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邊鎮(zhèn)
秘書監(jiān)
曲長
佐吏
方侯
騎長
箋記
出刺
方牧
藩岳
殿帥
熊轓
方維
中郎將
方屏
《漢語大詞典》:邊鎮(zhèn)(邊鎮(zhèn))
(1).邊境地區(qū)的要塞重鎮(zhèn)。魏書·高祖紀(jì)上:“又詔流迸之民,皆令還本,違者配徙邊鎮(zhèn)?!?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邊鎮(zhèn)戍歌連夜動(dòng),京城燎火徹明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猛將精兵卻聚集在邊鎮(zhèn)上,內(nèi)外失去平衡,危險(xiǎn)的局面是顯而易見的。”
(2).指鎮(zhèn)守邊地的軍事長官。宋書·張暢傳:“且城守備防,邊鎮(zhèn)之常,但悅以使之,故勞而無怨耳?!?span id="tqd11of" class="book">《魏書·叔孫建傳》:“會彼邊鎮(zhèn)棄守而去,故 晉 前軍得以西進(jìn),非敢憑陵 魏 境。” 清 姚鼐 《〈西魏書〉序》:“當(dāng) 拓跋氏 之衰,朝廷失政而邊鎮(zhèn)橫,武夫暴興而國柄移?!?/div>
《國語辭典》:秘書監(jiān)(祕書監(jiān))  拼音:mì shū jiàn
職官名。東漢桓帝時(shí)設(shè)立,掌理歷代圖書。梁、隋、唐、宋時(shí),為秘書省之長官。
《漢語大詞典》:曲長(曲長)
古代軍隊(duì)編制,部下有曲,曲的長官為曲長。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於是以 亮 為右將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蜀 諸葛亮 上言:“自臣到 漢中 ,中間期年耳,然喪 趙云 、 陽羣 …… 鄧銅 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div>
《漢語大詞典》:佐吏
(1).指古代地方長官的僚屬。晉書·王濬傳:“ 邈 乃大會佐吏?!?span id="opctvhf" class="book">《南史·宋武帝紀(jì)上》:“義軍初剋京城, 脩 司馬 刁弘 率文武佐吏來赴。”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八年:“ 沖 對佐吏嘆曰:‘ 謝安石 有廟堂之量!’” 胡三省 注:“諸藩府參佐為佐吏。”
(2).即佐史。后漢書·城陽恭王劉祉傳:“詔 零陵郡 奉祠 節(jié)侯 、 戴侯 廟,以四時(shí)及臘歲五祠焉。置嗇夫、佐吏各一人?!?王先謙 集解引 劉攽 云:“案《后漢志》:縣小吏有嗇夫,有佐史,則此吏字當(dāng)作史也?!?朱起鳳 《辭通》“佐史、佐吏、佑吏”條按:“史、吏古通用。”
《漢語大詞典》:方侯
古指邦國之君。亦借指地方長官。 漢 揚(yáng)雄 《司空箴》:“綱以羣牧,綴以方侯。”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一表》:“古之方侯獲其厚祿,養(yǎng)敢死之士,以備寇患。” 元 范梈 《贈(zèng)方永叔往教重慶路》:“方侯天機(jī)深,大雅託遺音。”
分類:邦國長官
《漢語大詞典》:騎長(騎長)
騎兵長官之一。漢書·靳歙傳:“所將卒斬車司馬、候各四人,騎長十二人。”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騎之長?!?/div>
分類:騎兵長官
《漢語大詞典》:箋記(箋記,牋記)
古代文體名。給長官的書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 孝景 諱 啟 ,故兩 漢 無稱,至 魏國 箋記,始云啟聞?!?br />牋記:古代文體之一。給長官的書啟。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十反·蜀郡太守潁川劉勝》:“太僕 杜密 周甫 亦去 北海 相在家,每至郡縣,多所陳説,牋記括(托)屬?!?span id="vsuhy7e" class="book">《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 規(guī) ﹞所著賦、銘、碑、讚、禱文、弔、章表、教令、書、檄、牋記,凡二十七篇?!?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原牋記之為式,既上窺乎表,亦下睨乎書……清美以惠其才,彪蔚以文其響,蓋牋記之分也?!?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始敢脩牋記參候之禮,庶幾將心誠飢渴之勤,載省孤蒙,實(shí)為幸會?!?
《漢語大詞典》:出刺
出任州府長官。 唐 顧云 《上池州衛(wèi)郎中啟》:“寧知出刺之邦,又是維桑之地?!?宋 王安石 《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志銘》:“居頃之,出刺 潤州 ,又刺 泉州 ?!?宋 沈遼 《彭城太尉詩序》:“及西遷,出刺 華州 ,踰貳拾年乃驗(yàn),官至神武統(tǒng)軍,贈(zèng)太師?!?/div>
《國語辭典》:方牧  拼音:fāng mù
方伯、州牧的并稱,為統(tǒng)治一方的軍政長官?!稌x書。卷四二。列傳。王?!罚骸副菹麓植斐贾蘅?,而識其欲自效之誠,是以授臣以方牧之任,委臣以征討之事?!鼓铣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778' target='_blank'>范云 〈贈(zèng)張徐州謖〉詩:「疑是徐方牧,既是復(fù)疑非。」
《漢語大詞典》:藩岳(藩嶽)
亦作“ 藩岳 ”。
(1).指諸侯或總領(lǐng)一方的地方長官。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zèng)陸機(jī)》詩:“藩岳作鎮(zhèn),輔我京室?!?span id="zsz6qcz" class="book">《魏書·元脩義傳》:“ 靈太后 詔曰:‘收葬之恩,事由上旨,藩岳何得越職干陳!’”舊唐書·崔珙傳:“ 崔氏 咸通 乾符 間,昆仲子弟紆組拖紳,歷臺閣,踐藩岳者二十餘人?!?br />(2).指邊防重鎮(zhèn)。 南朝 梁簡文帝 《戎昭將軍劉顯墓銘》:“內(nèi)參禁中,外相藩岳。”北史·李崇傳:“吾受國重恩,忝守藩岳?!?/div>
《漢語大詞典》:殿帥(殿帥)
宋 代稱統(tǒng)領(lǐng)禁軍的殿前司長官都指揮使或殿前指揮使為殿帥。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 宋守約 為殿帥,自入夏日,輪軍校十?dāng)?shù)輩捕蟬,不使得聞聲?!?span id="skiphjf"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九月,有狐自 艮岳山 直入中禁,據(jù)御榻而坐;殿帥遣殿司 張山 逐之,徘徊不去。”《水滸傳》第二回:“ 高俅 得做太尉,揀選吉日良辰去殿帥府里到任?!?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蘇文:“殿帥 姚某 性饕餮,每得 坡公 手帖,輒換得羊肉數(shù)斤,故 坡 有傳語‘本官今日斷屠’之謔。”
《漢語大詞典》:熊轓
熊車。亦泛指公卿及地方長官所乘的車。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彤幃獨(dú)選,熊轓下蘆鴈之祥;墨綬分賢,犀檢降槐鸞之祉?!鞭N,一本作“ 幡 ”。參見“ 熊車 ”。
《漢語大詞典》:熊車(熊車)
有伏熊形橫軾的車。 漢 時(shí)為公,列侯所用。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應(yīng)鳴鞞於龍角,覆緹幕於熊車?!焙笠嘤靡灾复胤焦佟?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 子瞻 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謫熊車?”
分類:為公列侯
《漢語大詞典》:方維(方維)
指地方軍政長官。語本詩·小雅·節(jié)南山:“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唐 韓愈 《進(jìn)士策問》之六:“國家之舉士,內(nèi)有明經(jīng)進(jìn)士,外有方維大臣之薦?!?宋 王安石 《周沆右諫議大夫制誥》:“嘗被方維之重任,久參侍從之要官?!?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 韓侯 之鞗革金厄,暫殿方維; 周公 之袞衣綉裳,佇還鈞軸?!?/div>
《國語辭典》:中郎將(中郎將)  拼音:zhōng láng jiàng
職官名。秦時(shí)設(shè)置。西漢時(shí),宿衛(wèi)宮中的中郎分屬五官、左、右三署,各設(shè)中郎將統(tǒng)率之。東漢末增設(shè)東、南、西、北中郎將及虎賁、中郎將等。
《漢語大詞典》:方屏
一方的屏藩。指地方軍政長官。 宋 蘇舜欽 《上孔待制書》:“閣下之事業(yè),既已顯白,而朝廷之用未充,天下之譽(yù)未洽,留滯方屏,浸移歲律,某竊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