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5詞典 2分類詞匯 83
《漢語大詞典》:建春
古代 洛陽 城門名。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經(jīng) 建春 而右轉(zhuǎn),循 閶闔 而逕渡?!?李善 注引《河南郡境界簿》:“ 洛陽縣 東城,第一 建春門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傍 建春 而南蹕,徑 宣陽 而東踐。”
《漢語大詞典》:魚門(魚門)
春秋 時 邾國 的城門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胄落 魚門 ,兵填馬窟?!?/div>
分類:城門門名
《漢語大詞典》:闔閶(闔閶)
北宋 東京 汴梁 城門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nèi)西右掖門外街巷:“出巷乃大內(nèi) 西角樓大街 ,西去 踴路街 ……直至 梁門 ,正名 闔閶 。”
《漢語大詞典》:渠門(渠門)
(1).旗名。一說兩旗交接以為軍門。國語·齊語:“賞服大輅,龍旗九旒,渠門赤旂,諸侯稱順焉?!?韋昭 注:“ 賈侍中 云:‘……渠門,亦旗名。赤旂,大旗也?!?昭 謂……渠門,兩旗所建,以為軍門,若今牙門也。”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詔》:“又有一匡九合,渠門之賜以隆?!?br />(2).古城門名。左傳·桓公十四年:“冬, 宋 人以諸侯伐 鄭 ,報 宋 之戰(zhàn)也。焚 渠門 ,入及大逵。” 杜預 注:“ 渠門 , 鄭 城門?!?/div>
《漢語大詞典》:顯陽(顯陽)
(1).宮門名。《文選·左思〈魏都賦〉》:“於前則 宣明 、 顯陽 , 順德 、 崇禮 ,重闈洞出?!?張載 注:“ 宣明門 前 顯陽門 ?!?br />(2).宮殿名。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敬勤 顯陽 ,肅恭 崇憲 ?!?李善 注:“宮曰 崇憲 ,太后居 顯陽殿 。”
《漢語大詞典》:東直
城門名,即東直門,北京城東面最北的門。例如:偕數(shù)友出東直?!?ins>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漢語大詞典》:銀臺門(銀臺門)
宮門名。 唐 時翰林院、學士院都在 銀臺門 附近,后因以 銀臺門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之一:“承恩初入 銀臺門 ,著書獨在金鑾殿?!?宋 陳師道 《次韻答少章》:“出入 銀臺門 ,為米不為醴。”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出 銀臺門 乘馬,謂之大三味,如釋氏之去纏縛而自在也?!币嗍∽鳌?銀臺 ”。 宋 陸游 《后園閑步》詩:“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馬 、 銀臺 莫問津。” 錢仲聯(lián)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銀臺門 北?!?清 鄭燮 《送陳坤秀才入都》詩:“長風吹天片云邈, 銀臺 萬樹含煙翻?!?/div>
《漢語大詞典》:堯母門(堯母門)
漢昭帝 降生地 鉤弋宮 的門名。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云:“ 鉤弋宮 在 長安 城中,門名 堯母門 也。”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鉤弋趙倢伃:“﹝ 昭帝 ﹞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 堯 十四月而生,今 鉤弋 亦然?!嗣渌T曰 堯母門 。”
《漢語大詞典》:桔柣
春秋 鄭 遠郊城門名。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秋, 子元 以車六百乘伐 鄭 ,入於 桔柣 之門?!?杜預 注:“ 桔柣 , 鄭 遠郊之門也?!?陸德明 釋文:“桔,戶結(jié)切;柣,待結(jié)切?!?/div>
《漢語大詞典》:皇門(皇門)
(1). 春秋 時 鄭國 郭門名。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子 圍 鄭 ……克之,入自 皇門 ,至于逵路?!?span id="jsfx1eq" class="book">《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莊王 伐 鄭 ,勝乎 皇門 ,放乎路衢。” 何休 注:“ 皇門 , 鄭 郭門?!?br />(2).古代天子路寢的左門。逸周書·皇門“ 周公 格左閎門會群門” 晉 孔晁 注:“路寢左門曰皇門?!?span id="pn6j6gj" class="book">《竹書紀年》卷下:“庚午, 周公 告諸侯于皇門。”
(3).天門。比喻帝王的宮門。《楚辭·王褒〈九懷〉》:“亂曰:皇門開兮照下土,株穢除兮蘭芷覩?!?王逸 注:“王門啟闢,路四通也?!?/div>
《漢語大詞典》:稷門(稷門)
(1).古代 齊 城門名。在今 山東省 臨淄市 北古 齊 城西邊南首,以在 稷山 之下得名。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莒子 如 齊 涖盟,盟于 稷門 之外。” 杜預 注:“ 稷門 , 齊 城門也?!?br />(2).古代 魯 南城門名。左傳·定公五年:“己丑,盟 桓子 于 稷門 之內(nèi)?!?杜預 注:“ 魯 南城門?!?/div>
《國語辭典》:銅龍門(銅龍門)  拼音:tóng lóng mén
古代太子宮門上雕有銅制龍首,故稱太子宮門為「銅龍門」。南朝齊。陸厥〈奉答內(nèi)兄希叔〉詩:「屬叼金馬署,又點銅龍門。」
《漢語大詞典》:青綺門(青綺門)
即 青門 。 長安 古城門名。古代常用為送別之處。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城 東出南頭第一門曰 霸城門 ,民見門色青,名曰 青城門 ,或曰 青門 ……《廟記》曰 霸城門 亦曰 青綺門 ?!?唐 李白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詩之一:“何處可為別, 長安 青綺門 。”亦省作“ 青綺 ”。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 青綺 春門,溝渠交映。” 唐 蘇颋 《幸新豐及同州敕》:“ 左翊 之地,近入黃圖; 新豐 之邑,甫鄰 青綺 。”
《國語辭典》:正陽門(正陽門)  拼音:zhèng yáng mén
1.宋代汴京宮城門名,即宣德門,明道元年改稱為「正陽門」。
2.今北平內(nèi)城的正南門,俗稱前門,即元代的麗正門,明正統(tǒng)年間改稱為「正陽門」。
《漢語大詞典》:東閭(東閭)
(1). 春秋 時 齊國 東門名。左傳·襄公十八年:“ 范鞅 門于 揚門 ; 州綽 門于 東閭 ?!?杜預 注:“ 齊 東門也?!?span id="ifyqnuc" class="book">《呂氏春秋·貴直》:“ 齊王 問吏曰:‘哭國之法若何?’吏曰:‘斮?!踉唬骸蟹??!絷惛|(zhì)於 東閭 ?!?br />(2).復姓。 漢 有 東閭氏 。參閱漢書·霍光傳“有女與帝相配” 唐 顏師古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