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79
【介紹】:
宋涿州范陽人。由小校積功至都統(tǒng)。元兵來攻,提所部兵入衛(wèi)臨安,與劉師勇等拒元軍于焦山,兵敗。臨安危急時,欲與文天祥背城一戰(zhàn),為丞相陳宜中所阻。臨安失守,率部入海。從二王入福州,與陸秀夫等立趙是為帝,后又與陸秀夫等立趙炳于碙洲。拜少傅、樞密副使,封越國公。元兵攻崖山,與元將張弘范決戰(zhàn)海上,兵敗突圍出,遇颶風壞舟,溺死平章山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81—1358
【介紹】:
元義烏人,字彥修。從許謙學,為許高足弟子。清修苦節(jié),絕類古篤行之士,所至人多化之。精于醫(yī),得羅知悌之傳,治癥多奇效,醫(yī)家稱丹溪先生。后人稱養(yǎng)陰派。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杲為金元四家。有《格致馀論》、《局方發(fā)揮》、《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fā)揮》等。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法禎。字蒙隱。雪澗其號也。蔣氏。其先曹之定陶人。家世閥閱。宋靖康間。高曾避金兵。徙淮西壽春。因家焉。父德勝。將兵取襄陽有功。封濟陰侯。母魯夫人。嚴而賢。師生岐嶷。齠齔習詩賦聲律。日記數(shù)千言。然氣羸疾瘵。每病則瀕死。術(shù)者以為非壽者相。父母舍之出家。事退庵無公大講師落發(fā)。十七入講肆。通經(jīng)論大旨。開官講于建鄴聲華奪席。尋入京師。告單慶壽太尉駙馬沈王。日請入府說法。延祐丙辰。被旨即慶壽開堂。移易州之興國。逾年。兩奉詔。翻譯菩提行釋論二十七卷。西夏僧慧澄譯語。師筆受綴文。一言三詳。刪治一出于師。所司供給。仍指授畫工。于大內(nèi)寶云殿。繪高僧像八十八龕。師作八十八傳。金書其上。初皇慶之開舉場也。蒙古色目習三場舉業(yè)。漸染朱熹之說。謂佛語為誕妄。詔翰林虎承旨妙三藏與師三人。以張?zhí)煊X護法論。譯為國語。以化之。英宗即位。將以大藏經(jīng)治銅為板。而文多舛誤。徵選天下名僧六十員。讎較。師與湛堂西谷三人。為總督。重勘諸師所較。仍新為目錄。旌賞特加。泰定至順之交。教門有大故。師必預(yù)議秉筆。后至元丙子。被兩宮詔旨。主南城大竹林。至正戊子。詔重譯菩提行頌文。陛見于大口行宮。上以漢語。呼師號而面諭焉。是年。俗儒王溥張瑯。陳言僧道之弊數(shù)十條。省部從其說。將行移文檄。師為駁邪論以辟之。其議遂??。又江西儒學官涂以義。上數(shù)千言。其大旨。欲盡毀天下寺觀。僧道歸俗。財產(chǎn)沒官。師為公牘?;厥〔?。折其邪說。乃止。甲午。遷潭柘之龍泉。師開堂出世。四十馀年。膺累朝眷顧。凡皇家大會。演法師為巨擘。王公有識大人。皆望塵加敬。名聲振寰宇。碑志文言。殆遍海內(nèi)。性明敏。經(jīng)書過目成誦。其于性相教義。禪學密乘。與夫孔老百氏。經(jīng)子史籍。無不該覽。發(fā)為文章。精致雅健。要為不蹈襲前人。蔚然自出機杼。成一家學。胸襟倜儻無芥蒂。爰自蒞事。雖賞罰公行。未嘗藏怒宿怨。性不猜貳。遇人一言之快。則傾倒肝腑。聞后進之善。欣欣然似出諸己。見不善。亦必苦口規(guī)訓。五讀華嚴大疏。兩閱大藏。年逾從心。而自強不息。禪誦益勤。其主潭柘也。力起頹廢。叢林為之一新。施己衣資鈔一萬三千五百馀貫。十方檀施鈔。四千四百馀貫。因緣相資。故致有成。且為之儲積年糧。安集云水。一誠感格。五年中七現(xiàn)祥光。師不之恤。唯以傳佛心宗唱高。和寡為甚恨。師為文不存稿。多散失而未刊。進士葛天麟。撰師行勒之石。未詳所終。
人物簡介
元詩紀事恭字景安,吳之練川人。
西湖竹枝集:筑室海上,號惜寸陰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24—1381
【介紹】:
明開國時鳳陽府定遠人,初名國興,賜名良。從朱元璋起兵,與弟禎俱以勇略聞,能沒水偵探,為帳下前部先鋒。以指揮使守江陰,與張士誠相拒十年,為東南屏蔽,使元璋得以主力爭上游。進樞密院判官。張士誠亡,移鎮(zhèn)蘇州,又移全州。洪武三年進都督同知,封江陰侯。卒謚襄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游,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元詩選永之,字仲修,清江人。父應(yīng)奇,知歸州。永之少隨父宦游,治春秋學,能文詞,家富于貲。至正間,四方兵起,日與郡士楊伯謙、彭聲之、梁孟敬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洪武初,徵至金陵。宋學士濂稱其詞翰雙絕,贈詩有「多少薦紳求識面,江南文價為君低」之句。永之竟以重聽辭歸。嗣子奉獲罪縣官,籍其家,奉既死,永之亦徙東萊,至桃源病卒。仲修好書甚篤,篆楷行草皆有法,因自號「山陰道士」。所著詩文曰《山陰集》。門人新喻章哲子愚、何光彥謙編輯,得若干篇,孟敬為之序,謂其遣詞發(fā)詠,追金琢璧,鉅篇短章,矩度悉合。亦元人詩之清麗古雅者也。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字仲修,清江人。明初被徵辭歸有山陰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91—1449
【介紹】:
明鳳陽懷遠人,字惟貞。朱能子。身材魁梧,善騎射,待士卒有恩,敬禮文士。以勛臣子特見任用,歷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宣德間,張輔解兵柄,詔以勇代。正統(tǒng)中從駕至土木堡戰(zhàn)死,追封平陰王,謚武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成都府內(nèi)江人,字宗孟。秉衡子。成化八年進士。知荊門州,修橋筑城,興學校,建陸九淵祠。累遷江西按察使。
維基陰子淑(1438年—1535年),字宗孟,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第二甲第十九名進士。擢江西僉事,轉(zhuǎn)浙江僉事,歷貴州副使。不久謝政歸。優(yōu)游林下,卒年九十九。知縣為建“百歲憲臣”坊。
人物簡介
維基陰盈(15世紀—16世紀),字克復(fù),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人。陰盈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舉人,十二年(149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獲授中書舍人,正德三年(1508年)因守制起復(fù)違限被降為晉州判官,遷南和知縣,為政威嚴明決,強橫者都屏跡,良民安居樂業(yè),升戶部主事、員外郎,釐奸剔弊沒有忌憚,死后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源續(xù),號壺陰。弘治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編修。正德中充經(jīng)筵講官,進講《論語》、《尚書》,有戒佚游、遠佞人之語。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
維基黃瀾 字源續(xù),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八十九名進士。
人物簡介
簡介朝鮮人,字次野,號陰厓。弘治辛酉,中司馬試。同榜若金安國,鄭忠梁,成世昌,柳云,皆執(zhí)友也。
人物簡介
維基郝鳴陰(1513年—?),字子和,順天府通州寶坻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二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八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進士。吏部觀政,除長治縣知縣,辭官歸鄉(xiāng)后自號放鶴老人。
人物簡介
維基陰標(1513年—?),字時準,直隸保定府容城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六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三十八名。曾官禮部精膳司郎中,升河南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