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銅竹
總長
民長
建麾
官都
大案
鹽院
札子
省臣
貳守
主諾
雌堂
驛長
竹使符
冥司
《漢語大詞典》:銅竹(銅竹)
猶銅符,銅印。古代地方長官所佩。 唐 裴度 《送劉》詩:“不歸丹掖去,銅竹漫云云。” 清 姚鼐 《消苑望郎山有懷朱克齋》詩:“男兒三十分銅竹,多少功名到白頭?!?/div>
《漢語大詞典》:總長(總長)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 南京 臨時(shí)政府各部的長官。亦為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shí)期中央政府各部最高長官之名稱。
《漢語大詞典》:民長(民長)
百姓的長官。呂氏春秋·振亂:“凡為天下之民長也,慮莫如長有道而息無道,賞有義而罰不義?!?/div>
分類:百姓長官
《漢語大詞典》:建麾
(1).建,樹立;麾,旌旗。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br />(2).古代建大麾以封藩國,后因以“建麾”指出任地方長官。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建麾作牧,明德攸在?!?李善 注:“麾,旌旗之名,州將所執(zhí)也?!?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二:“今人守郡謂之建麾。”
《漢語大詞典》:官都
國家眾官的首長或某地方某單位的行政長官。管子·問:“問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斷,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謂總攝諸司者也?!?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與‘五官’同列,當(dāng)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別,在中央者‘總攝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誤。在地方及其他官職,亦有都,《度地篇》水官有都,即其證?!?/div>
《漢語大詞典》:大案
(1). 清 代各省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同時(shí)列名保舉一大批下屬晉級,稱為大案。《老殘游記》第四回:“老兄可以捐個(gè)同知,今年隨摺一個(gè)過班,明年春間大案,又是一個(gè)過班,秋天引見,就可得 濟(jì)東泰武臨道 。”
(2).指重大案件。如:近年來抓緊審理經(jīng)濟(jì)領(lǐng)域中的大案、要案,依法判處了一些貪污盜竊分子。
《漢語大詞典》:鹽院(鹽院)
(1).官署名。鹽政衙門。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我是要到 揚(yáng)州 鹽院太老爺那里去説話的,你們小心伺候?!?br />(2).官名。管理鹽務(wù)的長官。清史稿·禮志十:“運(yùn)使見督撫、鹽院,與司道同?!?span id="662uii2"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五回:“所以鹽院的供應(yīng),以及緝私犒賞,贍養(yǎng)窮商子孫,一切費(fèi)用,都出在里面?!?/div>
《國語辭典》:札子  拼音:zhá zi
官府中的往來文書?!端疂G傳》第一六回:「這獻(xiàn)生辰綱的札子內(nèi),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七回:「他叫做藍(lán)寶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見總督?!挂沧鳌竸炞印?。
《漢語大詞典》:省臣
行省的長官。 明 何孟春 《馀冬緒錄摘抄》卷五:“國初,中原地兵興之后,田多荒蕪者, 太祖 命省臣計(jì)議。”《剪燈馀話·泰山御史傳》:“省臣以孝弟力田薦,不報(bào)?!?/div>
分類:行省長官
《漢語大詞典》:貳守(貳守)
(1).州府長官太守的副手。 元 揭傒斯 《題臨江同知問流民事跡》詩:“ 臨江 貳守廉且武,手縛其渠散其伍?!?明 張居正 《贈荊門守黃君升開封貳守序》:“ 黃君 既晉 開封 貳守,舊僚某子,曾為文以贈之。” 明 李開先 《送陳平岡大名別駕序》:“府迺縣之大者也;貳守,令之長者也。”
(2).謂任同知之職。 清 全祖望 《墨云董文墓志銘》:“ 永昌 之貳守於 東萊 也,招先生為左海之行。” 清 盧文弨 《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秦公墓志銘》:“先世有貳守 江 南之 太平 者,因家 當(dāng)涂 ?!?/div>
《漢語大詞典》:主諾(主諾)
古代地方長官對下屬意見簽署表示同意,稱為“主諾”。 唐 陳子昂 《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坐嘯徒積,主諾空慙?!?唐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詩之二:“ 湘浦 未賜環(huán), 荊門 猶主諾?!?/div>
《漢語大詞典》:雌堂
古時(shí)州一級地方長官聽事之堂。 宋 黃朝英 《靖康緗素雜記·黃閣》:“黃堂者,太守聽事之堂也,亦謂之雌堂……﹝ 宋子京 ﹞《初到郡齋》云:‘姑俟天藏疾,雌堂日宴居?!焙笠蚍Q太守為“雌堂”。
分類:長官太守
《漢語大詞典》:驛長(驛長)
掌管驛站的長官。《唐律·廄庫·監(jiān)主借官奴畜》:“驛長私借人馬驢者,各減一等,罪止杖一百?!?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驛長不遇梅花使,孤身去客三千里?!?/div>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漢 時(shí)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師,左與郡國。凡發(fā)兵用銅虎符,其馀征調(diào)用竹使符。漢書·文帝紀(jì):“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亦省稱“ 竹使 ”。后漢書·杜詩傳:“舊制發(fā)兵,皆以處符,其餘徵調(diào),竹使而已?!?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鄭康成 周禮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br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銘》:“三分竹使,再徙建旟?!?唐 房孺復(fù) 《酬竇大閑居見寄》:“名慚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歸思迷。” 宋 蘇軾 《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詩:“ 中山 保塞 兩窮邊,臥治雍容已百年,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br />(3).借指州郡長官。 唐 張九齡 《登荊州城樓》詩:“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div>
《國語辭典》:冥司  拼音:míng sī
陰府的有司?!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兒死去,見了冥司,冥司道:『兒無罪』不行拘禁,得屬后土夫人帳下,掌傳箋奏?!?/div>
分類:陰間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