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76,分39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鐘念
候鐘
講鐘
初鐘
法鐘
五鐘
西鐘
瑤鐘
鐘冷
鐘牙
鐘巖
點(diǎn)鐘
鐘庾
鐘镈
鐘龍
《漢語大詞典》:鐘念(鍾念)
(1).猶鐘愛。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bǔ)編·葉法善》:“相國 姚崇 已終之女,鐘念彌深,投符起之?!?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時 新豐 初進(jìn)女伶 謝阿蠻 ,善舞。上與妃子鐘念,因而受焉。”
(2).極其思念。《新唐書·張薦傳》:“伏聞 希烈 之母,鐘念幼子,目不絶泣,求責(zé) 希烈 ?!?/div>
分類:鐘愛思念
《漢語大詞典》:候鐘(候鐘)
指時鐘、自鳴鐘。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天主堂:“其國俗工奇器,若……候鐘,應(yīng)時自擊有節(jié)。”
分類:時鐘
《漢語大詞典》:講鐘(講鐘)
見“ 講時鐘 ”。
《漢語大詞典》:講時鐘(講時鐘)
高僧講經(jīng)說法時敲擊的鐘。 唐 張籍 《寄李渤》詩:“ 五度谿 頭躑躅紅, 嵩陽寺 里講時鐘?!币嗍》Q“ 講鐘 ”、“ 講鐘 ”。 唐 賈島 《送僧》:“王侯皆護(hù)法,何寺講鐘鳴?!?元 薩都剌 《贈仁皇講師達(dá)上人》詩:“散花天女滿經(jīng)閣,出海神龍聞講鐘。”
《漢語大詞典》:初鐘(初鍾)
黃鐘。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調(diào)起初鐘,還參玉管。” 倪璠 注:“初鐘,黃鐘也。”
分類:黃鐘
《分類字錦》:法鐘(法鐘)
梁元帝郢川晉安寺碑銘:俱聽法鐘,同觀寶聚。
分類:莊嚴(yán)
《漢語大詞典》:五鐘(五鐘)
亦作“ 五鐘 ”。 為青鐘、赤鐘、黃鐘、景鐘、黑鐘五種。古代樂器。管子·五行:“昔 黃帝 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鐘。令其五鐘,一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黃鐘灑光,四曰景鐘昧其明,五曰黑鐘隱其常?!?span id="da16wyz" class="book">《尚書大傳》卷一:“天子左五鐘,右五鐘。天子將出,則撞黃鐘,右五鐘皆應(yīng)……入則撞蕤賓,左五鐘皆應(yīng)。” 唐 張說 《享太廟樂章·太和》:“玉節(jié)《肆夏》,金鏘五鐘?!?/div>
分類:黃鐘
《駢字類編》:西鐘(西鐘)
后漢書孫程傳:北鄉(xiāng)侯薨。閻顯白太后。徵諸王子簡為帝嗣。未及至。十一月二日。程遂與王康等十八人聚謀于西鐘下。??單衣為誓。四日夜。程等共會崇德殿上。因入章臺門。時江京、劉安、及李閏、陳達(dá)等俱坐省門下。程與王康共就斬京、安、達(dá)。以李閏權(quán)執(zhí)。積為省內(nèi)所服。欲引為主。因舉刃脅閏,曰:今當(dāng)立濟(jì)陰王。無得搖動。閏曰:諾。于是扶閏起,俱于西鐘下迎濟(jì)陰王,立之,是為順帝。 晉書賈充傳:趙王倫廢后,以詔召謐于殿前,將戮之,走入西鐘下,呼曰:阿后救我。乃就斬之。
《漢語大詞典》:瑤鐘(瑤鍾)
玉制的酒鐘。亦用作酒鐘的美稱。多借指美酒。 宋 張耒 《贈張公貴》詩:“西舍雪夜懽,玉顏?zhàn)憩庣??!?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2311'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十六》:“君王乘綵服,嬪御上瑤鐘?!?明 康海 《粉蝶兒·春日閑情》套曲:“喚奚奴盪酒莫從容,趁良辰滿酌瑤鐘?!?/div>
《韻府拾遺 梗韻》:鐘冷(鐘冷)
趙抃詩:鐘冷入秋云。
《漢語大詞典》:鐘牙(鍾牙)
鐘子期 、 俞伯牙 的并稱。楚辭·劉向〈九嘆·思古〉:“ 鐘 牙 已死,誰為聲兮?” 王逸 注:“ 鐘 , 鐘子期 。 牙 , 伯牙 也?!?宋 范仲淹 《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載歌勞 郢 謝,一奏待 鐘 牙 ?!眳⒁姟?鐘子期 ”。
《國語辭典》:鐘子期(鍾子期)  拼音:zhōng zǐ qí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簡稱為「鐘期」。
《漢語大詞典》:鐘巖(鍾巖)
即 鍾山 。梁書·沈約傳:“惟 鐘巖 之隱鬱,表皇都而作峻?!眳⒁姟?鐘山 ”。
分類:鐘山
《國語辭典》:鐘山(鍾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東。東西長約七公里,南北寬約三公里。多紫紅色砂頁巖、石英礫巖、石英巖。名勝古跡有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等。也稱為「北山」、「紫金山」。
2.縣名。參見「鐘山縣」條。
《國語辭典》:點(diǎn)鐘(點(diǎn)鐘)  拼音:diǎn zhōng
量詞。計(jì)算時間的單位。一點(diǎn)鐘為一小時。如:「明天早上十點(diǎn)鐘我們校門口見?!?/div>
《漢語大詞典》:鐘庾(鍾庾)
鐘和庾。兩種古容量單位。泛指數(shù)量不大。 南朝 梁 任昉 《與沈約書》:“鐘庾之秩,散之故舊?!?span id="k7msa6r" class="book">《舊唐書·魏玄同傳》:“夫尺丈之量,所及者蓋短;鐘庾之器,所積者寧多?!?/div>
《漢語大詞典》:鐘镈(鐘鎛)
即鎛鐘。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今太常鐘鎛,皆於甬本為紐,謂之旋蟲,側(cè)垂之?!眳⒁姟?鎛鐘 ”。
鎛鐘。樂器名。 唐 薛曜 《舞馬篇》:“鉤陳 周衛(wèi) 儼旌旄,鐘鎛陶匏聲殷地?!?span id="ta6boqn"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二年》:“乃鑄銅為龠、合、升、斗四物,以興鐘鎛聲量之率?!眳⒁姟?鎛鐘 ”。
分類:樂器
《漢語大詞典》:镈鐘(鎛鐘)
見“ 鎛鐘 ”。
亦作“ 鎛鐘 ”。 古樂器名。小鐘和大鐘。單獨(dú)懸掛,與編鐘不同。隋書·音樂志下:“鎛鐘……即 黃帝 所命 伶?zhèn)?鑄十二鐘和五音者也?!?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其鎛鐘又長甬而震掉,其聲不和?!?span id="1fczhd7" class="book">《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先是,宮懸止有四鎛鐘,雜以編鐘、編磬、衡鐘凡十六虡?!?胡三省 注:“凡鐘十六枚同在于虡,謂之編鐘,特懸者謂之鎛鐘?!?/div>
《漢語大詞典》:鐘龍(鍾龍)
(1).竹名。初學(xué)記卷二八引 晉 戴凱之 竹譜:“鐘龍竹, 伶?zhèn)?所伐也?!?span id="g1mpgda"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九六二引 沈懷遠(yuǎn) 《南越志》:“ 羅浮山 生竹,皆七八圍,節(jié)長一二尺,謂之鐘龍?!?br />(2).泛指竹。 唐 張九齡 《答陳拾遺贈竹簪》詩:“遺我鐘龍節(jié),非無玳瑁簪?!?/div>
分類: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