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81,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陰螀
陰膠
陰矯
陰狙
陰殼
陰焰
陰口
陰壟
陰米
陰撓
陰泮
陰浦
陰器
陰浪
漯陰
《韻府拾遺 陽韻》:陰螀(陰螀)
皮日休詩(shī):纚纚古薜繃危石,切切陰螀應(yīng)晚田。
《漢語大詞典》:陰膠(陰膠)
指炮制藥膏時(shí)附著在器壁上的一種膠狀物。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雷公炮炙論:“知瘡所在,口點(diǎn)陰膠……陰膠即是甑中氣垢。點(diǎn)少許於口中,即知臟腑所起,直徹至住處知痛,足可醫(yī)也?!?/div>
《駢字類編》:陰矯(陰矯)
沈約雪贊:火競(jìng)乃上炎,陰矯亦下潤(rùn)。
《漢語大詞典》:陰狙(陰狙)
陰險(xiǎn)詭詐。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四:“﹝ 阿睦爾撒納 ﹞長(zhǎng)而狠戾陰狙。”
《駢字類編》:陰殼(陰殼)
金丹大要:采取妙用章。古歌云:黃芽鉛汞造,陰殼含陽華。是謂之男子懷胎也。端坐面壁之功,于此乎見。
《漢語大詞典》:陰焰(陰燄)
海中生物所發(fā)之光。 唐 李敬方 《題黃山湯院》:“陰燄潛生海,陽光暗燭坤?!眳⒁姟?陰火 ”。
《國(guó)語辭典》:陰火(陰火)  拼音:yīn huǒ
中醫(yī)上指肝腎的虛火。
《駢字類編》:陰口(陰口)
左傳:襄公九年:晉人不得志于鄭,以諸侯復(fù)伐之。十二月癸亥,門其三門。閏月戊寅,濟(jì)于陰阪,侵鄭,次于陰口而還。子孔曰:晉師可擊也。師老而勞,且有歸志,必大克之。子展曰:不可。
《駢字類編》:陰壟(陰壟)
黃庭內(nèi)景經(jīng):鼻神玉壟字靈堅(jiān)。注:陰壟之骨象玉也。神氣通天,出入不竭,故曰靈堅(jiān)。
《駢字類編》:陰米(陰米)
唐書地理志:修鮮都督府陰米州,以賤那城置。
《駢字類編》:陰撓(陰撓)
唐書楊元卿傳:元卿陰撓少陽事。而輸款朝廷。
《駢字類編》:陰泮(陰泮)
張雨 詩(shī) 薦知家庭樂,旭日陰始泮。
《駢字類編》:陰浦(陰浦)
拾遺記:黃帝使風(fēng)后負(fù)書,常伯荷劍,旦游洹流,夕歸陰浦,行萬里而一息。
《漢語大詞典》:陰器(陰器)
男女的外生殖器。《素問·熱論》:“陰脈循陰器而絡(luò)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漢 張仲景 傷寒論·辨脈法:“若少陰脈浮不出,則下焦陽虛,寒氣聚於陰器,不得發(fā)泄,故病疝陰腫大而痛也?!?/div>
《漢語大詞典》:陰浪(陰浪)
陰風(fēng)掀起的巨浪。
分類:掀起巨浪
《駢字類編》:漯陰(漯陰)
史記驃騎衛(wèi)將軍傳:封渾邪王萬戶,為漯陰侯東。漢書地理志:平原郡縣漯陰。注:應(yīng)劭曰:漯水出武陽,東北入海。水經(jīng):漯水又東北徑漯陰縣故城北。
又河水又徑漯陰縣故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