隴頭歌》:“ 隴 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 秦 川,肝腸斷絶?!?宋 蘇泂 《雨中花·懷劉改之》詞:“ 隴水 寂寥傳恨, 淮 山宛轉(zhuǎn)供愁。”
《漢語大詞典》:隴樹(隴樹)
(1). 隴山 一帶的樹木。泛指邊塞之樹。 南朝 齊 孔稚圭 《白馬篇》:“ 隴 樹枯無色,沙草不常青。” 明 皇甫涍 《再別兄弟作》詩:“ 隴 樹三年淚,邊云萬里秋?!?br />(2).墓地的樹木。 唐 劉長卿 《哭魏兼遂》詩:“隴樹隨人古,山門對日曛?!?/div>
《漢語大詞典》:隴阪(隴阪)
亦作“ 隴坂 ”。
(1).即 隴山 。《文選·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 漢 陽,欲往從之 隴阪 長?!?李善 注:“ 應(yīng)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隴阪 ?!?span id="trzgjl6" class="book">《秦州記》曰:‘ 隴坂 九曲,不知高幾里?!?span id="p56iax1" class="book">《書·禹貢》“因 桓 是來” 孫星衍 注引 漢 鄭玄 曰:“ 桓 是 隴阪 名,其道盤桓旋曲而上?!?隋 虞世基 《出塞》詩之二:“揚(yáng)桴度 隴坂 ,勒騎上平原?!?span id="2lyqdf1"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下》“ 隴西郡 ” 唐 顏師古 注:“ 隴坻 謂 隴阪 ,即今之 隴山 也?!?明 何景明 《送賈君博之階州》詩:“ 隴坂 盤云上, 秦城 向斗看?!眳⒁姟?隴山 ”。
(2).山坡;高坡。隴,通“ 壟 ”。后漢書·馮衍傳下:“上隴阪,陟高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澗谷阻,採薪隴坂長?!?王琦 注:“隴坂謂山之崗壠坡阪。后漢書‘上壠阪,涉高崗’是也?!?明 章美中 《初秋感懷》詩:“亭皋云稍白,隴坂葉初黃。”
分類:山坡隴山
《漢語大詞典》:隴山(隴山)
山名。 六盤山 南段的別稱。古時(shí)又稱 隴坂 、 隴坻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斤江水:“ 隴山 、 終南山 、 惇物山 在 扶風(fēng) 武功縣 西南也。” 唐 李洞 《段秀才溪居送從弟游經(jīng)隴》詩:“煙沉 隴山 色,西望涕交零?!?span id="if5mpme" class="book">《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郭茂倩 題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大阪,名曰 隴坻 ,亦曰 隴山 ,即 漢 隴關(guān) 也。”
分類:隴山山名
《漢語大詞典》:隴頭水(隴頭水)
(1). 隴山 頂之流水。 唐 于濆 《隴頭吟》:“借問 隴頭 水,終年恨何事?!?span id="qzmognv" class="book">《樂府詩集·漢橫吹曲一·隴頭》 郭茂倩 題解引《三秦記》:“其坂(指 隴山 )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謂 隴頭 水也。”
(2). 漢 樂府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隴頭水》?!?/div>
《漢語大詞典》:隴坻(隴坻)
即 隴山 。 漢 張衡 《西京賦》:“右有 隴坻 之隘,隔閡華戎?!?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二:“水出 鳥鼠山 西北 高城嶺 ,西逕 隴坻 ,其山岸崩落者,聲聞數(shù)百里。故 楊雄 稱響若坻頽是也。”參見“ 隴山 ”。
分類:隴山
《漢語大詞典》:隴山(隴山)
山名。 六盤山 南段的別稱。古時(shí)又稱 隴坂 、 隴坻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斤江水:“ 隴山 、 終南山 、 惇物山 在 扶風(fēng) 武功縣 西南也?!?唐 李洞 《段秀才溪居送從弟游經(jīng)隴》詩:“煙沉 隴山 色,西望涕交零?!?span id="bumjbof" class="book">《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郭茂倩 題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大阪,名曰 隴坻 ,亦曰 隴山 ,即 漢 隴關(guān) 也?!?/div>
分類:隴山山名
《漢語大詞典》:汧隴(汧隴)
指 汧水 隴山 地帶。 晉 潘岳 《西征賦》:“邪界 褒 斜 ,右濱 汧 隴 ?!?/div>
分類:隴山地帶
《漢語大詞典》:隴關(guān)(隴關(guān))
(1). 隴山 的關(guān)隘。
(2).指 隴山 一帶地方。 唐 法振 《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詩:“因説元戎能破敵,高歌一曲 隴關(guān) 情?!?span id="wakcpwo" class="book">《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郭茂倩 題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 大阪 ……亦曰 隴山 ,即 漢 隴關(guān) 也?!?/div>
《國語辭典》:涇川縣(涇川縣)  拼音:jīng chuān xiàn
縣名。位于今甘肅省。在平?jīng)鍪袞|,當(dāng)隴山、橫嶺斷絕處。濱涇河南岸,扼西安至蘭州的主要公路。高粱、粟、黍?yàn)橹饕r(nóng)產(chǎn)??h境西汭河畔有西王母廟,相傳周穆王駕八駿會西王母于瑤池,即是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