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閣 → 閤閣”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典故
格天峻閣
 
一德格高旻

相關(guān)人物
宋高宗


《尚書》卷十六〈周書·君奭〉~244~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喪于殷,殷既墜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終出于不祥。嗚呼!君!已曰時我,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遠念天威,越我民;罔尤違,惟人在。我后嗣子孫,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難諶,乃其墜命,弗克經(jīng)歷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沖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天不庸釋于文王受命?!构唬骸妇龏]!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天惟純佑命則,商實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茲惟德稱,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鶴林玉露》卷之五〈格天閣〉~78~
秦檜少游太學(xué),博記工文,善干鄙事,同舍號為「秦長腳」。每出游飲,必委之辦集。既登第,又中詞科。靖康初,為御史中丞?!狡湓谙辔灰玻ㄒ坏赂裉熘w,有朝士賀以啟云:「我聞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檜大喜,超擢之。又有選人投詩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燒銀燭照娥眉。格天閣上三更雨,猶誦車攻復(fù)古詩?!箼u益喜,即與改秩。蓋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諛語,以為掩覆之計,真猾夏之賊也。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傳·秦檜〉~3760~
(紹興)十五年,?除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四月,賜檜甲第,命教坊樂導(dǎo)之入,賜緡錢金綿有差。六月,帝幸檜第,檜妻婦子孫皆加恩。檜先禁私史,七月,又對帝言私史害正道。時司馬伋遂言涑水記聞非其曾祖光論著之書,其后李光家亦舉光所藏書萬卷焚之。十月,帝親書「一德格天」扁其閣。十六年正月,檜立家廟。三月,賜祭器,將相賜祭器自檜始。
典故

漢·衛(wèi)宏《漢舊儀》
丞相車黑兩轓,騎者衣絳,掾史見禮如師弟子,白錄不拜朝,示不臣也。聽事閣曰黃閣,無鐘鈴。
《宋書》卷十五《禮志二》
三公黃閤,前史無其義。史臣按,……夫朱門洞啟,當(dāng)陽之正色也。三公之與天子,禮秩相亞,故黃其閤,以示謙不敢斥天子,蓋是漢來制也。張超與陳公箋,「拜黃閤將有日月」是也。

例句

青城方眷戀,黃閣竟從容。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

黃閣開帷幄,丹墀侍冕旒。 張繼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黃閣三十年,清風(fēng)一萬古。 皮日休 房杜二相國

典故
劍閣銘
 
劍閣刊銘
 
張載勒銘山

相關(guān)人物
張載


《昭明文選》卷五十六晉·張孟陽(載)《劍閣銘》
唐·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曰:「張載父收為蜀郡太守,載隨父入蜀,作劍閣銘。益州刺史張敏見而奇之,乃表上其文。世祖遣使鐫石記焉?!?/span>

簡釋

劍閣銘:詠蜀地。清錢謙益《繡斧西巡歌為徐季良先生作》之一:“胡床襆被蕭然去,片石留為劍閣銘。”


例句

江繞武侯籌筆地,雨昏張載勒銘山。 唐彥謙 興元沈氏莊

胡床襆被蕭然去,片石留為劍閣銘?!?錢謙益 繡斧西巡歌為徐季良先生作之一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陳叔寶(陳后主)


《南史》卷十二〈后妃列傳下·后主沈皇后·后主張貴妃〉~347~
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高數(shù)十丈,并數(shù)十間。其窗牖、壁帶、縣楣、欄檻之類,皆以沈檀香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笾髯跃优R春閣,張貴妃居結(jié)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并復(fù)道交相往來。

例句

不下結(jié)綺閣,空迷江令語。 歐陽詢 道失

日暉青瑣殿,霞生結(jié)綺樓。 虞世南 凌晨早朝

典故
結(jié)綺臨春
 

《陳書》卷七〈皇后列傳〉~3~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徵考覽記書,參詳故老,云后主初即位,以始興王叔陵之亂,被傷臥于承香閣下,時諸姬并不得進,唯張貴妃侍焉。而柳太后猶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后主沈皇后素?zé)o寵,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閣高數(shù)丈,并數(shù)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并以沈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nèi)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每微風(fēng)暫至,香聞數(shù)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jié)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并復(fù)道交相往來。
《南史》卷十二〈后妃列傳下·后主沈皇后·后主張貴妃〉~347~
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高數(shù)十丈,并數(shù)十間。其窗牖、壁帶、縣楣、欄檻之類,皆以沈檀香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nèi)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麗皆近古未有。每微風(fēng)暫至,香聞數(shù)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jié)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并復(fù)道交相往來。
典故
九閣
 

《楚辭·招魂》
「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guān),啄害下人些。」東漢·王逸注:「言天門凡有九重,使神虎豹執(zhí)其關(guān)閉?!?/span>

例句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李商隱 哭劉蕡

飛香上云春訴天,云梯十二門九關(guān)。 李商隱 日高

典故  
凌煙勛業(yè)
 

《大唐新語》卷十一〈褒錫〉~63~
貞觀十七年,太宗圖畫太原倡義及秦府功臣趙公長孫無忌、河間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鄭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鄖公張亮、陳公侯君集、盧公程知節(jié)、永興公虞南、渝公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績、胡公秦叔寶等二十四人于凌煙閣。太宗親為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及侯君集謀反伏誅,太宗與之訣,流涕謂之曰:「吾為卿不復(fù)上凌煙閣矣!」
《新唐書》卷二〈太宗皇帝本紀·貞觀十七年〉~4~
月己亥,慮囚。戊申,圖功臣于凌煙閣。

簡釋

凌煙閣:詠功臣受勛。唐李賀《南園》之五:“請君暫上凌云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典故

《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列傳〉~04~
帝將有滅吳之志,以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jié),散騎常侍、衛(wèi)軍如故。祜率營兵出鎮(zhèn)南夏,開設(shè)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與吳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時長吏喪官,后人惡之,多毀壞舊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書下征鎮(zhèn),普加禁斷。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馀里,每為邊害,祜患之,竟以詭計令吳罷守。于是戍邏減半,分以墾田八百馀頃,大獲其利。祜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詔罷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將,以所統(tǒng)諸軍在漢東江夏者皆以益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閤之下,侍衛(wèi)者不過十?dāng)?shù)人,而頗以畋漁廢政。嘗欲夜出,軍司徐胤執(zhí)棨當(dāng)營門曰:「將軍都督萬里,安可輕脫!將軍之安危,亦國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門乃開耳?!轨锔娜葜x之,此后稀出矣。

例句

野客居鈴閣,重門將校稀。 司空曙 奉和張大夫酬高山人

遠思結(jié)鈴閣,何人交羽觴。 權(quán)德輿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不覺斐然走筆代書卿書還答

末客朝朝鈴閣下,從公步履玩年華。 皇甫冉 韋中丞西廳

還當(dāng)宴鈴閣,謝守亦光輝。 盧綸 送李縱別駕加員外郎卻赴常州幕

今宵鈴閣內(nèi),醉舞復(fù)何如。 竇牟 奉使至邢州贈李八使君

明日開鈴閣,新詩雙玉盤。 耿湋 和王懷州觀西營秋射

點綴簿上字,趨蹌閤前鈴。 韓愈 答張徹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南朝齊·王元長(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紀言事于仙室?!固?#183;李善注引華嶠《后漢書》曰:「學(xué)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今故言仙室?!?/span>

例句

蓬萊才子即蕭郎,彩服青書卜鳳皇。 李群玉 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

逍遙蓬閣吏,才子復(fù)詩流。 李頻 江上送從兄群玉校書東游

羽翼商山起,蓬萊漢閣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暫阻蓬萊閣,終為江海人。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三首之三

雙闕薄煙籠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萊。 楊巨源 早朝

秋風(fēng)傾菊酒,霽景下蓬山。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

蓬山有佳句,喜氣在新題。 權(quán)德輿 酬張秘監(jiān)閣老喜太常中書二閣與德輿同日遷官相代之作

始知蓬山下,如見古人心。 權(quán)德輿 離合詩贈張監(jiān)閣老

蓬山高價傳新韻,槐市芳年挹盛名。 武元衡 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

甲乙科攀桂,圖書閣踐蓬。 武元衡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

汲冢同刊謬,蓬山共補亡。 獨孤及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御

桂樹留人久,蓬山入夢新。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蓬萊時入夢,知子憶貧交。 錢起 東皋早春寄郎四校書

蓬山才子憐幽性,白云陽春動新詠。 錢起 紫參歌

佇歸蓬島后,綸詔潤青緗。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席上客知蓬島路,坐中寒有柏臺霜。 韋莊 和集賢侯學(xué)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

蓬島侍臣今放逐,羨君回去逼龍墀。 韓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長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硯贈之賦詩代書

典故  
神仙云霧窗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一〈華山女〉
街東街西講佛經(jīng),撞鐘吹螺鬧宮庭。廣張罪福資誘脅【廣張罪福恣誘脅】,聽眾狎恰【案:唐人語?!颗鸥∑肌|S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qū)異教歸仙靈。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遂來升座演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掃除眾寺人跡絕,驊騮塞路連輜軿。觀中人滿坐觀外,后至無地?zé)o由聽。抽簪脫釧解環(huán)佩【抽釵脫釧解環(huán)佩】,堆金疊玉光青熒【堆金疊玉光晶熒】。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愿識師顏形。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去青冥。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匝腳不停。云窗霧閣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典故 

《漢書》卷八十八《施讎傳》
「施讎字長卿,沛人也。沛與碭相近。讎為童子,從田王孫受易。后讎徙長陵,田王孫為博士,復(fù)從卒業(yè),與孟喜、梁丘賀并為門人。謙讓,常稱學(xué)廢,不教授。及梁丘賀為少府,事多,及遣子臨分將門人張禹等從讎問。讎自匿不肯見,賀固請,不得已乃授臨等。于是賀薦讎:『結(jié)發(fā)事師數(shù)十年,賀不能及?!辉t拜讎為博士。甘露中與五經(jīng)諸儒雜論同異于石渠閣?!固?#183;顏師古注:「《三輔故事》云石渠閣在未央殿北,以藏秘書也。」《三輔黃圖》卷六《閣》:「石渠閣,蕭何造,其下礱石為渠,以道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所藏入關(guān)所得秦之圖籍。至成帝,又于此藏秘書焉?!?/span>

例句

石渠甘對圖書老,關(guān)外楊公安穩(wěn)不。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劉禹錫 嘆水別白二十二(一韻至七韻)

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 劉禹錫 蒙恩轉(zhuǎn)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xué)士舉韓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常時載筆窺金匱,暇日登樓到石渠。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

一入石渠署,三聞宮樹蟬。 劉禹錫 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

名自石渠書典籍,香從蕓閣著衣衫。 周樸 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

青天詔下寵光至,頒籍金閨徵石渠。 李德裕 南梁行

尚說無功德,三年在石渠。 李端 送銅澤王歸城

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李賀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月旦繼平輿,風(fēng)流仕石渠。 權(quán)德輿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故人石渠署,美價滿中朝。 權(quán)德輿 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見貽之作

石渠榮正禮,蘭室重元方。 武元衡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石渠遺跡滿,水國暮云長。 獨孤及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御

陳跡留金地,遺文在石渠。 耿湋 題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亦冀鏗珉佩,終當(dāng)直石渠。 賈島 寄李辀侍郎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庾翼


《世說新語》中卷下《豪爽》
「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漢晉春秋》:「是時,杜乂、殷浩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貴也。常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清定,然后議其所任耳!』」

例句

又豈憂文臣盡遭束高閣,文教從今日蕭索。 吳融 風(fēng)雨吟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jīng)究終始。 韓愈 寄盧仝

典故 
天祿署

相關(guān)人物
揚雄


《三輔黃圖》卷六〈橋〉
天祿閣,藏典籍之所?!稘h宮殿疏》云:「天祿、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才也?!?/span>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84~
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xué)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span>

例句

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灃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位高天祿閣,詞異畔牢愁。 武元衡 聞相公三兄小園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書三兄

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 韓愈 送鄭十校理得洛字

典故
子云閣
 
子云投閣
 
揚雄閣
 
投天祿
  
投閣先生
 
相關(guān)人物
揚雄
 
王莽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84~
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復(fù)獻之。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xué)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固?#183;顏師古注:「以雄解嘲之言譏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于閣;爰清爰靜,作符命?!煌鲋??!?/span>

簡釋

揚雄投閣:喻無故受牽連而獲罪,走投無路。宋陸游《豐年行》:“書生識字亦聊爾,莫作揚雄老投閣?!?/p>


例句

東望安仁省,西臨子云閣。 上官儀 酬薛舍人萬年宮晚景寓直懷友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張繼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投閣良可嘆,但為此輩嗤。 李白 古風(fēng)之八

揚子淹投閣,鄒生惜曳裾。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獨慚投漢閣,俱議哭秦庭。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jiān)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杜甫 醉時歌

牽裾驚魏帝,投閣為劉歆。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典故
陳孟公
 
尚書期
 
投轄飲
 
投車轄
  
下重關(guān)
 
投轄井
  
投轄情
   
井投轄
 
孟公留
 
脫轄
 
客投轄
 
留客轄
 
車轄投井
 
關(guān)門防客走
 
過陳遵飲
 
后閣走窮賓
 
孟公好客
 
孟公轄
 
有井留車
 
轅車解輪
  
陳遵重交
 
轄全

相關(guān)人物
陳遵


《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列傳·陳遵〉
陳遵字孟公,杜陵人也。……遵少孤,與張竦伯松俱為京兆史。竦博學(xué)通達,以廉儉自守,而遵放縱不拘,操行雖異,然相親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為后進冠。……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guān)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嘗有部刺史奏事,過遵,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遵沾醉時,突入見遵母,叩頭自白當(dāng)對尚書有期會狀,母乃令從后閤出去。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廢。

簡釋

孟公轄:后遂以“孟公投轄”為喜酒好客之典。唐元稹《酬竇校書二十韻》:“潛投孟公轄,狂乞莫愁錢?!?/p>


例句

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轄車。 周彥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

既欣投轄賞,暫緩?fù)l(xiāng)情。 岑文本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平

陳遵容易學(xué),身世醉時多。 李商隱 春深脫衣

孔坐洽良儔,陳筵幾獻酬。 李嶠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李白 扶風(fēng)豪士歌

炙熟樽方竭,車回轄且全。 李端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方欣投轄情,且駐當(dāng)歸別。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投轄暫停留酒客,絳帷斜系滿松陰。 杜牧 將赴池州道中作

不是尚書期不顧,山陰野雪興難乘。 杜甫 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

甘從投轄飲,肯作置書郵。 杜甫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省

不用投車轄,甘從倒載還。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

偶成投轄飲,不待致書招。 殷堯藩 過雍陶博士邸中飲

興盡方投轄,金聲還復(fù)傳。 沈佺期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

意深投轄盛,才重接筵光。 王灣 晚春詣蘇州敬贈武員外

投轄多連夜,鳴珂便達晨。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井轄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晝沉沉。 胡宿 早夏

陳遵重交結(jié),田鼢擅豪華。 虞世南 門有車馬客

且忘堯舜力,寧顧尚書期。 錢起 山園棲隱

藉蘭開賜酒,留客下重關(guān)。 錢起 裴仆射東亭

陳遵已投轄,山公正坐池。 韓仲宣 晦日重宴

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 駱賓王 帝京篇

莫慮能騎馬,投轄自停車。 高嶠 晦日宴高氏林亭

乘興宜投轄,邀歡莫避驄。 高適 陪竇侍御泛靈云池

《國語辭典》:黃閣(黃閣)  拼音:huáng gé
丞相廳事閣。因漢代丞相府里的廳事門為黃色,故稱為「黃閣」。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黃閣臣?!?/div>
《漢語大詞典》:結(jié)綺閣(結(jié)綺閣)
南朝 陳后主 至德 二年,起 臨春 、 結(jié)綺 、 望仙 三閣,閣高數(shù)丈,并數(shù)十間,窗牖、壁帶之類皆以沉檀香木為之,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窮極奢華,近古所未有。 后主 自居 臨春閣 , 張貴妃 居 結(jié)綺閣 , 龔 孔 二貴嬪居 望仙閣 ,并復(fù)道交相往來。見《陳書·皇后傳·后主張貴妃》。 唐 歐陽詢 《道失》詩:“不下 結(jié)綺閣 ,空迷 江令 語?!币嗍∽鳌?結(jié)綺 ”。 唐 劉禹錫 《金陵五題·臺城》:“ 臺城 六代競豪華, 結(jié)綺 臨春 事最奢?!?宋 王安石 《金陵絕句》之二:“ 結(jié)綺 臨春 歌舞池,荒蹊狹巷兩三家?!?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73235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剪燈馀話·秋夕訪琵琶亭記》:“ 結(jié)綺 臨春 萬戶空,幾番揮淚夕陽中?!?/div>
分類:至德二年
《漢語大詞典》:三閣(三閣)
(1). 魏 晉 時的國家藏書樓,有內(nèi)外三閣,屬秘書監(jiān)。《北史·牛弘傳》:“ 魏文 代 漢 ,更集經(jīng)典,皆藏在秘書內(nèi)外三閣,遣秘書郎 鄭默 刪定舊文?!?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陸機〈謝平原內(nèi)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李善 注:“秘書郎掌中外三閣經(jīng)書?!?br />(2).指 南朝 陳后主 所建 臨春 、 結(jié)綺 、 望仙 三閣。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張貴妃:“ 至德 二年,乃於 光昭殿 前起 臨春 、 結(jié)綺 、 望仙 三閣,高數(shù)十丈?!?唐 劉禹錫 《三閣詞》之一:“貴人三閣上,日晏未梳頭?!?宋 蘇軾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詩之二:“綺羅勝事齊三閣,賓主談鋒敵兩都?!?明 高啟 《陳宮》:“春風(fēng)三閣繡參差,狎客爭陳璧月詞?!?/div>
《漢語大詞典》:九關(guān)(九關(guān))
(1).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guān)。《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guān),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門凡有九重,使神虎豹執(zhí)其關(guān)閉?!?王夫之 通釋:“九關(guān),九天之關(guān)。”《隋書·音樂志中》:“九關(guān)洞開,百靈環(huán)列?!?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聞天有九關(guān),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設(shè)險,以安萬國也。”
(2).指宮闕,朝廷。 宋 陸游 《言懷》詩:“孰云九關(guān)遠,精意當(dāng)徹聞?!?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頻驚扣九關(guān)?!?清 陳夢雷 《抒哀賦》:“叩九關(guān)以竭誠兮,及離思之未遠?!?br />(3).九成的餉銀。舊軍隊給官兵發(fā)工資稱關(guān)餉。 清 李鴻章 《復(fù)英西林》:“敝部僅發(fā)九關(guān),現(xiàn)仍萬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籌否?”
《漢語大詞典》:凌煙(凌煙,淩煙)
亦作“ 凌煙 ”。
(1).猶凌云。 南朝 宋 謝靈運 《江妃賦》:“或飄翰凌煙,或潛泳浮海。”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虛心恆警露,孤影尚凌煙?!?唐 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詩:“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2). 凌煙閣 的省稱。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凌煙 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明 陸采 《明珠記·返旆》:“罷干戈,功寫 凌煙 誰似我,聲名千古壯京都?!?郁達夫 《題寫真答荃君》之三:“儒生無分上 凌煙 ,出水清姿頗自憐?!?br />淩煙:凌煙閣 的省稱。 宋 葉適《晉元帝廟記》:“ 漢 唐 陋矣,其殊勛盛烈,亦紀官爵,圖形貌,有 麒麟 、 云臺 、 凌煙 之目,夸其得意。” 元馬謙齋《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夏》曲:“先生豪放,詩狂酒狂,志不在 凌煙 ?!?明 張居正 《寄嚴少師三十韻》:“所希垂不朽,勛業(yè)在 凌煙 ?!?
《漢語大詞典》:凌煙像(凌煙像)
指 凌煙閣 中功臣畫像。 宋 黃庭堅 《鼓笛慢·黔守曹伯達供備生日》詞:“封侯萬里,寫 凌煙 像?!?宋 張元干 《水調(diào)歌頭》詞:“畢竟 凌煙 像,何似《輞川圖》。”
《國語辭典》:凌煙閣(凌煙閣)  拼音:líng yān gé
位于今陜西省長安縣內(nèi),唐太宗為表彰功臣勛績所建的樓閣。內(nèi)懸掛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由閻立本繪,唐太宗親自作贊,褚遂良題閣。《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戊申,圖功臣于凌煙閣?!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題酒甕呈夢得詩:「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购蠓褐副碚霉Τ嫉牡铋w。宋。汪藻醉別劉季高侍郎詩:「英姿合上凌煙閣,巧譖曾遭偃月堂?!?/div>
《國語辭典》:鈴閣(鈴閣)  拼音:líng gé
將帥居住辦事的地方?!稌x書。卷三四。羊祜傳》:「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之下,侍衛(wèi)者不過十?dāng)?shù)人?!固?。貫休 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詩七首之一:「一從到后常無事,鈴閣公庭滿綠苔?!?/div>
《國語辭典》:蓬山  拼音:péng shān
蓬萊山,為神話傳說中的仙山。后指仙境。唐。李商隱 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div>
《漢語大詞典》: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蓬萊山 在海中?!?span id="xwpuiwl" class="book">《后漢書·竇章傳》:“是時學(xué)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div>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列子。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島(蓬島)  拼音:péng dǎo
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元。揭傒斯 雨述詩三首之二:「共言海上列城好,地冷風(fēng)清若蓬島。」
分類:蓬萊山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后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漢語大詞典》:蓬萊閣(蓬萊閣)
(1).閣名。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間建閣, 明 萬歷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xué)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
(2).指秘書省或秘書監(jiān)。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詩之三:“暫阻 蓬萊閣 ,終為江海人。”亦省作“ 蓬閣 ”。 唐 孟浩然 《初出關(guān)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永懷 蓬閣 友,寂寞滯 揚云 ?!?唐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移官 蓬閣 后,穀貴歿潛夫?!眳⒁姟?蓬萊 ”。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印珕枴罚骸钙渲杏形迳窖?。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漢語大詞典》:蓬閣(蓬閣)
見“ 蓬萊閣 ”。
《漢語大詞典》:蓬萊閣(蓬萊閣)
(1).閣名。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間建閣, 明 萬歷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xué)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
(2).指秘書省或秘書監(jiān)。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詩之三:“暫阻 蓬萊閣 ,終為江海人?!币嗍∽鳌?蓬閣 ”。 唐 孟浩然 《初出關(guān)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永懷 蓬閣 友,寂寞滯 揚云 ?!?唐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移官 蓬閣 后,穀貴歿潛夫。”參見“ 蓬萊 ”。
《漢語大詞典》:云窗霧閣(雲(yún)窗霧閣)
為云霧繚繞的窗戶和居室。借指高聳入云的樓閣。亦指建于極高處的樓閣。 唐 韓愈 《華山女》詩:“云窗霧閣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 魏夫人 《臨江仙》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元 宋旡 《游三茅華陽諸洞》詩之三:“書滿瑯函祕不開,云窗霧閣鎖青苔?!?/div>
《漢語大詞典》:霧閣云窗(霧閣雲(yún)窗)
云霧籠罩的樓閣門窗。指高樓。 宋 向子諲 《七娘子》詞:“霧閣云窗,風(fēng)亭月戶,分明攜手同行處。” 金 元好問 《鷓鴣天》詞:“ 長安 西望腸堪斷,霧閣云窗又幾重?!?清 厲鶚 《寶蓮山是韓平原故宅》詩:“霧閣云窗付渺茫, 平原 事往徑全荒。”
《國語辭典》:石渠  拼音:shí qú
1.用石頭筑成的溝渠。《文選。劉楨。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固?。孟浩然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yè)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br />2.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于長安未央宮殿北?!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內(nèi)設(shè)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xié)律之事?!埂段倪x。張衡。西京賦》:「次有天祿石渠校文之處,重以虎威章溝嚴更之署。」
分類:水渠
《漢語大詞典》:石渠閣(石渠閣)
閣名。 西漢 皇室藏書之處,在 長安 未央宮 殿北。三輔黃圖·閣:“ 石渠閣 , 蕭何 造。其下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所藏入 關(guān) 所得 秦 之圖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書焉?!?span id="ic5qes1" class="book">《漢書·儒林傳·施讎》:“ 甘露 中,與五經(jīng)諸儒,雜論同異於 石渠閣 ?!币嗍∽鳌?石渠 ”、“ 石閣 ”。漢書·劉向傳:“講論五經(jīng)於 石渠 。” 唐 李賀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魯幕》:“ 金門石閣 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宋 楊億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詩:“群彥揮鉛筆,微生濫 石渠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 明光 奏賦, 石渠 侍講。” 陳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雜詩》之九:“ 石渠天祿 儘儲材,漫把閒情理刼灰?!?/div>
《漢語大詞典》:石閣(石閣)
(1).石砌的樓房。寺院藏經(jīng)之所。 唐 杜甫 《昔游》詩:“林昏罷幽磬,竟夜伏石閣?!?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詩:“石閣僧上來,云汀雁飛下。”
(2).見“ 石渠閣 ”。
《漢語大詞典》:石渠閣(石渠閣)
閣名。 西漢 皇室藏書之處,在 長安 未央宮 殿北。三輔黃圖·閣:“ 石渠閣 , 蕭何 造。其下礲石為渠以導(dǎo)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所藏入 關(guān) 所得 秦 之圖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書焉?!?span id="gwfynbf" class="book">《漢書·儒林傳·施讎》:“ 甘露 中,與五經(jīng)諸儒,雜論同異於 石渠閣 ?!币嗍∽鳌?石渠 ”、“ 石閣 ”。漢書·劉向傳:“講論五經(jīng)於 石渠 ?!?唐 李賀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魯幕》:“ 金門石閣 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宋 楊億 《受詔修書述懷感事》詩:“群彥揮鉛筆,微生濫 石渠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 明光 奏賦, 石渠 侍講。” 陳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雜詩》之九:“ 石渠天祿 儘儲材,漫把閒情理刼灰?!?/div>
《漢語大詞典》:束高閣(束高閣)
見“ 束之高閣 ”。
《國語辭典》:束之高閣(束之高閣)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把東西捆起來,放置于高樓上。比喻棄置不用。《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京兆杜乂、陳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弧挂沧鳌钢弥唛w」。
《國語辭典》:天祿閣(天祿閣)  拼音:tiān lù gé
漢代宮中的藏書閣。漢高祖時創(chuàng)建,劉向、劉歆、揚雄曾在此校書。
《國語辭典》:投閣(投閣)  拼音:tóu gé
漢王莽由于符命的事情殺了甄豐父子,并放逐劉歆的兒子劉棻。當(dāng)時揚雄校書天祿閣,怕被牽連,于是從閣上跳下,幾乎摔死。后來事白得免。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以投閣譏諷文人不甘寂寞而遭禍殃。唐。李白古風(fēng)〉五九首之八:「投閣良可嘆,但為此輩嗤。」
《國語辭典》:揚雄投閣(揚雄投閣)  拼音:yáng xióng tóu gé
漢代揚雄因曾教過劉棻作古文奇字,而被當(dāng)作劉棻的同黨。當(dāng)獄吏來逮捕時,他從天祿閣跳下來,幾乎喪生。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遂以揚雄投閣稱文人無端受牽連坐罪,走投無路。
《國語辭典》:投轄(投轄)  拼音:tóu xiá
轄,車軸頭上的鐵鍵。漢代陳遵好客,每宴賓客便關(guān)上大門,將賓客車轄取下,丟入井中,不讓客人離去。典出《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后比喻留客情切。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省〉詩:「甘從投轄飲,肯作致書郵?!?/div>
《漢語大詞典》:閉門投轄(閉門投轄)
漢書·游俠傳·陳遵:“ 遵 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guān)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后因以“閉門投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宋 蘇軾 《杜介熙熙堂》詩:“遙想閉門投轄飲,鵾絃鐵撥響如雷?!?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 譚嗣同 在臨刑之前就做一絕‘閉門投轄思 張儉 ’, 秋瑾 女士也有一句‘秋雨秋風(fēng)愁殺人’?!?/div>
分類:車軸
《漢語大詞典》:陳筵(陳筵)
漢書·游俠傳·陳遵:“ 遵 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 遵 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廢?!焙笠蛞浴瓣愺邸睘樵O(shè)宴縱飲之典故。 唐 李嶠 《酒》詩:“ 孔 坐洽良儔, 陳 筵幾獻酬?!?/div>
分類:設(shè)宴
《國語辭典》:陳遵(陳遵)  拼音:chén zūn
人名。字孟公,東漢杜陵(故城在今陜西長安東南)人。性好客,每次宴會時,常取賓客車轄投入井中,客雖有急事,亦不得去。
《國語辭典》:陳遵投轄(陳遵投轄)  拼音:chén zūn tóu xiá
東漢陳遵好客嗜酒,每邀賓客飲宴,必將客人的車轄投入井中,使其不得離去。見《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后比喻主人好客。唐。駱賓王帝京篇〉:「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div>
分類: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