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6,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兵長
執(zhí)政官
大堂
邑主
十二牧
按察使
排甲
武城宰
守刺
宰守
邦守
候兵
移藩
長率
右符
《漢語大詞典》:兵長(兵長)
兵卒的長官。后漢書·朱浮傳:“會 上谷 太守 耿況 遣騎來救 浮 , 浮 乃得遁走。南至 良鄉(xiāng) ,其兵長反遮之?!?李賢 注:“兵長,兵之長帥也。”《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郡國大姓及兵長、羣盜處處并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div>
分類:兵卒長官
《漢語大詞典》:執(zhí)政官
在古代歐洲,主要指稱古代希臘城邦和羅馬的高級長官。在雅典,約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選舉九名執(zhí)政官,首席執(zhí)政官,掌握內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來命名他任職的那一年,又稱“名年執(zhí)政官”。在羅馬,從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選兩名執(zhí)政官,當年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掌握軍政大權。戰(zhàn)時為軍隊最高統(tǒng)帥。帝國時代已形同虛設。
《國語辭典》:大堂  拼音:dà táng
1.官衙中的治事廳堂。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亂語?!?br />2.下屬對主管的稱呼?!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盖杏浵鹊酆曛问辏砩诠げ看筇脛⒋罄蠣敿曳鲐??!?/div>
《漢語大詞典》:邑主
縣邑的長官。 漢 焦贛 《易林·困之兌》:“國將有事,狐嘈向城。三日悲鳴,邑主大驚?!?span id="x7jrj2g"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個承差﹞請知縣到正廳上坐下,叫人到里面報道:‘邑主在外有請?!?/div>
分類:縣邑長官
《漢語大詞典》:十二牧
(1).傳說中 舜 時十二州的長官。《書·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蔡沉 集傳:“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 唐順之 《廷試策》:“雖哲如 堯 舜 ,而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內則九官、十六相以為岳牧之倡,外則四岳、十二牧以任總領之責?!?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之賢,必與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br />(2).泛指古代地方長官。 清 魏源 《〈圣武記〉敘》:“嘗觀 周 、 漢 、 唐 、 宋 、 金 、 元 、 明 之中葉矣……人見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div>
分類:長官
《國語辭典》:按察使  拼音:àn chá shǐ
職官名。唐置,明清以按察使為一省司法長官,掌刑名按劾之事。
《漢語大詞典》:排甲
舊時居民基層組織。亦指其長官。 明 劉基 《陳太初充兵應點作詩戲之》:“忽聞巷長呼排甲,急換戎裝出荷殳?!?明 沈榜 《宛署雜記·鋪行》:“國初悉城內外居民,因其里巷多少,編為排甲,而以其所業(yè)所貨註之籍。”《六部成語注解·戶部·總甲》:“各大村鎮(zhèn),每村地分數(shù)甲數(shù)十百家,每甲之中又分某鄉(xiāng)某排,一排之中有排甲,稽察一鄉(xiāng)之中,設鄉(xiāng)約約束。”清史稿·食貨志一:“鹽塲井灶,另編排甲?!?/div>
《漢語大詞典》:武城宰
論語·雍也:“ 子游 為 武城 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武城 宰, 武城 的長官。后借指 孔子 弟子 言偃 (字 子游 )。 明 高啟 《言公井》詩:“寥寥 武城 宰,遺井 虞山 陰;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div>
《漢語大詞典》:守刺
太守與刺史。泛指地方長官。宋史·胡寅傳:“遴選守刺,久于其官,痛刈姦贓,廣行於寬恤者,愛民之實也?!?/div>
《漢語大詞典》:宰守
(1).主管守衛(wèi)。后漢書·酷吏傳序:“ 漢 承 戰(zhàn)國 餘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br />(2).泛指地方行政長官。周書·蘇綽傳:“明知百僚卿尹,雖各有所司,然其治民之本,莫若宰守之最重也。”南史·賀琛傳:“今天下宰守所以皆尚貪殘,罕有廉白者,良由風俗侈靡使之然也?!?/div>
《漢語大詞典》:邦守
地方長官。 唐 袁高 《茶山詩》:“顧省忝邦守,又慚復因循?!?/div>
《漢語大詞典》:候兵
(1).觀察軍事動態(tài)。 漢 張衡 《周天大象賦》:“北落置候兵之門,八魁建張禽之網(wǎng)?!?span id="zrzrjgd"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上》:“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 長安城 北門曰北落兵,以象此也。主非常以候兵?!?br />(2).即候卒。侍候長官的士兵。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南豐主簿》:“遂窮搜室中,得所煮鉢, 瑩 始色變。執(zhí)送府訊鞫,服與候兵通,欲置藥毒主翁,然后罄家貲以嫁。”
《漢語大詞典》:移藩
謂古時地方軍政長官改換轄地。亦泛指官員調任。 宋 梅堯臣 《送吳給事自許昌移淮西》詩:“坐閣政方舉,移藩心所求?!?清 蔣士銓 《第二碑·賡韻》:“當日 籛公 移藩倉卒,只立一碑表識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長率(長率)
(1).長官與下屬。晏子春秋·諫下二四:“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br />(2).特指古代一方諸侯之長。文選·陸機〈五等論〉:“長率連屬,咸述其職?!?李善 注引禮記:“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唐 白居易 《除范傳正宣歙觀察使制》:“古之諸侯三載考績,選其賢者,命為長率?!?/div>
《漢語大詞典》:右符
符信的右半。古代調動軍隊或任免州郡長官等時使用。雙方各執(zhí)其一,左右合符,以為憑信。以竹、木、銅等制作。魚形符的右半亦稱“ 右魚 ”。新唐書·車服志:“初, 高祖 入 長安 ,罷 隋 竹使符,班銀菟符,其后改為銅魚符,以起軍族、易守長……宮殿門、城門,給交魚符、巡魚符。左廂、右?guī)o開門符、閉門符。亦左符進內,右符監(jiān)門掌之。蕃國亦給之,雄雌各十二,銘以國名,雄者進內,雌者付其國。朝貢使各齎其月魚而至,不合者劾奏?!?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魚書:“ 漢 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為驗,蓋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 唐 世刺史執(zhí)左魚,至州,與右魚合契,亦其制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