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9詞典 4分類詞匯 75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間有(間有)  拼音:jiàn yǒu
或有、偶有。唐。陳玄祐《離魂記》:「其家以事不正,秘之。唯親戚間有潛知之者?!?/div>
分類:間有或有
《國語辭典》:不知人間有羞恥事(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拼音: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諺語)形容人不知廉恥已達(dá)極點。宋。歐陽修 與高司諫書:「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爾?!?/div>
《分類字錦》:島間有國(島間有國)
周繇 望海詩 島間應(yīng)有國,波外恐無天。
分類:
《分類字錦》:臍間有火(臍間有火)
郭登 詠螢詩 臍間只有些兒火,月下星前少放光。
分類:螢火
《國語辭典》:鴛鴦(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小于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也稱為「匹禽」。
2.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都t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br />3.成對的物件。如:「鴛鴦劍」、「鴛鴦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菜肴中有鴛鴦捲。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鴛鴦,刺幽王也?!够蛞嘀笧轫灦\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鴛鴦于飛,畢之羅之?!?/div>
《漢語大詞典》:鴛鴦劍(鴛鴦劍)
寶劍名。劍分雌雄兩股,故稱。紅樓夢第六六回:“正走之間,只聽得隱隱一陣環(huán)佩之聲, 三姐 從那邊來了,一手捧著鴛鴦劍,一手捧著一卷冊子?!?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女初見其入也,微有慍色,及聞斯語,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斂衽再拜曰:‘當(dāng)如君教?!窗未差^鴛鴦劍引頸自刎?!?/div>
《漢語大詞典》:鴛鴦陣(鴛鴦陣)
古代陣法名。兵馬兩翼分列,相互聯(lián)絡(luò)拴伴。 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jì)·練營陣:“外圍兵將馬退入隊后,仍照鴛鴦陣,二馬一列,聯(lián)絡(luò)拴伴如式,務(wù)要隊伍分明,兵俱趨出馬前,立成鴛鴦陣勢,鳴鑼坐定?!?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 譚綸 、 戚繼光 之鴛鴦陣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參將領(lǐng)三千人為一營,十人為隊,隊有長,百人為哨,哨有長,五百一把總,六總一參將。儻一營全退,斬參將;一總?cè)?,斬把總;一隊一哨全退,斬哨長、隊長。如是則將與長無敢不奮死矣?!?/div>
《國語辭典》:有意  拼音:yǒu yì
1.有意圖,有某種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jīng)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br />2.故意?!妒酚?。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太史公曰》:「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茍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這種倒霉學(xué)臺,有意難人,我料想也不會進(jìn)學(xué)的。」
3.有意識、有見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div>
《國語辭典》:復(fù)道(復(fù)道)  拼音:fù dào
樓閣間相連通行的道路。《漢書。卷八一??坠鈧鳌罚骸副睂m有紫房復(fù)道通未央宮?!挂沧鳌笍?fù)道」。
《國語辭典》:復(fù)道(複道)  拼音:fù dào
樓閣中上下重疊的通行道路?!妒酚洝>砭啪?。叔孫通傳》:「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官,及閒往,數(shù)蹕煩人,乃作復(fù)道,方筑武庫南?!挂沧鳌笍?fù)道」、「復(fù)陸」。
《國語辭典》:蝙蝠  拼音:biān fú
動物名。哺乳動物翼手目。外形似鼠,四肢與身體之間有膜相連,故能飛翔。眼睛小,視力弱,靠體內(nèi)聲納系統(tǒng)發(fā)出的高頻率音波所得回來的回聲來引導(dǎo)飛行,所以善于夜間活動。也稱為「飛鼠」、「伏翼」、「服翼」、「仙鼠」、「夜燕」。
《漢語大詞典》:雙臉(雙臉)
(1).兩頰。 南朝 陳 徐伯陽 《日出東南隅行》:“五馬停珂遣借問,雙臉含嬌特好羞?!?南唐 李中 《春閨辭》之一:“塵昏菱鑑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宋 晏殊 《破陣子·春景》詞:“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鬭草贏,笑從雙臉生?!?br />(2).用兩塊布縫合而成,中間有脊的鞋面。 老舍 《駱駝祥子》一:“腳上是寬雙臉千層底青布鞋。”
《國語辭典》: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  拼音:wàng xiāng tái
相傳冥界中的看臺。死者的靈魂登臨眺望,可以看到他陽世家中的情狀。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xiāng)臺,急煎煎把讎人等待?!埂读凝S志異。卷二。耿十八》:「又移時,見有臺,高可數(shù)仞,游人甚夥,囊頭械足之輩,嗚咽而下上,聞人言為『望鄉(xiāng)臺』?!?/div>
《漢語大詞典》:走石
相傳 魏 晉 間有牧羊兒 皇初平 ,隨道士入 金華山 石室,四十余年,不復(fù)念家。其兄行山尋來,只見白石,不見有羊。 初平 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起而變?yōu)檠?。事?span id="z4ghpvm"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九四引神仙傳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皇初平。 宋 程俱 《讀〈神仙傳〉》詩:“鞭靈走石纔一戲,騎麟上天亦徒爾?!眳⒁姟?起石 ”。
《漢語大詞典》:起石
指 黃初平 叱石成羊的故事。相傳 黃初平 ,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jǐn),便帶他到 金華山 石室中修煉,四十余年不復(fù)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遂得相見。問 初平 :“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 往視之,但見白石而還。 初平 與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變?yōu)檠驍?shù)萬頭。事見《說庫》卷二引 晉 葛洪 神仙傳。藝文類聚卷九四、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作“ 皇初平 ”。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初平 起石, 左慈 擲杯?!?/div>
分類:故事
《漢語大詞典》:素積(素積)
(1).亦作“ 素績 ”。腰間有褶裥的素裳。是古代的一種禮服。禮記·郊特牲:“三王共皮弁素積。” 孫希旦 集解:“素積,以素繒為裳而襞積之也。素言其色,積言其制?!?span id="d2lmnhb" class="book">《荀子·富國》“士皮弁服” 唐 楊倞 注:“素積為裳,用十五升布為之。積,猶辟也,辟蹙其腰中,故謂之素積也?!?span id="njlb7ax" class="book">《漢書·外戚傳下·孝平王皇后》:“﹝太后﹞遣 長樂 少府 夏侯藩 ……及太卜、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績?!?顏師古 注:“素績謂素裳也,朱衣而素裳??冏只蜃鞣e。積謂襞積之,若今之襈為也?!?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古之素積,即今之細(xì)褶布衫也?!?br />(2).平素所蓄積。《后漢書·馮衍傳上》:“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備不豫具,難以應(yīng)卒?!?span id="mrxph7p"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若 呂頤浩 既去, 朱勝非 未來,使七月受命,八月之鎮(zhèn),九月弓勁馬肥,敵人向南,兵不素練,糧不素積,又不設(shè)險,何以御之!”
《國語辭典》:小錢(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舊時指重量或質(zhì)量較制錢小的銅錢。
2.數(shù)目不大的金錢。如:「連這點小錢也要斤斤計較,真是小氣!」
《國語辭典》:天燈(天燈)  拼音:tiān dēng
1.月亮的別名。宋。范成大 東林寺詩:「山頭一任天燈現(xiàn),個事何曾落見聞?!?br />2.懸掛高竿上的燈籠。如:「到了晚間,點上天燈,院子里立刻明亮起來?!?br />3.舊俗于農(nóng)歷正月十三日到十八日的晚間,在豎立的高竿上,懸燒敬眼光菩薩用的紅色小燈籠,稱為「天燈」。
《國語辭典》:甬道  拼音:yǒng dào
通路、走道?!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陽屬之。」《三國演義》第五八回:「遂喚諸將各分頭循河筑起甬道,暫為寨腳。」也稱為「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