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2,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銅頭六臂
銅頭鐵臂
銅頭鐵額
銅涂
銅駝草莽
銅駝荊棘
銅圍鐵馬
銅屋
銅錫鉛鍇
銅校
銅牙利
銅研
銅櫩
銅顩
銅靨
《漢語大詞典》:銅頭六臂(銅頭六臂)
神道的形狀。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銅頭六臂衝天起,白額雙睛夾鏡明?!?/div>
分類:神道
《漢語大詞典》:銅頭鐵臂(銅頭鐵臂)
見“ 銅頭鐵額 ”。
《國語辭典》:銅頭鐵額(銅頭鐵額)  拼音:tóng tóu tiě é
相傳蚩尤開始制作鎧甲、兜鍪,當時的人不認識,就稱為「銅頭鐵額」。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軒轅本紀》:「忽有蚩尤氏不恭帝命,諸侯中彊暴者也。兄弟八十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购笥脕硇稳萑擞旅蛷姾??!短綇V記。卷七六。安祿山術(shù)士》:「公有陰兵五百人,皆銅頭鐵額,常在左右,何得畏李相公?」
《國語辭典》:銅頭鐵額(銅頭鐵額)  拼音:tóng tóu tiě é
相傳蚩尤開始制作鎧甲、兜鍪,當時的人不認識,就稱為「銅頭鐵額」。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軒轅本紀》:「忽有蚩尤氏不恭帝命,諸侯中彊暴者也。兄弟八十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后用來形容人勇猛強悍?!短綇V記。卷七六。安祿山術(shù)士》:「公有陰兵五百人,皆銅頭鐵額,常在左右,何得畏李相公?」
《駢字類編》:銅涂(銅涂)
顏氏家訓(xùn):開皇二年五月,長安民掘得秦時鐵稱權(quán),旁有銅涂鐫銘二所。
《漢語大詞典》:銅駝草莽(銅駝草莽)
同“銅駝荊棘”。 明 汪廷訥 《種玉記·促晤》:“顧不得宗社丘墟,銅駝草莽?!?/div>
《國語辭典》:銅駝荊棘(銅駝荊棘)  拼音:tóng tuó jīng jí
晉時索靖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的銅駝嘆曰:「就要看見你埋在荊棘里。」典出《晉書。卷六○。索靖傳》。后用來形容國土淪喪后的殘破景象。《清史稿。卷五○○。遺逸傳。莊元辰傳》:「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秀之悲,則居處必不安;試念孝陵、長陵銅駝荊棘之慘,則對越必不安?!挂沧鳌盖G棘銅駝」。
《漢語大詞典》:銅圍鐵馬(銅圍鐵馬)
比喻堅固的陣勢。 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南美洲之加里波的》:“又加以 里阿格蘭 、 烏嘉伊 兩度助戰(zhàn),奔突飄忽於銅圍鐵馬之中,為 意大利 國民一天然之陸軍學(xué)校?!?/div>
分類:堅固陣勢
《駢字類編》:銅屋(銅屋)
林邑記:王范文鑄銅為牛,銅屋行宮。
《分類字錦》:銅錫鉛鍇(銅錫鉛鍇)
張衡 南都賦 銅錫鉛鍇,赭堊流黃。
分類:偶字
《駢字類編》:銅校(銅校)
齊書輿服志:平乘車,三公諸王所乘,自四望至平乘,皆銅校飾。
《漢語大詞典》:銅牙利(銅牙利)
弓上的銅制機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扳番龍筋弩,安上一點油,搖番銅牙利?!?/div>
分類:機栝
《漢語大詞典》:銅研(銅研)
見“ 銅雀硯 ”。
《漢語大詞典》:銅雀硯(銅雀硯)
從 三國 魏 銅雀臺 遺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硯臺。后遂為硯臺的美稱。 清 袁于令 《西樓記·檢課》:“悄書齋樹陰滿窗,銅雀硯墨花輕漾?!币嗍》Q“ 銅研 ”、“ 銅硯 ”。北史·齊紀中·顯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銅研,旦長數(shù)寸,有穗?!?元 倪瓚 《走筆次陶蓬韻送葉參謀歸金華》:“手調(diào)白羽箭,陋彼磨銅硯?!?/div>
《駢字類編》:銅櫩(銅櫩)
梁簡文帝大法頌序見玉樓下。
《分類字錦》:銅顩(銅顩)
雞肋編:紹興四年夏。韓世忠自鎮(zhèn)江來朝。所領(lǐng)兵皆具裝。以銅為面具。軍中戲曰。韓太尉銅顩。張?zhí)捐F顩。世謂無廉恥不畏人者為鐵顩也。按張謂張俊。
分類:
《駢字類編》:銅靨(銅靨)
畫繼:倭扇以松板兩指許砌疊,亦如摺疊扇者。其柄以銅靨錢環(huán)子,黃絲絳,甚精妙。板上罨畫山川人物,松竹花草,亦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