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克中。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嘗宰分宜,有能名。上書乞斬蔡京以謝天下,坐是入元祐黨籍?;兆诔鐚幬迥曷渎毨胀?,編管廬州。后以市隱自號,額其廬為“醉鄉(xiā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1—1139 【介紹】: 宋滄州樂陵人,徙齊州,字元直。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兆跁r(shí)累官河北都轉(zhuǎn)運(yùn)使。高宗即位,除知揚(yáng)州,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揚(yáng)州。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兵變,與張浚倡議勤王。拜右相,進(jìn)航海避金兵之策,尋罷相。紹興元年復(fù)任左相,力傾秦檜,罷檜右相,遂獨(dú)秉政,屢請興師復(fù)中原。然挾私用人,排斥李綱、趙鼎等主戰(zhàn)派。曾立江、浙、湖南諸路月椿錢,大為東南患。卒謚忠穆。有《忠穆集》。
全宋詩
呂頤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滄州樂陵(今山東樂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齊州,遂為齊州(今山東濟(jì)南)人。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jìn)士。歷成安尉,密州司戶參軍,邠州教授?;兆谛湍┭嗌街?,以轉(zhuǎn)輸功累官河北都轉(zhuǎn)運(yùn)使。以病辭,提舉崇福宮。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揚(yáng)州。三年,金人犯揚(yáng)州,拜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改江南東路安撫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幾,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罷充醴泉觀使,旋為建康府路安撫大使,兼知池州(同上書卷三二、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以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宣撫淮南,旋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同上書卷四四、四九)。三年罷,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同上書卷六八)。五年,為荊南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書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兩浙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臨安府(同上書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觀使(同上書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贈秦國公,謚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傳?!晤U浩詩,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他書,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三○四二
呂頤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齊州(治今山東濟(jì)南)人。紹圣元年進(jìn)士,歷密州司戶參軍、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轉(zhuǎn)運(yùn)副使、都轉(zhuǎn)運(yùn)使。高宗即位,除知揚(yáng)州。建炎三年,拜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江寧府。苗傅等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兼御營使,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以與趙鼎不協(xié),罷為醴泉觀使。尋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張琪之亂。紹興元年拜少保、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江淮荊浙諸軍事,開府鎮(zhèn)江。三年,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罷相,提舉洞霄宮。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謚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呂忠穆公奏議》。見《宋史》卷三六二本傳,《宋宰輔編年錄》卷一四、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5—1135 【介紹】: 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吳乞買,改名晟。太祖弟。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輔七年,繼兄為帝,當(dāng)年改元天會。三年,俘遼天祚帝,滅遼。同年,發(fā)動對宋戰(zhàn)爭。四年,破宋汴京。次年,俘宋徽欽二帝。改定制度,經(jīng)國規(guī)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8—1161 【介紹】: 宋徐州彭城人,字顧道。鄭僅子。徽宗崇寧五年進(jìn)士。欽宗靖康初,假工部侍郎,為軍前計(jì)議使,使金請和。除戶部侍郎,與李稅再至金營,被留逾旬。還盛言敵勢強(qiáng)大,不可不和。金兵退,罷為提舉亳州明道宮。高宗建炎初,為李綱所劾,責(zé)居連州。綱罷,復(fù)除吏部侍郎。紹興中,以徽猷閣直學(xué)士致仕。有《靖康奉使錄》。
全宋詩
鄭望之(一○七八~一一六一),字顧道,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僅子。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jìn)士,歷開封府儀、工、戶曹。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攻汴京,假尚書工部侍郎為軍前計(jì)議使,因主和議,罷提舉亳州明道宮。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責(zé)海州團(tuán)練副使、連州居住。后起為戶部侍郎,轉(zhuǎn)吏部侍郎,論事忤旨,再奉祠。起知宣州,踰年,以言事罷。紹興中,以徽猷閣直學(xué)士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四。《宋史》卷三七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鄭望之(一○七八——一一六一),字顧道,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僅子。崇寧五年進(jìn)士,自陳留簿累遷樞密院編修官,歷開封府儀、工、戶曹。靖康元年,假尚書工部侍郎使金營。還,因盛言敵勢強(qiáng)大,不可不和。既而金兵退,罷為提舉亳州明道宮。建炎初,李綱輔政,責(zé)海州團(tuán)練副使,連州居住。綱罷,召為戶部侍郎,尋轉(zhuǎn)吏部。紹興二年,以徽猷閣待制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9—1141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養(yǎng)源。翁彥約弟。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徽宗宣和初為右司員外郎,上書宰相,言不應(yīng)與金人夾擊遼邦。除國子祭酒,徙秘書監(jiān),不肯造謁提舉秘書省之內(nèi)侍梁師成,時(shí)論高之。官至太常少卿。有《唐史評》、《忠義列傳》、《皇朝昭信錄》、《鐘離子自錄》及文集。
全宋詩
翁彥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養(yǎng)源,自號鐘離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初補(bǔ)太廟齋郎,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jìn)士,官福州侯官主簿,攝閩清令?;兆诔鐚庨g為濠州鐘離令。入為詳定《九域志》所編修官,遷秘書丞(《忠惠集》卷三《九域志編修官翁彥深除秘書丞制》)。出提點(diǎn)淮東、湖南、京西路刑獄。宣和初,授秘書少監(jiān),除國子祭酒,徙秘書監(jiān)。出知濟(jì)南府,忤宦官,提舉南京鴻慶官。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為太常少卿。紹興二年,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十一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見《斐然集》卷二六《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翁彥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養(yǎng)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彥約弟。紹圣元年進(jìn)士。宣和初,授右司員外郎。四年八月,以朝奉大夫、秘書監(jiān)除集英殿修撰。建炎間為太常少卿,以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十一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著有《皇朝昭信錄》、《忠義列傳》、《唐史評》等書及文集十五卷。見《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胡寅《斐然集》卷二六),《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七、選舉三三之三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3 【介紹】: 又作辭不失。女真完顏部人。石魯之孫。從劾里缽與桓赦、散達(dá)作戰(zhàn),自陣后奮擊,大敗敵軍,功居多。又佐平烏春、杯乃之亂。以功與盈歌、阿骨打等同受遼封為詳穩(wěn)。后從阿骨打起兵,帶千人為左右侍衛(wèi)。出河店之役,所謀與阿骨打相合,大破遼師。與吳乞買、撒改等共勸阿骨打稱帝。太祖收國元年七月,為阿買勃極烈。太祖天輔七年阿骨打西追遼帝,與吳乞買居守。追封金源郡王,謚忠毅。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一
又金總持者,亦西夏僧也,與吉祥同行,偕止宋京,遂共翻譯,所譯《佛說法乘義決定》,舊分三卷者合而一之,經(jīng)言佛在祇園,有二比丘名甚深、勇猛,請問鹿野苑中所說法乘決定之義,佛為廣說五蘊(yùn)、五取、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生、四賢諦、二十二根、五三摩地、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四三摩地、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圣道、十六心念、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及行所感八十種。又《文殊所說最勝名義經(jīng)》二卷,此與經(jīng)部《佛說最勝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義三摩地分》相同而辭義簡括。亦賜明因妙善普濟(jì)之號?;兆谡腿?,同譯語仁義、筆受宗正南游江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4 【介紹】: 金太祖次子,本名繩果。天輔中,與完顏杲奔襲遼天祚帝于鴛鴦濼,攻克西京。太祖死,與兄完顏?zhàn)诟陕首谑?、群臣擁立太宗。熙宗時(shí),追謚景宣皇帝,廟號徽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和叔。哲宗元符三年進(jìn)士。欽宗靖康初,以主客司郎中出使金國,被執(zhí),不屈,徙之極北寒凍之地,幽佛寺十余年。病革,以國仇未報(bào)為憾,南向一慟而絕,享年七十二。
全宋詩
林沖之,字和叔,莆田(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jìn)士(清乾隆《興化府莆田縣志》卷一八)。歷御史臺檢法官,知臨江、南康。欽宗靖康初以主客郎中使金,抗節(jié)不屈,虜居北地十馀年,病卒,年七十二。《宋史》卷四四九有傳。
耿南金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三年(1121)任福建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4—1170 【介紹】: 宋歙州休寧人,字彥亨。徽宗宣和六年進(jìn)士。調(diào)洪州新建縣主簿。高宗紹興初遷殿中侍御史。秦檜兄秦梓附梁師成,安節(jié)劾之,梓罷,檜銜之,遂不出十八年。檜死,起知嚴(yán)州,累遷兵部侍郎,權(quán)吏部尚書兼侍讀。以敷文閣學(xué)士致仕。有《周易解》、奏議表疏及文集。
全宋文·卷四○七○
金安節(jié)(一○九四——一一七○),字彥亨,歙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宣和六年進(jìn)士,調(diào)洪州新建縣主簿。紹興初,除司農(nóng)丞,又遷殿中侍御史。劾秦檜兄梓附麗梁師成,檜銜之。去官不出凡十八年。檜死,起知嚴(yán)州,除浙西提刑。歷官大理卿、宗正少卿、禮部侍郎。孝宗即位,拜兵部侍郎,官至權(quán)吏部尚書兼侍讀,以敷文閣學(xué)士致仕。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奏議十卷。《宋史》卷三八六有傳,又見其子金文剛所作《金公家傳》(《新安文獻(xiàn)志》卷七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立之。盧知原弟。以父蔭補(bǔ)官。累官吏部尚書,以官秩次第履歷總為一書,功過殿最,開卷了然,吏不能欺。高宗紹興中,為端明殿學(xué)士、川陜宣撫副使。金人攻關(guān)輔,法原視山川險(xiǎn)阻,分地置將,屢敗金兵。素與吳玠不睦,后為玠所劾,憂恚而卒。
全宋詩
盧法原(?~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自知雍丘縣積官太府少卿,賜同上舍出身。使遼還,遷司農(nóng)卿,賜三品服。為吏部尚書?;兆谛土辏ㄒ灰欢模?,罷為顯謨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五)。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閣直學(xué)士知成都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三三)。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提舉臨安洞霄宮(同上書卷四九)。二年,起知夔州,尋為龍圖閣學(xué)士、川陜宣撫處置副使(同上書卷八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九
盧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蔭補(bǔ)官,嘗知雍丘縣,政和中為金部員外郎,遷太府少卿,賜同上舍出身。宣和中,歷任司農(nóng)卿、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坐王黼累,罷為顯謨閣待制。紹興元年,起知夔州,尋為龍圖閣學(xué)士、川陜等路宣撫處置副使,進(jìn)端明殿學(xué)士、川陜宣撫副使。會金人南侵,法原分將堅(jiān)守,嚴(yán)為備禦,累敗金兵。因與吳玠不睦,為玠所劾,憂恚而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七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九之一六、食貨四七之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6—1135 【介紹】: 金太祖子,本名訛里朵,死后改名宗堯。太宗天會間,為右副元帥,攻取宋大名府,盡得河北地。又入陜西,破張浚軍于富平。世宗時(shí)追尊為簡肅皇帝,廟號睿宗。
完顏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6 【介紹】: 金耶懶路完顏部人,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助太祖抗遼,出謀舉兵。與斡魯?shù)绕撇澈8哂啦瑸橐畱新范疾?。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封金源郡王。
謝金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京西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金人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