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 三國 魏明帝 時, 昆明國 進貢嗽金鳥,鳥吐金屑如粟。宮人爭以鳥吐之金飾釵珮,謂之“辟寒金”。見 晉 王嘉
《拾遺記·魏》。 唐
許渾 《贈蕭煉師》詩:“還磨照寶鏡,猶插辟寒金?!?宋
李清照 《浣溪沙》詞:“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鬆,醒時空對燭花紅。”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守宮砂點臂猶紅,襯階苔履痕空緑,辟寒金照腕徒黃?!币徽f,嗽金鳥居于避寒臺,故鳥所吐之金謂之“辟寒金”。參閱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一說,鳥不畏寒,故稱。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