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總管
方面
仁風(fēng)
朝端
正長
鎮(zhèn)撫
方伯
鈞慈
都統(tǒng)
小隊
故侯
牧守
列城
行營
藩鎮(zhèn)
《國語辭典》:總管(總管)  拼音:zǒng guǎn
1.職官名。稱督兵、守郡或管理特種事務(wù)的長官;高級宦官亦有總管太監(jiān)的稱謂。
2.仆役的總管理人?!都t樓夢》第四回:「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后,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div>
《國語辭典》:方面  拼音:fāng miàn
1.事物的某一部分。如:「在音樂上,他對聲樂方面特別擅長?!?br />2.方向?!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3.獨當(dāng)一面的職務(wù)。后稱封疆大吏為「方面」?!稏|觀漢記。卷九。馮異傳》:「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div>
《國語辭典》:仁風(fēng)(仁風(fēng))  拼音:rén fēng
比喻德惠。因德惠普施有如風(fēng)吹萬物?!稌x書。卷九二。文苑傳。袁宏傳》:「輒當(dāng)奉揚仁風(fēng),慰彼黎庶。」《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大晉統(tǒng)天,仁風(fēng)遐揚?!?/div>
《漢語大詞典》: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宋書·王弘傳》:“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fù)謹(jǐn)守??疲瑒t終莫之糾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蹔遂沖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為朝臣之首也?!?唐 王維 《送丘為往唐州》詩:“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br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陽》詩:“藥樹吟多且握蘭,藹然公議滿朝端?!?span id="usogu66" class="book">《明史·吳時來傳》:“ 時來 初以直竄,聲振朝端?!?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劉庸夫:“門生故吏,分布朝端?!?/div>
《漢語大詞典》:正長(正長)
(1).謂君主或各級行政長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復(fù)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span id="b0yaiki" class="book">《穀梁傳·僖公十九年》:“上無正長之治,大臣背叛,反為寇盜?!?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書·蘇綽傳》:“非直州郡之官,宜須善人,爰至黨族閭里正長之職,皆當(dāng)審擇。” 宋 曾鞏 《正長各舉屬官誥》:“然存於,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長也,至於屬官則未有二帝嘗命之者?!?br />(2).古代指塾師。逸周書·大聚:“立勤人以職孤,立正長以順幼,立職喪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朱右曾 校釋:“正長,若書傳所言,卿大夫致仕而歸,居門側(cè)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國語辭典》:鎮(zhèn)撫(鎮(zhèn)撫)  拼音:zhèn fǔ
使安定并撫恤之?!蹲髠?。昭公二十五年》:「國君是以鎮(zhèn)撫其民。詩曰:『人之云亡,心之憂矣。』」《三國演義》第六五回:「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鎮(zhèn)撫,并皆平定。」
《國語辭典》:方伯  拼音:fāng bó
一方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shè)方伯?!购蠓悍Q各地方的長官。三國魏。曹囧 六代論:「且今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軍武之任?!挂卜Q為「邦伯」。
《漢語大詞典》:鈞慈(鈞慈)
對帝王或長官的敬稱。謂其仁厚慈愛。 宋 岳飛 《申劉光世乞兵馬糧食狀》:“欲望鈞慈,捐一二千之眾,假十餘□之糧,令 飛 得激厲士卒,徑赴賊壘?!?宋 陸游 《上二府乞勿受慶云圖札子》:“欲望鈞慈以太上皇帝卻芝草故事,委曲奏陳。”
《漢語大詞典》:都統(tǒng)(都統(tǒng))
(1).統(tǒng)領(lǐng),總領(lǐng)。后漢書·齊武王縯傳“自稱柱天都部” 唐 李賢 注:“都部者,都統(tǒng)其眾也?!?唐 韓愈 《許國公神道碑銘》:“誅 吳元濟(jì) 也,命公都統(tǒng)諸軍。”《舊唐書·高駢傳》:“銅鹽重務(wù),綰握約及七年;都統(tǒng)雄藩,幅員幾於萬里。”
(2).官名。武官名 晉 太元 中, 前秦 苻堅 興兵侵 晉 ,征富家子弟二十以下者共三千馀騎,始設(shè)少年都統(tǒng),為帶領(lǐng)青年士兵之將官。 唐 代后期討伐藩鎮(zhèn)和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設(shè)諸道行營都統(tǒng),為各道出征兵的統(tǒng)帥; 遼 金 亦有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之名。
(3).官名。指地區(qū)長官名號。 前秦 末,有 河西 鮮卑 大都統(tǒng)。是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的官號。
(4).官名。 清 代設(shè)八旗都統(tǒng),為旗的最高長官。職掌一旗的戶口、生產(chǎn)、教養(yǎng)和訓(xùn)練等。
(5).官名。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在 熱河 、 察哈爾 、 綏遠(yuǎn) 等特別區(qū)設(shè)置都統(tǒng),為地方軍政長官。
《國語辭典》:小隊(小隊)  拼音:xiǎo duì
隊伍的編制單位。其人數(shù)不多,便于管理。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fù)P州人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亡,隱居青門外種瓜為生。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后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清。龔自珍人月圓。綠珠不愛珊瑚樹〉詞:「綠珠不愛珊瑚樹,情愿故侯家。」
分類:長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賣的瓜。參見「故侯」條。后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唐。王維老將行〉:「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div>
分類:東陵瓜
《國語辭典》:牧守  拼音:mù shǒu
州郡的長官。《漢書。卷八四。翟方進(jìn)傳》:「如陳咸、朱博、蕭育、逢信、孫閎之屬,皆京師世家,以材能,少歷牧守列卿,知名當(dāng)世?!?/div>
《漢語大詞典》:列城
(1).城邑;邊塞城堡。左傳·僖公十五年:“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東盡 虢略 ,南及 華山 ,內(nèi)及 解梁城 ,既而不與?!?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汝水:“ 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span id="ertgyqi" class="book">《舊唐書·德宗紀(jì)下》:“ 吳少誠 非次擢用,授以節(jié)旄,秩居端揆之榮,任總列城之重。”
(2).指城邑長官。 宋 陸游 《喜小兒輩到行在》詩:“傳聞賊棄兩京走,列城爭為朝廷守?!?/div>
《國語辭典》:行營(行營)  拼音:xíng yíng
1.出征時的軍營或特指統(tǒng)帥出征時辦公的地方。北周。庚信 詠畫屏風(fēng)詩二五詩之一六:「淺草開長埒,行營繞細(xì)廚。」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jié)度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吳山依重鎮(zhèn),江月帶行營?!?br />2.出兵、行軍。《新五代史。卷一一。周太祖本紀(jì)》:「威居軍中,延見賓客,褒衣博帶,及臨陣行營,幅巾短后,與士卒無異?!?/div>
《國語辭典》:藩鎮(zhèn)(藩鎮(zhèn))  拼音:fán zhèn
唐代在邊陲各地設(shè)置節(jié)度使,鎮(zhèn)守土地,抵禦外侮,稱為「藩鎮(zhèn)」。唐。玄宗〈賜崔日知往潞州〉詩:「藩鎮(zhèn)謳謠滿,行宮雨露深?!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此術(shù)既不易輕得,唐之藩鎮(zhèn)羨慕仿做,極力延到奇蹤異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