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80—498
【介紹】: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宣胤。齊高帝子。封河?xùn)|王。初為驍騎將軍,遷中書令。蕭鸞(明帝)誅諸王,鉉以年少才弱得免。齊明帝時,每朝見,常鞠躬俯僂,不敢平行直視。遷侍中、衛(wèi)將軍。尋免官。后明帝疾暴甚,遂殺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齊渤海南皮人,字寶鼎。家貧,春夏務(wù)農(nóng),秋冬入學(xué)。從師學(xué)《詩》、《書》、《三禮》及《左氏春秋》,又從大儒徐遵明受業(yè)五年,稱高第。撰定《孝經(jīng)》、《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傳異同等合三十余卷。舉秀才,除太學(xué)博士。高歡令高澄選飽學(xué)之士教諸子,澄薦鉉,征詣晉陽。于講授之暇刪正六藝經(jīng)注中謬字,名曰《字辨》。齊文宣帝時,累遷至國子博士。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武后時人。武后長安四年(704)為文林郎時,曾題詩于衛(wèi)州共城縣百門陂。事跡見《金石萃編》卷六五《百門陂碑》?!度圃娡饩帯肥諗嗑?。
全唐詩補逸王鉉,武后時人。詩二句。(《全唐詩》無王鉉詩)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鉉。大中時處士。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隴西(今屬甘肅)人,登憲宗元和進士第。元和十年(815)曾客涇州,與沈亞之、盧簡辭、張又新游。仕歷不詳。事跡見沈亞之《異夢錄》、《唐詩紀事》卷四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鉉。隴右人。元和中登進士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博州博陵人,字臺碩。崔元略子。敬宗寶歷間進士。累官中書舍人、學(xué)士承旨。武宗好蹴鞠、角抵,鉉切諫,帝褒納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德裕不和,罷為陜虢觀察使。宣宗初封博陵郡公,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懿宗咸通初徙山南東道、荊南二鎮(zhèn),封魏國公。卒于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69
字臺碩,博州(今山東聊城)人。崔元略子。文宗大和元年(827)登進士第,開成末,入為左拾遺,遷司勛員外郎,充翰林學(xué)士。武宗時,任司封郎中、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承旨,遷中書舍人。會昌三年(843),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罷相出為陜虢觀察使。宣宗初,為河中節(jié)度使,召為御史大夫,復(fù)任相7年,出為淮南、山南東道二鎮(zhèn)節(jié)度使。懿宗咸通六年(865),徙為荊南節(jié)度使,封魏國公。十年前后卒。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五一。有詩名,其《詠架上鷹》詩,頗為時人稱道。《全唐詩》存詩2首。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鉉字臺碩。博州人。第進士。會昌三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為陜虢觀察使。宣宗朝擢河中節(jié)度使。進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封博陵公。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兼宣歙池觀察使。加檢校司空。咸通初徙山南東道荊南二鎮(zhèn)。封魏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7—992
【介紹】:
宋揚州廣陵人,字鼎臣。徐延休子。早歲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又與弟徐鍇并稱二徐。五代時,仕吳為校書郎,仕南唐歷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吏部尚書等。入宋,為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興國初直學(xué)士院,歷官給事中。左、右散騎常侍。淳化二年,貶靜難軍行軍司馬,卒于邠州。工詩文,精文字學(xué)。嘗受詔與句中正等校訂《說文解字》。有《騎省集》等。
全宋詩徐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早歲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又與弟鍇并稱“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書。入宋,為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興國初,直學(xué)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為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廬州女僧道安誣陷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錄》(一說出于門客蒯亮之手)、《質(zhì)疑論》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有傳?!⌒煦C詩今存七卷,見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騎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叢刊》影印清黃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騎省集》三十卷,簡稱四庫本)、《四部備要》排印宋明州本(《騎省集》三十卷,簡稱備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簡稱徐本),參?!?a target='_blank'>全唐詩》(中華書局排印本)、《玉壺清話》(中華書局排印本)所收詩。并從《東軒筆錄》(中華書局排印本)等錄得集外詩,編附卷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16—991
字鼎臣,原籍會稽(今浙江紹興),后遷居廣陵(今江蘇揚州)。初仕吳為校書郎,后仕南唐。中主時,累遷祠部郎中、知制誥,歷太子右諭德,遷中書舍人。后主時,除禮部侍郎,改尚書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御史大夫、吏部尚書。入宋為太子率更令、給事中。太平興國八年(983),為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991),貶靜難軍行軍司馬,卒。生平見李昉《東海徐公墓志銘》、馬令《南唐書》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國春秋》卷二八。鉉博學(xué)多才,工詩善文,文章淹雅,冠絕一時。與其弟鍇齊名,號“二徐”。亦與韓熙載齊名,稱“韓、徐”。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執(zhí)筆立就?!端膸烊珪偰俊分^其詩“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又精小學(xué),好李斯小篆與八分。著作頗多,有《徐鉉集》30卷、《稽神錄》6卷,與湯悅合撰《江南錄》10卷等。集多散佚,今存《騎省集》30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卷,詞2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2首、句若干。
唐詩匯評徐鉉(916-991),字鼎臣,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十歲能文,與韓熙載齊名,人稱“韓徐”。仕吳為校書郎。南唐中主時,試知制誥,為宋齊丘所誣,貶泰州司戶。召為祠部郎中、知制誥,巡撫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饒州。復(fù)召知制詰,遷中書舍人。后主時,歷任禮兵二部侍郎、尚書右丞、吏部尚書等職。國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騎常侍,貶靖難軍行軍司馬,年。鉉工詩能文,尤精小學(xué),與弟鍇齊名,時號“二徐”。宋雍熙中受詔校定《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有《騎省集》(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吳淑所編,又《稽神錄》六卷,均存。《全唐詩》編其在南唐時所作詩為六卷。
詞學(xué)圖錄徐鉉(916-991) 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五代宋初文學(xué)家、書法家。早年仕南唐,官至吏部尚書。后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二年(991)貶為靜難行軍司馬,不久死在貶所。在南唐文章議論與韓熙載齊名,稱"韓徐",又與弟徐鍇俱精通文字學(xué),號"大小徐"。曾與句中正等校訂《說文解字》,增補19字入正文,又補402字附正文后,校訂增補后《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長于書法,喜李斯小篆,隸書亦佳。有《篆書千文》、《成武王廟碑》,摹《嶧山銘》、《大鉦銘碑》等傳世。詩平易淺切,近白居易詩風(fēng)。文承晚唐駢儷之風(fēng),而體格孤秀。為李煜作墓志銘,立言得體,《宋文鑒》錄。有《騎省集》(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吳淑編集。有《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舊抄本30卷,附錄1卷。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補遺》1卷、《??庇?/a>》1卷。又有《稽神錄》6卷,記神怪事,有《學(xué)津討原》、《津逮秘書》。
全唐詩補逸徐鉉字鼎臣,廣陵人。仕南唐,官至吏部尚書。隨后主李煜歸宋,累官散騎常侍。淳化三年坐貶卒,年七十六。(據(jù)李昉撰《故靜難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檢校工部尚書東海徐公墓志銘》)鉉精小學(xué),尤工篆隸,與弟鍇俱有名于江左。補詩二首并句四。
全宋文·卷一五徐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揚州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初仕吳,為校書郎。事南唐李璟,歷官太子右諭德、知制誥、中書舍人。后主李煜嗣位,任禮部侍郎、尚書左丞、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尚書,充翰林學(xué)士。隨后主入宋,為太子率更令、右散騎常侍,遷左常侍。淳化二年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明年八月二十六日卒。鉉長于為文,尤精小學(xué),曾奉詔校定《說文》(存),著《質(zhì)論》數(shù)十篇、《稽神錄》二十卷(今存為六卷本)、文集三十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傳》三有傳。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鉉字丹臣。會稽人。初事吳。為校書郎。后事南唐。累授太子右諭德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后主時除禮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御史大夫吏部尚書。隨后主入宋。歷左散騎常侍。貶靜難行軍司馬。卒年七十六。
作品評論
五代詩話江南馮延已曰:凡人為文,皆事奇語,不爾則不足觀。惟徐公率意而成,自造精極,詩冶衍遒麗,具元和風(fēng)律,而無淟澀纖阿之習(x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燕山人,一說燕地廣陽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鉉英,號海蟾子;一說名操,字宗成。曾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好黃老之學(xué),后棄官隱居華山、終南山。傳得道仙去,道家以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封為明悟弘道真君。
人物簡介
簡介乾德五年(967)任西川路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68—1020
【介紹】:
宋廬州合肥人,字寶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知潭州湘鄉(xiāng)縣,通判簡、宣、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館。至道初,遷太常丞,充京西轉(zhuǎn)運使,官至兩浙轉(zhuǎn)運使。善文辭,藏書頗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為《唐文粹》百卷,去取謹嚴。與柳開、穆修等開宋代古文運動之先聲。
全宋詩姚鉉(九六八~一○二○),字寶之,合肥(今屬安徽)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知湘鄉(xiāng)縣。淳化五年(九九四)直史館。真宗咸平三年(一○○○)知鄆州,遷京東轉(zhuǎn)運使。后貶連州文學(xué)。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移岳州、舒州。天禧四年卒,年五十三。編有《唐文粹》一百卷存世。有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二六八姚鉉(九六八——一○二○),字寶之,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自云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科,知潭州湘鄉(xiāng)縣,通判簡、宣、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館。至道初,遷太常丞,充京西轉(zhuǎn)運使,移河?xùn)|。咸平三年,知鄆州,加起居舍人,京東轉(zhuǎn)運使,徙西浙路,鉉與薛映不協(xié),映摭其罪狀數(shù)條以聞,貶連州文學(xué)。大中祥符五年移岳州,又移舒州。天禧四年卒,年五十三。文辭敏麗,善筆札,有集二十卷,又采唐文纂《唐文粹》百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13
【介紹】:
金博州博平人,字鼎臣。世宗大定十三年進士,調(diào)滕州軍事判官。累遷左諫議大夫,與黨懷英同修《遼史》。上書言地方官決杖不依規(guī)定等弊宜加禁止。章宗泰和中,拜參知政事。出為安武軍節(jié)度使,改知濟南府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易州人,字鼎臣。宣宗興定四年進士,授郟城主簿,改白水縣令,避兵北渡隱居。入元授中都提學(xué),學(xué)者稱大寧先生。有《春秋備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仲誠。彭欽弟。以父澤錄用,嘗為寧都干辦。累官知贛州,蠲逋賦二十萬,擢寶謨閣直學(xué)士、湖南轉(zhuǎn)運使。有《臨川可否錄》、《備寇議事錄》等。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彭鉉,字仲誠,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龜年次子。以父澤授寧都干辦,歷知南安軍、知贛州。蠲逋賦二十萬,擢直寶謨閣、湖南漕。端平中為廣東提點刑獄,擢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著有《臨川可否錄》、《備寇議事錄》。見《鶴山集》卷七八,《平齋集》卷二○,《蒙齋集》卷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