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金正默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而運,有《過齋遺稿》。

人物簡介

維基
金蓉,字采江,號衡一,浙江嘉興人。清朝翰林。金蓉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式己丑科二甲第五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著有《聽雨軒稿》。

人物簡介

簡介
金龜柱(???,1740年—1786年),朝鮮王朝后期外戚、大臣。字汝范,號可庵、聾啞子,本貫慶州,朝鮮英祖繼妃貞純王后之兄。在英祖后期官至工曹參判。曾攻擊過思悼世子李愃,并作為南黨領(lǐng)袖與洪鳳漢為首的北黨對立,后因上疏請誅洪鳳漢而被罷官。朝鮮正祖繼位后,繼續(xù)請誅洪鳳漢,乃至拒絕問安于惠慶宮洪氏,遂被正祖流放黑山島,最終死在那里。有《可庵遺稿》傳世。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安東人。字弘輔。號濟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南匯人,字冶亭,一字墨香,號南岑。貢生。官句容訓(xùn)導(dǎo)。好讀書,喜與諸名士切磋。工詩古文。善書畫,通畫理,精鑒賞。有《國朝畫識》、《墨香居畫識》等。
詞學(xué)圖錄
馮金伯,一作金柏,字冶堂,一作冶亭,號南岑、墨香。江蘇南匯(今屬上海市)人。貢生,官句容訓(xùn)導(dǎo)。乾隆四十年主蒲陽書院。工詩古文詞,精鑒賞,好書畫。少即喜與同郡諸畫人往還,討論六法,遂精畫理。作山水筆意瀟灑,尤善董其昌墨趣。書學(xué)米芾。有《國朝畫識》、《墨香居畫識》、《墨香居詩鈔》、《詞苑萃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7—1812 【介紹】: 清安徽英山人,字汝恭,號蘭畦。乾隆四十五年進士,由宗人府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熟悉刑律,執(zhí)法甚嚴。
人物簡介
金光悌,字汝恭,號蘭畦,英山人,乾隆庚子進士,嘉慶中官至刑部尚書,著《蘭畦詩鈔》。
維基
金光悌(1747年5月17日—1813年1月22日),字汝恭,號蘭畦,安徽英山人,清朝官員,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被譽為“清代包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8—1804 【介紹】: 清江蘇太倉人,字敬箴,號杏江,晚號靜厓。乾隆四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嘉慶中,官至左庶子。少時師事朱圭,為學(xué)兼通佛典。常以“毋虐取,毋奢用”誡子。有《井福堂文稿》、《靜厓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
汪學(xué)金,字敬箴,號杏江,晚號靜厓,鎮(zhèn)洋人。乾隆辛丑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歷官左庶子。有《靜崖詩稿》。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
韋佩金,字酉山,又字書城,江都人。乾隆戊戌進士,官凌云知縣。有《經(jīng)遺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0—1800 【介紹】: 清浙江桐鄉(xiāng)人,字鶴年,號云莊,又號鄂巖、少權(quán)、仲權(quán)。監(jiān)生,官刑部主事。能詩、善畫、工書,家富,精鑒藏。有《桐華館詩鈔》,又校正《東觀漢記》等八種,綜名《史翼》。
晚晴簃詩匯·卷八十五
金德輿,字云莊,號鄂巖,桐鄉(xiāng)人。官刑部主事。有《桐華館吟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嘉定人,字保和,號竹莊。乾隆四十五年舉人,官山東即墨知縣。工詩書,畫山水學(xué)王時敏、王鑒。有《竹莊詩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1—1811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字培英,號問艇,又號問庭。乾隆五十四年拔貢,權(quán)知廣西河池州,所屬南丹土州多積案,毓奇一日決獄三十,老吏稱為神。歷任宜山、平南、賓州及廣東香山等州縣,亦有績。坐事譴戍伊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4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原隸內(nèi)務(wù)府漢軍鑲黃旗。乾隆中授內(nèi)務(wù)府筆帖式。三十七年,升至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充《四庫全書》副總裁。改譯遼、金、元三史人地官名。后歷任戶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卒謚勤恪。嘉慶初,以其妹為高宗貴妃,命其族改入滿洲,賜姓金佳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6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甸華,號心山。庠生。工詩畫,詩有宋人風(fēng)格,畫工寫生,書法古勁秀削。為人倜儻不群,酒后揮灑,尤覺真趣盎然。所畫山水,縱橫奇妙。平生有貓癖,畫貓絕肖。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光山人。字子山、士休。號一廣、聾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7—1820 【介紹】: 清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乾隆二十四年舉人。歷邵武、嘉義、安溪等縣教諭。少時喜讀宋儒書。于清儒好胡渭、顧棟高、任啟運、方苞四家著作,謂其切于倫常日用。在臺灣曾應(yīng)聘修志。巡道某議辟臺灣山后蛤仔灘,金鑾考其始末,作紀略。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
全臺詩
謝金鑾(1757~1820),字巨廷、退谷,晚年改名灝,福建侯官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舉人,嘉慶二年(1797)大挑二等,試邵武教諭,調(diào)安溪。嘉慶九年(1804)改調(diào)嘉義教諭,未及期而蔡牽倡亂,限鳳山縣,南北戒嚴,金鑾為嘉義知縣陳防禦之策,而部署以定。及總兵武隆阿率師至嘉義,而蔡牽已其黨去,武隆阿知其賢,一見如平生。蔡牽欲得蛤仔難為基地,謝金鑾著《蛤仔難紀略》六篇,詳其利害。書既上,咸以險遠為難,乃走使京師,上其書于同鄉(xiāng)少詹事梁上國。奏聞,嘉慶十四年(1809)正月詔命閩浙總督派員經(jīng)理,乃設(shè)噶瑪蘭廳。至今利賴。秩滿內(nèi)渡,補南平教諭,尋移彰化,復(fù)調(diào)安溪。不樂居官,作《教諭語》四篇贈諸生,質(zhì)實切當(dāng),多卑近砭俗之言,山陽汪廷箴謂在《呻吟語》之上。嘉慶二十五年(1820)卒,年六十四歲。道光五年(1825)入祀鄉(xiāng)賢祠?! ≈x氏喜讀宋儒書,畢力性命之說,尤重胡渭、顧棟高、任啟運、方苞四家書。其說經(jīng),不事章句訓(xùn)詁,善用經(jīng)傳之說,主忠信篤敬,身體力學(xué)〖參考劉德城、周羨穎《福建名人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饺喂侔蚕獣r作《泉漳治法論》,就職嘉義時著《蛤仔難紀略》,文章經(jīng)濟有名于時。并與鄭兼才合輯《續(xù)修臺灣縣志》八卷。另著有《二勿齋文集》六卷、《論語續(xù)注補義》四卷、《教諭語》四卷、《大學(xué)古本說》,又刻其故舊之詩曰《春樹暮云編》,俱行于世。以下自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薩廉《噶瑪蘭廳志》、柯培元《噶瑪蘭志略》、陳培桂《淡水廳志》、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輯錄謝氏詩作計四十八首。(楊永智撰)