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魚麗陳 ”。 古代戰(zhàn)陣名。
《左傳·桓公五年》“為魚麗之陳” 晉 杜預(yù) 注:“
《司馬法》:‘車戰(zhàn)二十五乘為偏?!攒嚲忧?,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南朝 梁
吳均 《戰(zhàn)城南》詩:“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
《文苑英華》卷一九六引作“魚麗陳”。 唐
賀朝 《從軍行》:“魚麗陣接塞云平,雁翼營通海月明?!?span id="ldrrx3r"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九回:“ 莊公 ( 鄭莊公 )曰:‘魚麗陣如何?’ 高渠彌 曰:‘甲車二十五乘為偏,甲士五人為伍。每車一偏在前,別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隨后,塞其闕漏。車傷一人,伍即補之,有進無退。此陣法極堅極密,難敗易勝?!币嗍》Q“ 魚麗 ”。
《文選·張衡〈東京賦〉》:“鵝鸛魚麗,箕張翼舒。” 薛綜 注:“鵝鸛、魚麗,并陣名也?!?唐
張巡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清
顧炎武 詩:“黃旗既隼張,戈船亦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