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01,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銅歷
銅陌
銅積
銅沙
銅乳
銅羽
軒銅
銅章吏
銅杖
銅州
銅裝
銅硯
銅熏
銅穴
銅繡
《駢字類編》:銅歷(銅歷)
史記優(yōu)孟傳:楚莊王有所愛馬,死,欲以大夫禮葬。優(yōu)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以壟灶為槨,銅歷為棺,齏以姜棗,薦以木蘭,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腸。注:銅歷,釜鬵也。
《漢語大詞典》:銅陌(銅陌)
銅駝陌 、 銅駝街 的簡稱。 唐 王勃 《秋日宴洛陽序》:“近臨 銅陌 ,斜控銀墟。”參見“ 銅駝街 ”。
分類:銅駝街
《漢語大詞典》:銅駝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故 洛陽城 中。以道旁曾有 漢 鑄銅駝兩枚相對而得名。為古代著名的繁華區(qū)域。太平御覽卷一五八引 晉 陸機(jī) 《洛陽記》:“ 洛陽 有 銅駝街 , 漢 鑄銅駝二枚,在宮南四會道相對。俗語曰:‘ 金馬門 外集眾賢, 銅駝陌 上集少年?!?/div>
《駢字類編》:銅積(銅積)
漢書食貨志:銅畢歸于上,上挾銅積以御輕重。錢輕則以術(shù)斂之,重則以術(shù)散之,貨物必平矣。
《駢字類編》:銅沙(銅沙)
唐書食貨志:國忠又言:錢非鐵錫、銅沙、穿穴古文,皆得用之。
《韻府拾遺 麌韻》:銅乳(銅乳)
續(xù)韻府:訪銅乳于洞穴。
《漢語大詞典》:銅羽(銅羽)
即銅烏。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銅羽應(yīng)風(fēng)迴,金莖承露起。” 陳熙晉 箋注:“ 郭延生 《述征記》曰: 長安 宮南有靈臺,高十五仞,上有渾儀, 張衡 所制。又有相風(fēng)銅烏,遇風(fēng)乃動。一曰: 長安 靈臺,上有相風(fēng)靈臺,千里風(fēng)至,此烏乃動?!眳⒁姟?銅烏 ”。
《國語辭典》:銅烏(銅烏)  拼音:tóng wū
古代銅制的測風(fēng)器。唐。駱賓王〈绖騝〉詩:「影亂銅烏吸,光銷玉馬津?!?/div>
《漢語大詞典》:軒銅(軒銅)
即軒轅鏡。 唐 黃滔 《翰林薛舍人啟》:“伏以學(xué)士舍人,軒銅照膽,蜀秤懸心?!眳⒁姟?軒轅鏡 ”。
《漢語大詞典》:軒轅鏡(軒轅鏡)
(1).鏡名。古人謂用之可以辟邪。 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軒轅鏡,其形如毬,可作臥榻前懸掛,取以辟邪?!?宋 梅堯臣 《飲劉原甫家》詩:“世無軒轅鏡,百怪爭后先?!?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四折:“大人懷揣萬古軒轅鏡,照察我這銜冤負(fù)屈情?!?br />(2).喻月亮。 明 常倫 《山坡羊·賞月》曲:“嘆人世陰晴不定,想兔魄今宵偏瑩。山銜樹捧擁出軒轅鏡。”
分類:辟邪
《漢語大詞典》:銅章吏(銅章吏)
見“ 銅符吏 ”。
《漢語大詞典》:銅符吏(銅符吏)
指郡縣長官或相應(yīng)的官職。 前蜀 韋莊 《九江逢盧員外》詩:“ 陶潛 豈是銅符吏, 田鳳 終為錦帳郎?!币嘧鳌?銅章吏 ”。 宋 郭應(yīng)祥 《點(diǎn)絳唇·祗林寺勸農(nóng)》:“小隊(duì)郊坰,耄倪爭看銅章吏?!眳⒁姟?銅魚符 ”。
《駢字類編》:銅杖(銅杖)
元 李孝光 觀龍鼻水贈天柱欽上人 其中黑無底,銅杖不可探。
《韻府拾遺 養(yǎng)韻》:五當(dāng)山記山有石室室中有板床銅杖長七尺八寸
《駢字類編》:銅州(銅州)
唐書地里志:容州普寧郡,本銅州,武德四年置。土貢:丹砂、水銀。
《駢字類編》:銅裝(銅裝)
宋史輿服志:象輅,淺黃質(zhì),金涂銅裝,以象飾諸末,建大赤,馀同玉輅,駕赭白六。凡玉輅之飾以青者,象輅以銀褐。
《漢語大詞典》:銅硯(銅硯)
見“ 銅雀硯 ”。
《漢語大詞典》:銅雀硯(銅雀硯)
從 三國 魏 銅雀臺 遺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硯臺。后遂為硯臺的美稱。 清 袁于令 《西樓記·檢課》:“悄書齋樹陰滿窗,銅雀硯墨花輕漾?!币嗍》Q“ 銅研 ”、“ 銅硯 ”。北史·齊紀(jì)中·顯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銅研,旦長數(shù)寸,有穗。” 元 倪瓚 《走筆次陶蓬韻送葉參謀歸金華》:“手調(diào)白羽箭,陋彼磨銅硯。”
《駢字類編》:銅熏(銅熏)
馮子振十八公賦:縑糊綾藥而侈銅,熏紫赤之麩艷;楮鏤卮染而衒綺,錯(cuò)鉛丹之蠟苞。
《漢語大詞典》:銅穴(銅穴)
采銅的坑穴。 清 孫枝蔚 《老屋》詩之一:“故宮禾黍, 蘇臺 麋鹿,休言銅穴,何知金谷?!?/div>
《漢語大詞典》:銅繡(銅繡)
謂用銅嵌砌的紋彩。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橋西錄》:“其下大石當(dāng)路,色逾銅繡?!?/div>
分類:用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