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賢府
老爹
道副
彤幃
贊務(wù)
神父
畫行
鈴轅
郡帥
頒首
兵長
執(zhí)政官
大堂
邑主
十二牧
《漢語大詞典》:賢府(賢府)
古代對地方長官的尊稱。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今日煩賢府密地差人送至 北京 王銀匠 處暫居,足感足感?!?/div>
分類:長官尊稱
《國語辭典》:老爹  拼音:lǎo diē
稱謂:(1)稱父親。(2)對老年人的尊稱?!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竿趺岬溃骸呵乩系?!頭翁不知,你是聽見我說過的,不見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3)下級稱上級、仆役稱主人、衙役對官吏的稱呼。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小人是太守府內(nèi)親隨,奉老爹鈞語,著我打掃的這翠云樓?!?4)老父自稱。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七。乾淳奉親》:「太上以白玉桃杯賜上御酒云:『學取老爹年紀早早還京。』」
《漢語大詞典》:道副
古代行政區(qū)域道的副長官。 元 姚燧 《河南道勸農(nóng)副使白公墓碣銘》:“出僉 陜西 漢中道 提刑按察司事, 燧 亦為其道副,故得詳西土所為?!?/div>
《漢語大詞典》:彤幃(彤幃)
漢 代刺史出行用的赤色車帷。后用以借指州府地方長官。 唐 崔湜 《拜襄州剌史途中言志》詩:“彤幃荷新寵,朱黻蒙舊榮?!?/div>
《漢語大詞典》:贊務(wù)(贊務(wù))
亦作“賛務(wù)”。
(1).協(xié)助處理事務(wù)。《后漢書·郎顗傳》:“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豈無貞賢,未聞朝廷有所賞拔,非所以求善贊務(wù),弘濟元元?!?南朝 梁 沈約 《高士贊序》:“圣人蒞天下,則賢人賛務(wù)?!?北周 庾信 《擬連珠》:“蓋聞 蕭 曹 贊務(wù),雄略所資。 魯 衛(wèi) 前驅(qū),威風所假。”
(2).古代官名。州郡長官的助理。北史·張須陁傳:“ 大業(yè) 中,為 齊郡 贊務(wù)?!?span id="xgtodun" class="book">《隋書·百官志下》:“ 雍州 ,置牧。屬官有別駕,贊務(wù)?!?/div>
《國語辭典》:神父  拼音:shén fù
1.對賢明長官的尊稱。《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宋登傳》:「為汝陰令,政為明能,號稱『神父』。」
2.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也稱為「神甫」。
《國語辭典》:畫行(畫行)  拼音:huà xíng
官署首長在發(fā)文的稿上簽署「行」字,表示同意。
《漢語大詞典》:鈴轅(鈴轅)
長官的公署或臨時駐地。 清 馮桂芬 《懷人·羅椒生太仆時視學皖江》詩:“午夜鈴轅靜讀書,青氈風味似寒儒。”
《漢語大詞典》:郡帥(郡帥)
郡守。因其為一郡之長官,故稱。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四:“冬一夕, 張 ( 張圣者 )坐定,有青衣擎生荔一柈獻。詰旦,遣遺郡帥?!?/div>
《漢語大詞典》:頒首(頒首)
(1).頭大貌。 漢 劉楨《魯都賦》:“頒首莘尾,豐顱重斷?!?br />(2).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鄭玄 箋:“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頒首”稱頌長官清明。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波而動之則憂,頳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則安,頒首之頌興焉。”
《漢語大詞典》:兵長(兵長)
兵卒的長官。后漢書·朱浮傳:“會 上谷 太守 耿況 遣騎來救 浮 , 浮 乃得遁走。南至 良鄉(xiāng) ,其兵長反遮之?!?李賢 注:“兵長,兵之長帥也。”《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郡國大姓及兵長、羣盜處處并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
分類:兵卒長官
《漢語大詞典》:執(zhí)政官
在古代歐洲,主要指稱古代希臘城邦和羅馬的高級長官。在雅典,約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選舉九名執(zhí)政官,首席執(zhí)政官,掌握內(nèi)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來命名他任職的那一年,又稱“名年執(zhí)政官”。在羅馬,從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選兩名執(zhí)政官,當年就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掌握軍政大權(quán)。戰(zhàn)時為軍隊最高統(tǒng)帥。帝國時代已形同虛設(shè)。
《國語辭典》:大堂  拼音:dà táng
1.官衙中的治事廳堂。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亂語?!?br />2.下屬對主管的稱呼?!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盖杏浵鹊酆曛问辏砩诠げ看筇脛⒋罄蠣敿曳鲐??!?/div>
《漢語大詞典》:邑主
縣邑的長官。 漢 焦贛 《易林·困之兌》:“國將有事,狐嘈向城。三日悲鳴,邑主大驚。”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個承差﹞請知縣到正廳上坐下,叫人到里面報道:‘邑主在外有請?!?/div>
分類:縣邑長官
《漢語大詞典》:十二牧
(1).傳說中 舜 時十二州的長官。《書·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蔡沉 集傳:“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 唐順之 《廷試策》:“雖哲如 堯 舜 ,而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內(nèi)則九官、十六相以為岳牧之倡,外則四岳、十二牧以任總領(lǐng)之責?!?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之賢,必與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br />(2).泛指古代地方長官。 清 魏源 《〈圣武記〉敘》:“嘗觀 周 、 漢 、 唐 、 宋 、 金 、 元 、 明 之中葉矣……人見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
分類: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