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01,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銅龠尺
銅魚符
銅罌
銅升
銅飾
銅首
銅獸符
銅術(shù)
銅鉈
銅駝街
銅網(wǎng)
銅甕
銅線
銅秀
銅鋗
《漢語大詞典》:銅龠尺(銅龠尺)
量具。古時用以度量黃鐘之管和它的直徑。宋史·律歷志四:“十一, 蔡邕 銅龠尺,同 后周 玉尺,比 晉 前尺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舊五代史·樂志下〉后:“十一,比 晉 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漢 蔡邕 銅龠尺, 后周 玉尺?!?/div>
《漢語大詞典》:銅魚符(銅魚符)
銅制的魚形符信。古代官員用以證明身份和征調(diào)兵將的憑證。 后周 世宗 顯德 六年廢除,但后世仍以“銅魚符”、“銅符”作為郡縣長官或官職的代稱。隋書·高祖紀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銅魚符?!?span id="tb1dlda"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二》:“凡國有大事,則出納符節(jié),辨其左右之異,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span id="1g6i5vm" class="book">《說郛》卷二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珮之?!币嗍∽鳌?銅符 ”、“ 銅魚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齋僅旬日方專公務(wù)未及宴游偷閑走筆題二十四韻》:“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唐 杜牧 《春末題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罷太守銅魚:“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銅魚為信, 周玄宗 顯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書,罷銅魚不用?!?清 姚鼐 《癸丑重九無樽酒之會往問袁香亭同年亦獨居寂然乃邀登雨花臺臨眺至暮香亭有詩和之》之二:“君解銅符五六年,逢余黃髮白門前?!?/div>
《駢字類編》:銅罌(銅罌)
南史齊晉安王子懋傳: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花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愿諸佛令花竟齋不萎。七日齋畢?;ǜr紅??匆暲浿?。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
《漢語大詞典》:銅升(銅升)
古代量器。銅制的升。《隋書·律歷志上》:“準為銅升,用頒天下。內(nèi)徑七寸一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兩?!?/div>
分類:量器
《駢字類編》:銅飾(銅飾)
宋史儀衛(wèi)志:扇圓徑四尺二寸,柄長八尺三寸,黃茸繡團龍,仍用金涂銅飾。扇有朱團及雉尾四等,朱團繡云鳳或雜花,黑漆柄,金銅飾。雉尾皆方,繡雉尾之狀有三等。
《分類字錦》:銅首(銅首)
見電影注。
分類:矢箭
《漢語大詞典》:銅獸符(銅獸符)
即銅虎符。 唐 人避 唐高祖 之祖 李虎 諱,改“虎”為“獸”。隋書·高祖紀下:“冬十月丁未,頒銅獸符於驃騎、車騎府?!?span id="b1yqdan" class="book">《通典·職官十三》:“ 梁 封爵亦如 晉 宋 之制……諸公侯皆假銅獸符、竹使符第一至第五?!币嗍∽鳌?銅獸 ”。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謝討黃少卿賊表》:“靈旗斜指,銅獸俯臨?!眳⒁姟?銅虎符 ”。
《國語辭典》:銅虎符(銅虎符)  拼音:tóng hǔ fú
漢代用于軍事徵發(fā)的兵符。銅制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妒酚?。卷一○。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南朝宋。裴骃。集解:「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弧?/div>
《駢字類編》:銅術(shù)(銅術(shù))
盧照鄰樂府雜詩序:玉階伏奏,謹依汲直之聞;銅術(shù)埋輪,先定雍門之罪。
《韻府拾遺 麻韻》:銅鉈(銅鉈)
揚維楨詩:楊花滿頭作鹽舞,不與斤兩添銅鉈。
《漢語大詞典》:銅駝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故 洛陽城 中。以道旁曾有 漢 鑄銅駝兩枚相對而得名。為古代著名的繁華區(qū)域。太平御覽卷一五八引 晉 陸機 《洛陽記》:“ 洛陽 有 銅駝街 , 漢 鑄銅駝二枚,在宮南四會道相對。俗語曰:‘ 金馬門 外集眾賢, 銅駝陌 上集少年?!?/div>
《駢字類編》:銅網(wǎng)(銅網(wǎng))
宋濂 晚步青溪上詩 南澨綺錢結(jié),北津銅網(wǎng)繁。
《駢字類編》:銅甕(銅甕)
續(xù)搜神記:袁真在豫州,送阿薛、阿郭、阿馬三妓與桓宣武。三人半夜共出庭前,月下觀望,有銅甕水在其側(cè),忽見流星從天直墮甕中,驚喜共視,忽如二寸珠沉于水底,乃相謂曰:此吉祥也。于是薛郭二人更以瓢杓接取,并不得。阿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飲之,俄而懷靈寶。
又明一統(tǒng)志:銅甕山在施州衛(wèi)西七十六里,以形似名。
《國語辭典》:銅線(銅線)  拼音:tóng xiàn
由銅制成的線狀物,因銅具有延展性佳、導熱性高與導電性高的特性,故常作為電線等用途。
分類:電報
《韻府拾遺 宥韻》:銅秀(銅秀)
朱德潤詩:霜風千年換陵谷,銅秀土花青似玉。
《駢字類編》:銅鋗(銅鋗)
魏武帝上獻帝器物表:臣祖騰有順帝賜器,今上四石銅鋗四枚,五石銅鋗一枚。御物有純銀粉銚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