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
典故
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4
其它
1
分類詞匯
鐘子
知音
子期
鐘期
斷弦
伯牙琴
牙弦
斷琴
鐘牙
摧弦
鐘夔
鐘聰
伯牙絕弦
高山流水
《漢語大詞典》:
鐘子(鍾子)
指 鐘子期 。 明
張煌言
《感懷》
詩:“流水非因 鐘子 調(diào),陽春只合 郢 人吟?!?/div>
分類:
鐘子期
《國語辭典》:
知音
拼音:
zhī yīn
春秋時,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當(dāng)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子期便從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當(dāng)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絕弦不彈,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懂得他的音樂了。見《列子。湯問》。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選。古詩一九首。西北有高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谷龂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7533' target='_blank'>曹丕
與吳質(zhì)書
:「昔伯牙絕弦于鐘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div>
分類:
知音
通曉
作品
音律
深刻
理解
正確
評價
人
伯牙
善鼓
鼓琴
鐘子期
善聽
琴音
高山
《漢語大詞典》:
子期
即 鍾子期 。 春秋 時 楚 人,精于音律,與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聽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絕弦破琴,終身不復(fù)鼓琴。見
《呂氏春秋·本味》
。 唐
李嶠
《琴》
詩:“ 子期 如可聽,山水響?zhàn)N哀。” 唐
李山甫
《贈彈琴李處士》
詩:“三尺焦桐七條線, 子期 師曠 兩沉沉。” 前蜀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詩:“ 子期 子野 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眳⒁姟?伯牙 ”。
分類:
鐘子期
精于
音律
伯牙
《國語辭典》:
伯牙
拼音:
bó yá
人名。春秋時善鼓琴者,與鐘子期友善?!盾髯?。勸學(xué)》:「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埂秴问洗呵?。孝行覽。本味》:「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挂卜Q為「伯子牙」。
分類:
伯牙
時精
精于
著名
名琴
琴師
《國語辭典》:
鐘期(鍾期)
拼音:
zhōng qí
春秋楚人鐘子期。參見「鐘子期」條。
分類:
鐘子期
知音
《國語辭典》:
鐘子期(鍾子期)
拼音:
zhōng zǐ qí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簡稱為「鐘期」。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鼓琴
《國語辭典》:
斷弦(斷弦)
拼音:
duàn xián
1.斷裂的弓弦或琴弦。南朝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乃知斷弦可續(xù),情去難留?;蛉艋鹄锷?,可稱希有?!挂嘀笖嘟^的弦音、馀響。北周。
庾信
怨歌行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br />2.喪妻。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妻,故稱喪妻為「斷弦」。唐。徐彥伯〈孤燭嘆〉詩:「暖手縫輕素,嚬蛾續(xù)斷弦。」《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權(quán)翰林自從斷了弦,告病回家,一年有馀,尚未續(xù)娶?!挂沧鳌笖嘞摇埂?/div>
分類:
斷絕
斷弦
弓弦
弦音
琴弦
夫婦和
伯牙
善彈
彈琴
鐘子期
《漢語大詞典》:
伯牙琴
(1).相傳 伯牙 操琴,琴聲高妙,唯 鐘子期 知音。 子期 死,知音難覓, 伯牙 遂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見
《呂氏春秋·本味》
。后因以“伯牙琴”用為痛悼知音惜其難遇之典。 唐
羅隱
《重過隨州憶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長句》
:“ 莊周 高論 伯牙 琴,閒夜思量淚滿襟。四海共誰言近事?九原從此負(fù)初心。”
(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
魏源
《布水臺下同僧觀瀑》
詩:“惜無 伯牙 琴,來寫 成連 旨。”亦省作“ 伯琴 ”。 唐
寒山
《三字詩》
之四:“泉聲響,撫 伯 琴。有 子期 ,辨此音?!?/div>
分類:
伯牙
操琴
琴
琴聲
高妙
鐘子期
知音
《漢語大詞典》:
牙弦(牙絃)
(1).傳說 春秋 時 伯牙 善彈琴, 鍾子期 善聽,二人遂為至交。見
《
列子·湯問
》
。后因以“牙弦”稱精美之琴,寓有相知之意。弦,亦作“ 絃 ”。 唐
許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歸》
詩:“ 周 醪忽同醉, 牙 弦乃共揮。” 唐
司空圖
《擢英集述》
:“ 牙 絃入契, 郢 握稱珍?!?br />(2).借指琴聲。喻絕唱,杰作。 唐
裴夷直
《題〈斷金集〉后》
詩:“ 牙 弦千古絶,珠淚萬行新。”
分類:
琴聲
伯牙
杰作
善彈
彈琴
鐘子期
善聽
《漢語大詞典》:
斷琴(斷琴)
據(jù)
《
呂氏春秋·本味
》
載, 伯牙 善鼓琴, 鍾子期 為其知音。 鍾子期 亡故, 伯牙 為之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后以“斷琴”為痛惜知音死亡之典。 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
詩:“披帷老蠹號殘帙,漬酒窮交哭斷琴?!眳⒁姟?斷弦 ”。
分類:
伯牙
善鼓
鼓琴
鐘子期
知音
《國語辭典》:
斷弦(斷弦)
拼音:
duàn xián
1.斷裂的弓弦或琴弦。南朝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乃知斷弦可續(xù),情去難留?;蛉艋鹄锷ǎ煞Q希有?!挂嘀笖嘟^的弦音、馀響。北周。
庾信
怨歌行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br />2.喪妻。古代以琴瑟比喻夫妻,故稱喪妻為「斷弦」。唐。徐彥伯〈孤燭嘆〉詩:「暖手縫輕素,嚬蛾續(xù)斷弦?!埂抖膛陌阁@奇》卷三:「權(quán)翰林自從斷了弦,告病回家,一年有馀,尚未續(xù)娶?!挂沧鳌笖嘞摇?。
分類:
斷絕
斷弦
弓弦
弦音
琴弦
夫婦和
伯牙
善彈
彈琴
鐘子期
《漢語大詞典》:
鐘牙(鍾牙)
鐘子期 、 俞伯牙 的并稱。
《
楚辭·劉向〈九嘆·思古〉
》
:“ 鐘 牙 已死,誰為聲兮?” 王逸 注:“ 鐘 , 鐘子期 。 牙 , 伯牙 也。” 宋
范仲淹
《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
:“載歌勞 郢 謝,一奏待 鐘 牙 ?!眳⒁姟?鐘子期 ”。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國語辭典》:
鐘子期(鍾子期)
拼音:
zhōng zǐ qí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簡稱為「鐘期」。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鼓琴
《漢語大詞典》:
摧弦(摧絃)
相傳古代 鍾子期 聽 俞伯牙 彈琴,能從琴音里得知 伯牙 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 子期 死后, 伯牙 絕去琴弦,不再彈琴。事見
《
呂氏春秋·本味
》
、
《
列子·湯問
》
。因以“摧絃”為悼念知音的典故。 清
王士禛
《閱先兄西樵故書泣賦》
詩:“痛絶人琴今已矣, 牙生 從此竟摧絃。”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彈琴
琴音
得知
《漢語大詞典》:
鐘夔(鍾夔)
指精辨樂音的人。 鍾 , 春秋 時 鍾子期 ; 夔 , 舜 樂正。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言語
》
:“ 柏梁 云構(gòu),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 鐘 夔 先聽其音?!?/div>
分類:
樂音
人
鐘子期
《漢語大詞典》:
鐘聰(鍾聰)
鍾子期 靈敏的聽覺。謂知音。 唐
黃滔
《謝試官啟》
:“嘗彈流水,罔協(xié) 鐘 聰;曾躡浮云,莫廻 樂 顧?!眳⒁姟?鐘子期 ”。
分類:
鐘子期
靈敏
聽覺
知音
《國語辭典》:
鐘子期(鍾子期)
拼音:
zhōng zǐ qí
人名。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簡稱為「鐘期」。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鼓琴
《國語辭典》:
伯牙絕弦(伯牙絕弦)
拼音:
bó yá jué xián
鐘子期死后,伯牙從此不彈琴,借以比喻知音難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王粲》:「昔伯牙絕弦于鐘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分類:
鐘子期
伯牙
從此
彈琴
知音
《國語辭典》: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1.形容樂曲的高妙。語本《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恢驹诹魉g娮悠谠唬骸荷圃?!洋洋兮若江河?!弧购蟊扔髦舻碾y遇。《董西廂》卷四:「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乖?。馬致遠(yuǎn)《任風(fēng)子》第二折:「高山流水知音許,古木蒼煙入畫圖。」也作「流水高山」。
2.詞牌名。宋代吳文英的自度曲。如宋代吳文英的〈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風(fēng)〉詞。
分類:
琴曲
琴曲名
詞牌名
伯牙
鐘子期
知音
樂典
高妙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