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民社
司業(yè)
立政
親民
都堂
鈴閣
史君
銓曹
方鎮(zhèn)
符節(jié)
方州
銅章
治生
師帥
治所
《國語辭典》:民社  拼音:mín shè
人民與社稷。宋。蘇軾送張嘉父長官〉詩:「微官有民社,妙割無雞牛?!?/div>
《漢語大詞典》:司業(yè)(司業(yè))
(1).謂主管世子學業(yè)教育。禮記·文王世子:“樂正司業(yè),父師司成?!?鄭玄 注:“司,主也。” 孔穎達 疏:“司是職司,故為主。謂樂正主太子、之業(yè)?!?br />(2).學官名。 隋 以后國子監(jiān)置司業(yè),為監(jiān)內(nèi)的副長官,協(xié)助祭酒,掌儒學訓導(dǎo)之政。至 清 末始廢。參閱通典·職官九、《續(xù)通典·職官九》、《清通典·職官六》
(3).指 唐 張籍 。 張籍 仕終國子司業(yè),故稱。 清 孫枝蔚 《吊張文昌遺宅》詩:“眼前幾客如司業(yè),卷內(nèi)長篇及 董公 ?!?/div>
《國語辭典》:立政  拼音:lì zhèng
修立政教?!稌?jīng)。周官》:「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谷龂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5335' target='_blank'>何晏 〈景福殿賦〉:「皆體天作制,順時立政?!?/div>
《國語辭典》:親民(親民)  拼音:qīn mín
1.親近民眾,使民日新其德?!抖Y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br />2.愛民?!豆茏?。形勢解》:「蒞民如父母,則民親愛之。道之純厚,遇之有實,雖不言曰吾親民,而民親矣。」
《國語辭典》:親人(親人)  拼音:qīn rén
關(guān)系親近的親屬。《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今見父親認道,只有引孫是親人,故此請了他來家?!埂都t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lǐng)出去?!?/div>
《漢語大詞典》:都堂
(1). 唐 尚書省署居中,東有吏、戶、禮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書省的左右仆射總轄各部,稱為都省,其總辦公處稱為都堂。 宋 金 沿之。 唐 韋承貽 《策試夜?jié)摷o長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卷回。” 清 趙翼 《漳州木棉庵懷古》詩:“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稟鈞裁?!?br />(2). 明 代稱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又派遣到外省的總督、巡撫都帶有都察院御史銜,亦稱都堂。《平山冷燕》第十一回:“這個 燕生員 ,乃是本郡 燕都堂 之子,叫做 燕白頷 ?!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堂。
《國語辭典》:鈴閣(鈴閣)  拼音:líng gé
將帥居住辦事的地方?!稌x書。卷三四。羊祜傳》:「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之下,侍衛(wèi)者不過十數(shù)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065' target='_blank'>貫休 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詩七首之一:「一從到后常無事,鈴閣公庭滿綠苔。」
《漢語大詞典》:史君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絳州園池》:“絳臺史君府,亭閣參園圃?!?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賴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眳⒁姟?使君 ”。
《國語辭典》:使君  拼音:shǐ jūn
1.尊稱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逗鬂h書。卷一六??茆鳌罚骸阜歉颐{使君,竊傷計之不詳也?!?br />2.對官吏、長官的尊稱?!度龂?。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弧埂度龂萘x》第一○回:「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漢語大詞典》:銓曹(銓曹)
(1).主管選拔官員的部門。 唐 包湑 《會昌解頤錄·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薦他人亦得?!?span id="ekewr6j" class="book">《宋史·岳云傳》:“﹝ 岳云 ﹞功在第一, 飛 不言。逾年,銓曹辯之,始遷武翼郎?!?清 李漁 《蜃中樓·點差》:“漫勞烏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
(2).借指主管選拔官員之長官。明史·顧鼎臣傳:“兵部主事 馬承學 恃 鼎臣 有聯(lián),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學 而用 崑 。”
《國語辭典》:方鎮(zhèn)(方鎮(zhèn))  拼音:fāng zhèn
擁有兵權(quán)而管理一方的長官,如唐時節(jié)度使之類。
《國語辭典》:符節(jié)(符節(jié))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門關(guān)卡的一種憑證。用竹、木、玉、銅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取其一,使用時相合以為憑。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調(diào)兵時用為憑證?!吨芏Y。地官。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貨賄用璽節(jié)?!固?。元結(jié)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節(jié)我所持?!?br />2.形容相符合、吻合?!睹献?。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div>
《國語辭典》:方州  拼音:fāng zhōu
1.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稱大地為「方州」?!痘茨献?。覽冥》:「背方州,抱圓天。」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于事?!?br />2.古稱帝都。漢。班固 典引:「日月邦畿,卓犖乎方州,洋益乎要荒?!?br />3.州郡。也指州郡的長官。南朝陳。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彼豪門著姓,典牧方州,拘隔天朝,亟離寒暑。」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div>
《漢語大詞典》:銅章(銅章)
古代銅制的官印。 唐 以來稱郡縣長官或指相應(yīng)的官職。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千石至三百石銅印。六百石銅章墨綬?!?唐 岑參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詩:“縣花迎墨綬,關(guān)柳拂銅章。” 明 宋濂 《處州季君墓銘》:“手麾義旌,從者如水,左捕右攘,朱衣銅章?!?/div>
《國語辭典》:治生  拼音:zhì shēng
1.自營生計?!豆茏?。輕重戊》:「出入者長時,行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生,丁壯者歸而薄業(yè)。」《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赣植荒苤紊藤Z,常從人寄食飲?!?br />2.部屬對于長官或旅外官吏對于原籍長官的自稱,始于明朝?!缎咽酪鼍墏鳌返谝凰幕兀骸钢紊藕疃鄷r了!望老父母略住片時,不敢久留?!?/div>
《國語辭典》:師帥(師帥)  拼音:shī shuài
1.一師的統(tǒng)率。周代的軍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師帥皆中大夫。見《周禮。夏官。司馬》。
2.表率?!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附裰な?、縣令,民之師帥?!埂缎绿茣?。卷一○五。褚遂良傳》:「刺史,民之師帥也。得人,則下安措;失人,則家勞??!?/div>
《漢語大詞典》:治所
古代地方長官的官署。漢書·朱博傳:“使者行部還,詣治所?!?顏師古 注:“治所,刺史所止理事處。”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二年:“且 汴州 關(guān) 東衝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攝職,何異空城!”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 唐 朝廷允許他們住在 河西 節(jié)度使治所附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