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柳市
(1). 漢 代 長安 九市之一。漢書·游俠傳·萭章:“ 長安 熾盛,街閭各有豪俠, 章 在城西 柳市 ,號曰‘城西 萭子夏 ’?!?span id="ouhpol1" class="book">《三輔黃圖·長安九市》:“又有 柳市 、 東市 、 西市 。當(dāng)市樓有令署,以察商賈貨財買賣貿(mào)易之事,三輔都尉掌之。”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三輔公侯,五陵鐘鼎, 銅街 柳市 ,塵起風(fēng)飛。” 宋 李之儀 《還俗道士》詩:“ 柳市 名猶在, 桃源 夢已稀。” 清 錢謙益 《再次敬仲韻》之七:“鶴蓋成陰 柳市 頭, 金 張 趙 李 互經(jīng)繇?!?br />(2).泛指柳樹成蔭的街市。 前蜀 韋莊 《關(guān)河道中》詩:“槐陌蟬聲柳市風(fēng),驛樓高倚夕陽東?!?/div>
《國語辭典》:未央宮(未央宮)  拼音:wèi yāng gōng
漢代宮殿。故址在今陜西西安的長安故城內(nèi)。漢高祖時蕭何所營造,常為朝見之處,新莽末年毀壞。簡稱為「未央」。
《國語辭典》:選佛場(選佛場)  拼音:xuǎn fó cháng
禪堂的別稱。參見「禪堂」條?!端疂G傳》第四回:「又引去僧堂背后叢林里選佛場坐地?!?/div>
《國語辭典》:太液池  拼音:tài yè chí
1.漢、唐皆有太液池,均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境?!段倪x。班固。兩都賦》:「前唐中而后太液。」李善注引《漢書》:「建章宮其西則有唐中數(shù)十里,其北沼太液池?!?br />2.在今北平故宮西華門外,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參見「三海」條。
《國語辭典》:便門(便門)  拼音:biàn mén
1.建筑物正門以外的門,稱為「便門」?!都t樓夢》第一一回:「于是鳳姐兒帶領(lǐng)跟來的婆子丫頭并寧府的媳婦婆子們,從里頭繞進(jìn)園子的便門來?!?br />2.肛門。《西游記》第七七回:「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其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div>
《漢語大詞典》:便門橋(便門橋)
漢 長安 城西北、 渭水 上的橋名, 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漢書·武帝紀(jì):“初作 便門橋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去 長安 四十里。’ 服虔 曰:‘在 長安 西北, 茂陵 東?!?便門 , 長安 城北面西頭門,即 平門 也……於此道作橋,跨渡 渭水 以趨 茂陵 ,其道易直,即今所謂 便橋 是其處也。便讀如本字?!?/div>
《漢語大詞典》:咸京
原指 秦 代京城 咸陽 。后人常用以借指 長安 。 唐 李乂 《餞唐永昌》詩:“ 田郎 才貌出 咸京 , 潘子 文華向 洛城 ?!?宋 文天祥 《平原》詩:“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qū)入 咸京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當(dāng)時郎官奉使出 咸京 ,仙人千里來相迎。”
《漢語大詞典》:五縣(五縣)
指 漢 代 長安 附近的 長陵 、 安陵 、 陽陵 、 武陵 、 平陵 五縣。《文選·張衡·〈西京賦〉》:“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李善 注:“五縣,謂五陵也, 長陵 、 安陵 、 陽陵 、 武陵 、 平陵 ?!眳⒁姟?五陵 ”。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帝王的陵寢。皆位于長安,為當(dāng)時豪俠巨富聚集的地方?!段倪x。班固。西都賦》:「若乃觀其四郊,浮游近縣,則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詩:「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div>
《漢語大詞典》:藁街
亦作“藳街”。 漢 時街名,在 長安 城南門內(nèi),為屬國使節(jié)館舍所在地。 晉 陸機 《飲馬長城窟行》:“振旅勞歸士,受爵 藁街 傳。”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jié)度使制》:“茍獲戎首,置之 藳街 ?!?清 錢謙益 《李將軍國樑挽詞》:“誰懸 藁街 首,酹酒向銅駝?!?/div>
《漢語大詞典》:念奴
唐 天寶 長安 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 唐 元稹 《連昌宮詞》:“ 力士 傳呼覓 念奴 , 念奴 潛伴諸郎宿?!弊宰ⅲ骸?念奴 , 天寳 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 嚴(yán)安之 、 韋黃裳 輩闢易而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 玄宗 遣 高力士 大呼於樓上曰:‘欲遣 念奴 唱歌, 邠二十五郎 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其為當(dāng)時所重也如此!然而 玄宗 不欲奪俠游之盛,未嘗置在宮禁。” 宋 柳永 《木蘭花》詞:“ 心娘 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jì)楚,解教天上 念奴 羞,不怕掌中 飛燕 妒?!?清 陳維嵩 《眼兒媚·過城南小曲感舊》詞:“青樓斜拂小春池,池上緑楊枝; 態(tài)奴 歌管, 念奴 絃索,唱盡新詞?!?/div>
《漢語大詞典》:漸臺(漸臺)
(1).臺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漸臺 之上。 江 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昭貞姜。
(2).臺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 漢武帝 作 建章宮 , 太液池 中有 漸臺 ,高二十馀丈,臺址在水中,故名。 漢 末 劉玄 兵從 宣平門 入, 王莽 逃至 漸臺 上,為眾兵所殺。參閱漢書·郊祀志下《王莽傳下》,三輔黃圖·臺榭
(3).星名,在織女星旁。隋書·天文志上:“東足四星曰漸臺,臨水之臺也?!?/div>
《漢語大詞典》:東橋(東橋)
指 灞橋 。因在 長安 東,故稱。 唐 韋應(yīng)物 《送汾城王主簿》詩:“禁鐘春雨細(xì),宮樹野煙和,相望東橋別,微風(fēng)起夕波?!?/div>
分類:灞橋長安
《漢語大詞典》:長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 元帝 問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焙笠蛞浴伴L安日”指 長安 。 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 洛城 雨,稍遠(yuǎn) 長安 日?!?br />(2).指代君王。 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 長安 日,愿上 南山 壽一杯?!?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愿枉 長安 日,光輝照北原?!?/div>
分類:君王長安
《漢語大詞典》:橫門(橫門)
漢 代 長安 城北西頭的第一門,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乃立 尉屠耆 為王,更名其國為 鄯善 ……丞相﹝將軍﹞率百官送至 橫門 外,祖而遣之?!?span id="asb3bhf"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嘗至 郿 行塢,公卿已下祖道於 橫門 外。” 唐 杜甫 《高都護(hù)驄馬行》:“青絲絡(luò)頭為君老,何由卻出 橫門 道?!?/div>
《國語辭典》:中京  拼音:zhōng jīng
城市名:(1)東晉、南朝稱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2)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改稱長安為「中京」。(3)遼圣宗統(tǒng)和二十五年(西元1007)以大定府為「中京」。(4)金宣宗興定元年(西元1217)改河南府為金昌府,建號「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5)元代耶律留哥盡有遼東三十郡,遂都咸平,號稱為「中京」,為今遼寧省開原縣地。
《國語辭典》:周昉  拼音:zhōu fǎng
人名。字仲朗,或字景元,唐京兆(今陜西省長安縣)人,生卒年不詳。曾任宣州長史,善繪人物,所繪仕女、佛像,神態(tài)優(yōu)閒從容,世稱神品。其戲嬰圖、紈扇仕女圖、簪花仕女圖,皆為傳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