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701
典故
27
詞典
622
分類詞匯
24
佛典
10
其它
18
共622,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銅獸
銅青
銅川
銅笛
銅虎符
銅鈴
銅鹽
銅面
銅尺
銅華
銅色
銅瓦
精銅
銅佛
銅史
《國語辭典》:
銅獸(銅獸)
拼音:
tóng shòu
銅制的獸形頭門飾。元。王逢〈
塞上曲
〉五首之一:「月黑輝銅獸,風高嘯紫駝?!?/div>
分類:
獸形
獸頭
酒具
鋪首
《漢語大詞典》:
銅獸符(銅獸符)
即銅虎符。 唐 人避 唐高祖 之祖 李虎 諱,改“虎”為“獸”。
《
隋書·高祖紀下
》
:“冬十月丁未,頒銅獸符於驃騎、車騎府?!?span id="2ul2a7j" class="book">《
通典·職官十三
》:“ 梁 封爵亦如 晉 宋 之制……諸公侯皆假銅獸符、竹使符第一至第五?!币嗍∽鳌?銅獸 ”。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謝討黃少卿賊表》
:“靈旗斜指,銅獸俯臨?!眳⒁姟?銅虎符 ”。
分類:
銅虎符
唐高祖
《漢語大詞典》:
銅青(銅青)
銅銹;銅綠。 唐
段成式
《
酉陽雜俎·黥
》
:“ 晉 令,奴始亡,加銅青若墨,黥兩眼?!?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金石·銅青
》
:“銅青乃銅之液氣所結,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膽?!?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jīng)費上》
:“銅青七錢,價五厘?!?/div>
分類:
銅綠
《駢字類編》:
銅川(銅川)
宋 朱熹
答王無功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問
我從銅川來,見子上京客。
《駢字類編》:
銅笛(銅笛)
宋 陸游
明日復理夢中意作
高掛蒲帆上黃鶴,獨吹銅笛過垂虹。
《國語辭典》:
銅虎符(銅虎符)
拼音:
tóng hǔ fú
漢代用于軍事徵發(fā)的兵符。銅制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妒酚洝>硪弧?。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鼓铣巍E狍S。集解:「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弧?/div>
分類:
銅虎符
發(fā)兵
虎形
形兵
兵符
官印
《駢字類編》:
銅鈴(銅鈴)
五代史吳越世家:淮兵為水柵,環(huán)城,以銅鈴系網(wǎng)沈水中,斷潛行者。 宋史儀衛(wèi)志:宋鹵簿以象居先,設本蓮花坐,金蕉盤,紫羅繡襜絡腦當胸。后鞦并設銅鈴,杏葉紅犛牛毛拂拔塵。
又馬珂之制,胸前及腹下皆有攀,綴銅鈴,后有跋塵,錦包尾。元史輿服志:輅之前兩柱,緋絨鈴索五,貼金鑾和大響銅鈴十。金涂鍮石雙魚五下朱漆軾匱一鳥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時國王有一果園。其園茂盛。?;?雀。時守園監(jiān)語善友言:為我防護鳥雀,我當好相供給。善友答之:我無兩目,云何能為汝驅除鳥雀耶?守園監(jiān)言:我有方便,我以繩結諸樹頭,安施銅鈴,汝坐樹下,聞鳥雀聲,牽挽繩頭。善友答言:如是我能。將至樹下,安穩(wěn)住已,即舍而去。 酉陽雜俎:濟南有鵝浦,有漁人居水側,常聽鵝聲。眾中有鈴,聲甚清亮。候之,見一鵝頸極長,羅得之,項上有銅鈴,系以銀鎖,隱起元鼎元年字。
分類:
銅鈴
《駢字類編》:
銅鹽(銅鹽)
史記吳王濞傳: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才,賞賜閭里。他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眾。
《漢語大詞典》:
銅面(銅面)
見“ 銅面具 ”。
《漢語大詞典》:
銅面具(銅面具)
古代將士出征時常戴之以作防護和威懾敵人的銅制面具。
《
宋史·狄青傳
》
:“臨敵被髮、帶銅面具。” 清
貝青喬
《咄咄吟》
:“漫説 狄 家銅面具,良宵飛騎奪 昆侖 ?!币嗍》Q“ 銅面 ”。 清 夏燮
《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
》
:“勇習 韓瓶 ,鐵浮屠林,立於重關,銅面具風?!?/div>
分類:
將士
出征
時常
防護
威懾
敵人
面具
《漢語大詞典》:
銅尺(銅尺)
銅制的律尺。古代用以量較樂器,又可依以為準,鑄銅律呂以調聲韻。
《
晉書·律歷志上
》
:“ 始平 掘地得古銅尺,歲久欲腐?!?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樂府
》
:“故 阮咸 譏其離聲,后人驗其銅尺。” 詹鍈 義證引 李曰剛
《〈文心雕龍〉斟詮》
:“銅尺,銅鑄之尺,用以量較古樂器,又可依古尺為準,鑄銅律呂以調聲韻。”
《
隋書·律歷志上
》
:“一 周 尺:
《漢志》
王莽 時 劉歆 銅斛尺。 后漢 建武 銅尺。 晉 泰始 十年 荀勗 律尺,為 晉 前尺。 祖沖之 所傳銅尺?!?/div>
分類:
樂器
可依
《漢語大詞典》:
銅華(銅華)
見“ 銅花 ”。
《漢語大詞典》:
銅花(銅花)
(1).亦作“ 銅華 ”。銅銹;銅綠。 唐
李賀
《長平箭頭歌》
:“漆灰骨末丹水砂,凄凄古血生銅花。” 宋
張元干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詞:“要斬 樓蘭 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 宋
梅堯臣
《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
詩:“朝聞鳴鷄夕聞鵶,眼昏秋匣生銅花?!?br />(2).銅屑。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金石一·赤銅
》
。
分類:
銅綠
《駢字類編》:
銅色(銅色)
宋 陸游
觀張?zhí)嵝讨芏?/a> 苔痕洗盡銅色見,坐臥摩挲欲忘食。
分類:
銅色
《國語辭典》:
銅瓦(銅瓦)
拼音:
tóng wǎ
銅制的瓦。古代精美的建筑物大多以銅為瓦。
分類:
精美
建筑物
大多
《漢語大詞典》:
精銅(精銅)
精煉的銅。
《
后漢書·張衡傳
》
:“ 陽嘉 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宋
梅堯臣
《吳沖卿出古飲鼎》
詩:“精銅作鼎土不蝕,地下千年蘚花冪?!?/div>
分類:
精煉
《駢字類編》:
銅佛(銅佛)
南史南平王偉傳:初武帝軍東下,用度不足。偉取襄陽寺銅佛,毀以為錢。富僧藏鏹,多加毒害,后遂惡疾。五代史周世宗紀:是時國中乏錢。乃詔悉燬天下佛銅像以鑄錢。 陶朱新錄:魯般墓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shù)百間。東池在城東一里,周圍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塔之中有臥銅佛一身,臍中常有水流出。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shù)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牛、銅馬之屬皆有之。 明一統(tǒng)志:銅佛像在遵義府宣慰司福光寺內。又宋史熊本傳:渝州南川獠木斗反,詔本安撫,本進營銅佛埠抗其吭,焚積聚以破其黨。
《漢語大詞典》:
銅史(銅史)
(1).指 漢 張衡 所制漏刻儀上的銅制仙人像。
《
文選·陸倕〈新刻漏銘〉
》
:“銅史司刻,金徒抱箭?!?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渾天儀制》
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清 鈕琇
《
觚賸·景龍觀鐘銘
》
:“懸玉京而薦福,侶銅史而司辰。”
(2).借指漏刻銅壺。 唐
李嶠
《十二月奉教作》
詩:“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唐
周徹
《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詩:“靜聞銅史漏,暗識桂宮春?!?/div>
分類:
漏刻
張衡
銅壺
仙人
人像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