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唾壺缺
缺唾壺
擊壺
碎唾壺
敲缺唾壺
唾壺敲碎
擊碎玉唾壺
唾壺口
壺敲缺
敲柳癭
擊樽破
敲壺
唾壺殘
扣銅壺
狂叩唾壺
瓊壺敲缺
缺壺聲
醉擊玉壺
壺邊擊斷
壺堪擊
壺頻叩
擊歌壺
擊壺邊缺
擊碎村醪??
擊碎歌壺
擊銅壺浩嘆
空擊銅壺
扣壺歌
敲碎瓊壺
唾壺空擊
銀壺缺
玉壺敲怨
擊玉唾壺
敲缺銅壺
敲玉壺
相關(guān)人物王敦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豪爽〉~598~
王處仲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晉書》卷九十八〈王敦列傳〉~2557~
初,敦務(wù)自矯厲,雅尚清談,口不言財(cái)色。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專任閫外,手控強(qiáng)兵,群從貴顯,威權(quán)莫貳,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遂引劉隗、刁協(xié)等以為心膂。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構(gòu)矣。每酒后輒詠魏武帝樂府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挂匀缫獯蛲賶貫楣?jié),壺邊盡缺。
簡釋
缺唾壺:指擊節(jié)詠嘆,或喻壯懷激烈。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見寄》:“莫因老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壺?!?/p>
例句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猶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
長歌敲柳癭,小睡憑藤輪。
長嘯林木動(dòng),高歌唾壺缺。
閒齋夜擊唾壺歌,試望夷門奈遠(yuǎn)何。
歌敲玉唾壺,醉擊珊瑚枝。
《晉書》卷六十〈索靖列傳〉~648~
靖有先識(shí)遠(yuǎn)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huì)見汝在荊棘中耳!」
簡釋
泣銅駝:指對(duì)國家人民遭劫難感到悲傷。唐李商隱《曲江》:“死憶華亭聞鶴嗅,老憶王室泣銅駝?!?/p>
例句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典故 金盤露
金掌露
銅盤露
仙盤
金莖玉露
承露金莖
仙莖
露下金莖
飲花露
漢帝金莖
漢宮仙掌
芙蓉仙掌
漢宮盤
露漙金掌
武帝金盤
瓊屑晨杯
魏宮銅盤
漢武盤
金莖盤
盤概碧霄
盤露
相關(guān)人物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
「其后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三國魏·蘇林注:「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唐·顏師古注:「《三輔故事》云: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蓋張衡西京賦所云『立修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瓊?cè)镆猿?,必性命之可度』也?!?/span>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西都賦〉
于是靈草冬榮,神木叢生。巖峻崷?,金石崢嶸??瓜烧埔猿新叮p立之金莖。軼埃堨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
例句
金莖看尚在,承露復(fù)何為。
金莖難復(fù)見,寒露落空中。
蓬萊宮闕對(duì)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珠綴留晴景,金莖直曉空。
曉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宮墻百雉陰。
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
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滄池流稍潔,仙掌露方漙。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晴空露盤迥,秋月瑣窗涼。
輪移仙掌外,影下玉繩西。
露盤侵漢聳,宮柳度鴉疏。
只應(yīng)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應(yīng)是仙人金掌露,結(jié)成冰入茜羅囊。
曉艷遠(yuǎn)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fēng)。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32~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shí)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yáng)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苟?,作銅雀臺(tái)。
《歸潛志》卷十三〈續(xù)錄:劉祁書證類本草后·游林慮西山記〉~66~
歸途,題大石龕。晚出山,與公茂諸君別,第以不到天平為恨。還宿林慮,雨,留三日。九月朔霽,還相臺(tái)。越重九之明日,東北行四十里,宿鄴鎮(zhèn)。鎮(zhèn),古鄴地,有曹魏所建銅雀、金虎、冰井三臺(tái)故基。暮,登臺(tái)置酒,西望太行,所謂黃華、谼谷,皆隱約可辨。漳水西來,如劍如練,絡(luò)北臺(tái)而東,蓋河朔勝處也。且其地南控大河,西連上黨,東扼齊魏,北負(fù)燕趙,實(shí)天下襟喉,此自古英雄如曹、袁、慕容、高氏所以多據(jù)依。又見故城隱嶙,冢累累相望,傷時(shí)吊古,良用慨然。徙倚至曛,宿南臺(tái)道士舍。曉渡漳水,別玉峰南歸。
《漢書》卷十《成帝紀(jì)》
「上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絕乃度,還入作室門?!谷龂?#183;張晏注:「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span>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下·烏孫國傳》
奪金印紫綬,更與銅墨云。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仆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年,長、相皆黑綬。
例句
何時(shí)到故鄉(xiāng),歸去佩銅章。
由來?xiàng)夈~墨,本自重琴尊。
《水經(jīng)注疏》卷十六〈谷水〉~43~
渠水夾路南出,徑太尉、司徒兩坊間,謂之銅駝街。舊魏明帝置銅駝諸獸于閶闔南街。陸機(jī)云:「駝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箺钍鼐窗础跺居钣洝枫~駝街引陸機(jī)《洛陽記》:「漢鑄銅駝二枚,在宮南四會(huì)道頭,夾路相對(duì)?!顾渍Z云「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陌上集年少」,言人物之盛也。
《太平御覽》卷一百九十五〈居處部二十三·街〉~072~
華氏《洛陽記》曰:「兩銅駝在官之南街,東西相對(duì),高九尺,漢時(shí)所謂銅駝街。洛陽又有香街。」
例句
隋朝古陌銅駝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前朝冠帶掩金谷,舊游花月經(jīng)銅駝。
凄凄苦雨暗銅駝,裊裊涼風(fēng)起漕河。
將軍馳鐵馬,少傅步銅駝。
典故 銅丸促云謠
相關(guān)人物劉奭(漢元帝)
《漢書》卷八十二《史丹傳》
「建昭之間,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蛑密惫牡钕?,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yán)鼓之節(jié)。后宮及左右習(xí)知音者莫能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數(shù)稱其材?!固?#183;顏師古注:「擿,投也?!?/span>
《昭明文選》卷三十六〈令教文·文·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655~
頃深汰圭符,妙簡銅墨。唐·李善注引《漢書》曰:「縣令長皆秦官,秩六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span>
漢·劉向《列女傳》卷七《孽嬖傳·殷紂妲己》
妲己者,殷紂之妃也。嬖幸于紂。紂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智足以距諫,辯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不離妲己,妲己之所譽(yù)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收珍物,積之于后宮,諛臣群女咸獲所欲,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閒,為長夜之飲,妲己好之。百姓怨望,諸侯有畔者,紂乃為炮烙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諫曰:「不脩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辜q怒,以為妖言。妲己曰:「吾聞圣人之心有七竅?!褂谑瞧市亩^之。囚箕子,微子去之。武王遂受命,興師伐紂,戰(zhàn)于牧野,紂師倒戈,紂乃登廩臺(tái),衣寶玉衣而自殺。于是武王遂致天之罰,斬妲己頭,懸于小白旗,以為亡紂者是女也。書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乖娫疲骸妇有疟I,亂是用暴,匪其止共,維王之邛?!勾酥^也。
典故西陵望
望銅臺(tái)
歌舞西陵
望陵宮女
望老瞞
繐帳歌人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選》卷六十晉·陸士衡(機(jī))《吊魏武帝文序》
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衷唬骸肝徭兼ゼ巳?,皆著銅爵臺(tái)。于臺(tái)堂上施八尺床,繐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朝十五,輒向帳作妓。汝等時(shí)時(shí)登銅爵臺(tái),望吾西陵墓田?!?/span>
例句
恭聞天子孝,不忍望銅臺(tái)。
魏武銅雀妓,日與歡樂并,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太平御覽》卷四百七十二〈人事部一百一十三〉~2297~2~
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河南平陰龐檢,本魏郡鄴人,遭倉卒之世,失其父。時(shí)檢三歲,弟才襁抱爾。流傳客居廬里中,鑿井,得錢千馀萬,遂溫富。檢作府吏,躬親家事,行求老倉頭謹(jǐn)信蜀任者,年六十馀,直二萬錢,使主牛馬耕種。有賓婚大會(huì),母在堂上,酒酣陳樂歌笑,奴在灶下助廚,竊言:『堂上母,我婦也』??土T,語婢次說老奴無狀為妄語,所說不可道也。窮志具白,母謂婢試問其形狀,奴曰:『家居鄴時(shí),在富樂里宛西,父艾氏女,字阿橫,大兒字阿嶷,小兒曰越子,時(shí)為縣吏,為人所略賣。阿橫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痣如半櫛?!荒冈唬骸菏侨旯?。』因下堂相對(duì)啼泣,兒婦前為汝公拜,即洗浴身見衣被,遂為夫婦如初。時(shí)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公?!蛔訉O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廬里者兄弟二人,家買奴得公爾?!?/span>
《風(fēng)俗通義·佚文·情遇》
河南平陰龐儉,本魏郡鄴人,遭倉卒之世,亡失其父,時(shí)儉三歲,弟才襁抱耳,流轉(zhuǎn)客居廬里中,鑿井,得錢千馀萬,遂溫富。儉作府吏,躬親家事,行求老蒼頭謹(jǐn)信屬任者,年六十馀,直二萬錢,使主牛馬耕種。有賓婚大會(huì),母在堂上,酒酣,陳樂歌笑。奴在灶下助廚,竊言:「堂上老母,我婦也?!箍土T,婢語次,說:「老奴無狀,為妄語,所說不可道也。」窮詰其由,母謂婢試問其形狀,奴曰:「家居鄴時(shí),在富樂里宛西,婦艾氏女,字阿橫,大兒字阿癡,小兒曰越子,時(shí)為縣吏,為人所略賣。阿橫右足下有黑子,右腋下赤志如半櫛。」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對(duì)啼泣:「兒婦前,為汝公拜。」即洗浴身,見衣被,遂為夫婦如初。儉子歷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時(shí)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公?!棺訉O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廬里者兄弟二人,家買奴得公爾?!?/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