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2,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銅馬
銅鏡
銅符
銅臺
銅虎
銅街
銅梁
銅人
銅官
銅墨
古銅
銅斗
銅爐
白銅
銅魚
《漢語大詞典》:銅馬(銅馬)
(1).銅鑄的馬。后漢書·董卓傳:“悉取 洛陽 及 長安 銅人、鐘虡、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明帝 永平 五年, 長安 迎取飛廉并銅馬,置 上西門 外 平樂觀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譯賓》:“合有金鵝之獻,以代銅馬之圖?!?span id="cruipqz" class="book">《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后來阿爸被捆在銅馬上活活燒死了,阿媽也被迫跳進了 金沙江 ?!眳⒁姟?銅馬法 ”。
(2).即銅馬軍。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別號諸賊銅馬、大肜……等,各領部曲,眾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清 宋聚業(yè) 《題南陽旅壁》詩:“時來一夕收銅馬,事去經年運木牛?!?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二節(jié):“從 秦 朝的 陳勝 、 吳廣 、 項羽 、 劉邦 起,中經 漢 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都是農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民的革命戰(zhàn)爭。”參見“ 銅馬軍 ”。
分類:銅鑄
《漢語大詞典》:銅馬法(銅馬法)
按照馬的骨法鑄成的銅馬模型。東觀漢記·馬援傳:“ 孝武帝 時,善相馬者 東門京 鑄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 魯班門 外,更名曰 金馬門 ,臣既備數家骨法,以所得 駱越 銅鑄以為馬,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詔置馬 德陽殿 下?!?金 元好問 《雜詩》之一:“區(qū)區(qū)銅馬法,徒識牝與驪?!?/div>
《漢語大詞典》:銅馬軍(銅馬軍)
新莽 末年 河北 的農民起義軍。當時 河北 起義軍有 銅馬 、 大肜 、 高湖 、 重連 、 鐵脛 、 大搶 、 尤來 、 上江 、 青犢 、 五校 、 檀鄉(xiāng) 、 五幡 、 五樓 、 富平 、 獲索 等,共數百萬人,各自分散,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力量,其中以 銅馬 軍為最強大,領袖有 東山荒禿 、 上淮況 等。公元24年起義軍被 劉秀 陸續(xù)擊破, 銅馬 部眾多被收編。后來 銅馬 、 青犢 、 尤來 馀眾共立 孫登 為帝。不久失敗。
《國語辭典》:銅鏡(銅鏡)  拼音:tóng jìng
銅制的鏡子。通常為圓形。照面磨光,而背面則雕鑄人物、禽獸等花紋,并在中央置一鈕孔,用以系繩垂掛或固定于鏡臺上。明、清以后逐漸被玻璃鏡取代。
《漢語大詞典》:銅符(銅符)
(1).見“ 銅虎符 ”。
(2).見“ 銅魚符 ”。
(3).銅制的封門板。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職掌紀略:“如不幸病故,則各有送終內官,啟銅符出 北安門 。”
(4).道士所用的符契之類的法物。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我只問你取金丹寳鑑,銅符鐵券并靈章等事。你若獻我,萬事皆休?!?/div>
《國語辭典》:銅虎符(銅虎符)  拼音:tóng hǔ fú
漢代用于軍事徵發(fā)的兵符。銅制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妒酚洝>硪弧?。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南朝宋。裴骃。集解:「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漢語大詞典》:銅魚符(銅魚符)
銅制的魚形符信。古代官員用以證明身份和征調兵將的憑證。 后周 世宗 顯德 六年廢除,但后世仍以“銅魚符”、“銅符”作為郡縣長官或官職的代稱。隋書·高祖紀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銅魚符。”舊唐書·職官志二:“凡國有大事,則出納符節(jié),辨其左右之異,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span id="obrtz6a" class="book">《說郛》卷二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珮之?!币嗍∽鳌?銅符 ”、“ 銅魚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齋僅旬日方專公務未及宴游偷閑走筆題二十四韻》:“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唐 杜牧 《春末題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罷太守銅魚:“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銅魚為信, 周玄宗 顯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書,罷銅魚不用?!?清 姚鼐 《癸丑重九無樽酒之會往問袁香亭同年亦獨居寂然乃邀登雨花臺臨眺至暮香亭有詩和之》之二:“君解銅符五六年,逢余黃髮白門前?!?/div>
《漢語大詞典》:銅臺(銅臺)
(1).“ 銅雀臺 ”的省稱。 唐 張說 《鄴都引》:“試上 銅臺 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明 陳恭尹 《鄴中》詩:“ 銅臺 未散吹笙伎,石馬先傳出水文?!?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悲咽 銅臺 ,念分香而啜泣?!?br />(2). 唐 杜牧 《赤壁》:“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馮集梧 注引《許彥周詩話》:“意謂 赤壁 不能縱火,為 曹公 奪二 喬 置之 銅雀臺 上也。”后因以“銅臺”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題〈蔡琰還漢圖〉詩》:“銅臺春深邊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贖?!?/div>
《漢語大詞典》:銅虎(銅虎)
見“ 銅虎符 ”。
《國語辭典》:銅虎符(銅虎符)  拼音:tóng hǔ fú
漢代用于軍事徵發(fā)的兵符。銅制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妒酚?。卷一○。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鼓铣?。裴骃。集解:「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弧?/div>
《國語辭典》:銅街(銅街)  拼音:tóng jiē
比喻最繁華的街道。參見「銅駝陌」條。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銅街柳市,塵起風飛?!骨?。陳維崧水調歌頭。昨夜湔裙罷〉詞:「粉墻正亞朱戶,其外有銅街?!?/div>
《漢語大詞典》:銅梁(銅梁)
(1).產銅的山。 南唐 陳陶 《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詩:“束馬過銅梁,苕華坐堪老。”
(2).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縣 南。山有石梁橫亙,色如銅。古文苑·揚雄〈蜀都賦〉:“ 銅梁 金堂 ,火井龍湫?!?章樵 注:“ 銅梁山 在 宕渠縣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國趙王》詩之一:“ 銅梁 影棠樹,石鏡寫褰帷?!?倪璠 注:“ 銅梁 影棠樹者,言 趙王 出鎮(zhèn) 益州 巴 蜀 , 銅梁 是聽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國語辭典》:銅人(銅人)  拼音:tóng rén
古代以銅鑄為人形,用來裝飾宮殿、廟門,上面??逃形淖??!逗鬂h書。卷八。孝靈帝紀》:「復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鐘四,及天祿、蝦蟆?!顾?。蘇軾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之二:「摩挲古銅人,歲月不可計?!?/div>
《漢語大詞典》:銅官(銅官)
古代官名。掌開采銅礦。歷代均有類似設置。如 秦 時曾在 桐廬縣 置官采銅。 西漢 也曾在 丹陽郡 置官采銅,主管有長及丞。漢書·地理志上:“﹝ 丹陽郡 ﹞有銅官?!?/div>
《漢語大詞典》:銅墨(銅墨)
(1).銅印黑綬。漢書·西域傳下:“責大祿、大吏、大監(jiān)以 雌栗靡 見殺狀,奪金印紫綬,更與銅墨云。”北史·魏紀五:“刺史二千石銅墨已上,有讜言嘉謀,勿有所諱?!?宋 歐陽修 《送馀姚陳寺丞》詩:“銅墨佩腰間,中流望若仙?!?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俱綰銅墨,各有遺愛。”
(2).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 秦 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又:“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币蛞嘁浴般~墨”借指縣令。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頃深汰珪符,妙簡銅墨。” 呂延濟 注:“銅墨,謂縣令。” 唐玄宗 《戒縣令敕》:“朕稽古前哲,寤寐全才,委之銓衡,慎擇銅墨。” 清 馮桂芬 《贈資政大夫有庚吳公暨配邱太夫人合葬墓志銘》:“公之職十年銅墨,驥坂中息?!?/div>
分類:銅印縣令
《國語辭典》:古銅(古銅)  拼音:gǔ tóng
古代銅鑄的器皿。色彩黝褐斑斕,世人稱其質為「古銅」。
《漢語大詞典》:銅斗(銅斗)
(1).亦作“ 銅枓 ”。銅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史記·趙世家:“﹝ 襄子 ﹞請 代王 ,使廚人操銅枓以食 代王 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 代王 及從官,遂興兵平 代 地?!?唐 孟郊 《送淡公》詩之三:“銅斗飲江酒,手拍銅斗歌。” 宋 王觀國 學林·銅斗:“ 孟東野 當時適有銅器,其狀方如斗,而 東野 特以貯酒而飲,又擊之以和歌聲,故自形于詩句?!?清 陳維嵩 《水調歌頭·贈西陵周勿庵》詞:“拍手唱銅斗,蹋地舞迴波?!?br />(2).銅制的量器。隋書·趙煚傳:“ 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詐, 煚 為銅斗鐵尺,置之於肆,百姓便之?!?span id="bldxdyr" class="book">《隋書·律歷志上》:“ 后周 玉斗并副金錯銅斗及 建德 六年金錯題銅斗實,同以秬黍定量。”
(3).指作為厭勝之器的威斗。 唐 蘇颋 《壠上記·銅斗》:“有人開 玄武湖 ,於古冢得一銅斗,有柄。 文帝 以訪朝士。 何承天 謂此亡 新 威斗, 莽 三公亡者,賜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內?!?宋 王觀國 學林·銅斗:“前漢·王莽傳曰:‘鑄威斗,以銅為之?!w廚人操銅斗者,食器也,威斗者,厭勝之器也,皆非飲酒之器?!?br />(4).形容富足而牢固。 明 破慳道人 《一文錢》第二折:“自來不曾見這樣財主,家私銅斗般,氣量芝蔴大?!?顧學頡 王學奇 《元曲釋詞·銅斗兒》引 童斐 元曲選注:“銅斗, 元 時俗語,蓋謂美富且牢固也?!?/div>
《駢字類編》:銅爐(銅爐)
唐 劉禹錫 西山蘭若試茶歌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國語辭典》:白銅(白銅)  拼音:bái tóng
銅與鎳的合金。具銀白色金屬光澤,不易銹蝕,適于制造各種裝飾品和給水器具。
分類:合金加入
《漢語大詞典》:銅魚(銅魚)
(1).見“ 銅魚符 ”。
(2).借指太守的官職。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見寄》:“自顧衰客累玉除,忽承優(yōu)詔赴銅魚?!?/div>
分類:太守官職
《漢語大詞典》:銅魚符(銅魚符)
銅制的魚形符信。古代官員用以證明身份和征調兵將的憑證。 后周 世宗 顯德 六年廢除,但后世仍以“銅魚符”、“銅符”作為郡縣長官或官職的代稱。隋書·高祖紀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銅魚符?!?span id="jr4clem"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二》:“凡國有大事,則出納符節(jié),辨其左右之異,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span id="uwayh1m" class="book">《說郛》卷二引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珮之?!币嗍∽鳌?銅符 ”、“ 銅魚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齋僅旬日方專公務未及宴游偷閑走筆題二十四韻》:“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唐 杜牧 《春末題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罷太守銅魚:“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銅魚為信, 周玄宗 顯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書,罷銅魚不用?!?清 姚鼐 《癸丑重九無樽酒之會往問袁香亭同年亦獨居寂然乃邀登雨花臺臨眺至暮香亭有詩和之》之二:“君解銅符五六年,逢余黃髮白門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